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成
摘 要:针对当下小学数学探究学习机械化、碎片化、程式化等问题,提出“牧式探究”教学主张。在“牧式探究”中,学生是一个“受牧者”,教师是一个“牧者”,教学是一种“放牧”。作为牧者,要引导学生寻觅牧场、自主觅食、反刍咀嚼、回味消化,将学生探究不断引向深入。
关键词:牧式探究;深度相遇;学习成长
探究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只有在学生实践中才能真正发生。当前,探究呈现碎片化、机械化、程式化等现象,由此导致学生思维点状化、认知固化和创造力弱化等。“牧式探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另一可能,它努力追求学生自然、自由的探究状态,追求自主、自觉的探究方式,通过学生自主觅食,咀嚼反刍,让学生站在草地中央(课程中央),真正实现“以生为本”。
一、“牧式探究”的理论探索
“牧式探究”倡导以体验为主的探究方式,以学生“生活世界”为探究载体,以学生感悟为探究旨归的范式。在探究前面冠以“牧式”二字,是基于“学生立场”的,旨在还原学生数学探究本然、本真状态。“牧式探究”之“牧”,就是“放牧”,不仅是行动放牧,更是心灵放牧,其旨趣在于促进学生生命生长。
1. 学生是一个“受牧者”
在“牧式探究”中,学生“需要什么”“怎样满足学生需求”以及“满足到怎样程度”等都是由学生自己决定。比如,如果学生不喜欢“甲地”,那么教师就要换一种方式引领、启发学生,激发学生热情;或者将学生带离“甲地”,带到“乙地”重新觅食。“牧式探究”尊重学生认知规律,积蓄学生探究动能,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探究、合作,让学生触摸到数学本质,从而生长数学学习智慧。
2. 教师是一个“牧者”
在“牧式探究”中,教师就是一个“牧者”,他必须去了解学生需要什么,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的需求获得满足,必须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从而制定个别化方案。教师要赋予学生独立的探究时空,鼓励学生充分、自主展开探究活动。尊重、理解、信任学生,精心呵护学生生命成长,对学生抱有一种敬畏、谦逊之心。从这个意义上说,“牧式探究”彰显着教师作为牧者的人格。
3. 教学是一种“放牧”
“牧式探究”集放、导、创、主、收为一体。所谓“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不拘一格地探究;所谓“导”,就是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探究,对学生探究予以积极指导;所谓“创”,是指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所谓“主”,是指“牧式探究”以学生为主,始终站在学生立场上;所谓“收”,是指教师对“牧式探究”进行组织、指导和协调,保证“牧式探究”顺利展开。
二、“牧式探究”的生成机制
立足“牧式探究”研究和实践,对教学进行草根化改革、实践、探索,需要教师深入研究其生成机制,不断提炼、优化、小结“牧式探究”操作范式。近年来,我们对小学数学课堂中“牧式探究”进行了深入研究,初步建构出操作模型,为“牧式教学”提供了一条宽畅的路径。
1. 寻觅牧场
对学生来说,“牧式探究”首先需要氛围。这意味着,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寻找水草肥美的“牧场”。尽管这个牧场一般在课堂,但这个牧场和一般课堂却有质的不同。牧场有丰富的素材,有明确的目标,有具体的内容,有可以自主选择的方法等。一句话,走进牧场,就能唤醒学生探究欲。
2. 自主觅食
当学生进入水草肥美牧场后,就要积极觅食。“牧式探究”指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和经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激活学生探究潜质,积淀学生探究经验,助推学生形成探究思想和方法。教师要根据数学学习特点,从学生认知现实、状态出发,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合作、反思、交流、实践、感悟等,经历由表层向本质的自然过渡。
3. 反刍咀嚼
反刍是某些动物在进食后,将半消化食物从胃里返回嘴里再次咀嚼,直至彻底嚼碎返回胃里。在数学“牧式探究”过程中,有时学生对知识是一知半解的,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觅食过程中反复咀嚼、品味,对重难点内容要反刍,有时还需补救。作为教师,要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实现学生素养发展和生命成长。
4. 回味消化
