孙壮,孙莉娜
(1.一汽总医院 放射科,吉林 长春 130011;2.长春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电诊科,吉林 长春 130011)
乳腺疾病为临床最为常见的女性疾病,常见的疾病种类包括乳腺增生、乳腺癌等[1]。磁共振成像(MRI)在乳腺疾病诊断方面具有良好的空间及软组织分辨率,并且不会产生放射线损害,因此在乳腺疾病诊断中应用广泛。随着MRI 检查技术的发展,MRI 动态增强扫描技术逐渐应用于临床[2]。本次研究进一步分析了MRI 平扫与MRI 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应用差异,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 年3 月至2017 年9 月185 例拟于我院行MRI 检查的乳腺疾病被检者为研究对象,被检者均为女性,年龄介于29-64 岁,平均(47.84±2.43)岁,纳入标准:①被检者均经超声或钼靶检查疑似乳腺恶性病变[3];②临床资料完整,并均经穿刺活检明确诊断。排除标准:①排除有乳腺疾病手术史的被检者;②排除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的被检者。
1.2 MRI 检查方法 被检者均分别采取MRI 平扫与MRI 动态增强扫描,方法如下:常规准备后,嘱被检者取俯卧体位,平稳呼吸状态下,乳房自然下垂并置于线圈,选择我院GE 3.0T 磁共振扫描设备,对所有被检者两侧腋下和乳腺进行常规扫描,以4.0 mm 层厚予以平扫,共扫描3 min。其后采取动态增强MRI 扫描,以2.4 mm层厚进行轴位扫描,无间隔,连续平扫结束后,经肘部静脉注射15 ml 钆喷酸,常规生理盐水冲管后,实施动态增强扫描序列,重复连续扫描,于第5 次增加3.0 T 的高分辨率扫描。
1.3 评价标准 以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分析MRI 平扫及MRI 动态增强扫描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并计算两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及诊断准确性。
1.4 统计学分析 本组研究采用SPSS 24.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乳腺疾病被检者病理结果统计分析 185 例乳腺疾病被检者中良性占21.62%(40/185),以纤维腺瘤占比最高,占17.30%(32/185);恶性占78.38%(145/185),以浸润性导管癌被检者所占比例最高,为65.41%(121/185),具体见表1。
表1 乳腺疾病被检者病理结果统计分析[n,%]
2.2 MRI 平扫和MRI 动态增强扫描与病理结果诊断一致性分析(见表2)
表2 MRI 平扫和MRI 动态增强扫描与病理结果诊断一致性分析[n,%]
乳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为确保早期开展临床诊疗,改善患者预后,有效筛查乳腺癌恶性病变患者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临床常用的乳腺疾病影像学诊断措施包括乳腺超声、胸部CT、钼靶检查等,均取得了良好收效,但超声、钼靶多用于乳腺疾病的初步筛查,可能存在忽略微小病变的可能。因此,临床对于疑似乳腺恶性病变的患者多进一步采取MRI 检查。本次研究进一步分析了MRI 平扫与动态增强扫描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结果显示:MRI 动态增强扫描的灵敏度、特异性、诊断准确率均较MRI 平扫显著提高(P<0.05),说明MRI 动态增强扫描进一步提升了乳腺病变的诊断准确性,为病情评估及病理采集部位选择,均提供了可靠参考。
综上所述,MRI 动态增强扫描在乳腺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进一步提升了乳腺恶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