回味消化是學生“牧式探究”的最终成长视角。通过回味消化,学生从中汲取各种内需营养。“……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静立不动,好像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老舍《草原》)在“牧式探究”过程中,学生同样要对所学内容进行回味、消化,在潜移默化、分享交流中实现学生数学素养发展,数学生命成长。
三、“牧式探究”的教学策略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结果,学习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牧式探究”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情境,需要教给学生探究方法、策略,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收集、分析和梳理材料,以期学生获得数学探究能力和探究品质发展及提升。
1. 探究力的萌发,绽放“趣”之姿彩
“牧”是一种放养,旨在给牧群一个充分自由时空。“牧场”应该是学生有规则探究场,既是学生探究资源场,也是学生探究文化场。“牧式探究”首先应是引领学生寻找牧场,激发学生探究力,萌发学生“牧式探究”之兴趣,让学生探究之趣绽放姿彩。“牧式课堂”是放养,不是圈养;是解放,不是束缚;是自主、自能,不是主宰、规约;是绽放个性,不是同一标尺……
教学《圆的周长》,学生首先要厘清“什么是圆的周长?”然后要思考“怎样探究出圆的周长?”“探究圆的周长需要些哪些素材?”这些问题能够萌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生发出对实验材料、方法、思路的思考。将学生带到实验室,实验材料让学生自取,实验方案让学生制定,实验重难点让学生交流、讨论等。如此,学生置身于牧场中,自然能萌发探究欲望。为提升学生探究实效,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辅导、培训,要创建探究活动小组,完善探究分工、角色等。在探究中,教师不是将学习资源等直接摊在学生面前,而是让学生自己“淘取”。可提供一些获取资源的路径,启发学生思考探究方案,但绝不会让学生对资源、方案等信手拈来,更不会让学生唾手可得。因为,资源获取、方案制定等,更能磨砺探究力,激发数学思维。
2. 探究力的生长,夯实“做”之体验
“牧式探究”与学生感官活动是密不可分的。在探究过程中,要充分激活学生多种感官,让学生感官协调活动。“牧式探究”强调从学生出发,用学生眼睛观照,用学生耳朵倾听,用学生嘴巴表达,以契合学生方式展开探究。“牧式探究”就是学生自主、能动、有意义的建构。
探究“圆的周长”时,学生小组间展开了有效合作。有小组在滚动圆时,一位学生负责用一定的力气按住圆,另一位学生负责滚圆,这样有效防止圆在滚动过程中因滑动而发生位移;有小组在滚动圆时,将圆与桌面切点作为起点,以平视目光做好起点记号;有小组在滚动圆前,先用笔画出一条直线,然后,让圆沿着直线滚动等。再如绕圆时,有小组学生找了有点高度的圆柱,这样便于绕圆时用力,从而将线绕紧;有小组在绕圆时,找了有槽的圆柱,这样绕线時线几乎没有偏离,等等。所有做法,都标志着学生已经意识到测量圆周长不可避免存在误差,只不过要将误差尽量减小。当教师赋予学生探究权利时,学生就会众筹众谋,对探究细节做出精细安排。显然,这种精细安排是教师始料未及的。“牧式探究”从学生天性出发,激活学生多种感官,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探究中的问题,并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意义的建构。
3. 探究力的深化,感受“思”之美妙
“牧式探究”彻底改变了过去教师越俎代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由被动式学习转向主动式学习,由浅层学习转向深度学习,由低阶思维学习转向高阶思维学习。为此,教师需要从课堂教学操作方式变革入手,着力构建开放、安全、自由、平等的对话平台。探究的深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之思之美妙。
教学《圆的周长》,学生运用“绕圆法”“滚圆法”等测量出圆的周长,计算圆周长和直径的商后,学生发现,商各不相同。于是,有小组学生建议,应该对同一个圆用不同方法进行测量,然后进行计算比较;有小组学生建议,应该对同一个圆用同一方法多次测量,然后用周长平均数除以直径平均数;有小组学生建议,全班学生可以测量同一种圆,然后将这些周长和直径汇总,用周长平均数除以直径平均数等。对探究的深度探讨、交流,将平均数、统计以及对圆周率的计算等知识融为一体,能深化学生对圆周率性质,即圆周率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也就是无理数的认识。在深度探究中,学生会萌发许多创新点子,充分释放自我探究的潜质。
“牧式探究”改变了传统探究观念,呈现出新的建构视野。对于“牧式探究”,教师不仅要把握其“形”,更要领悟其“神”。“牧式探究”不是放羊式探究,在探究中教师不是充当“甩手掌柜”,而是需要进一步研究数学、研究学生。“牧式探究”旨在进一步唤起学生的探究自觉、学习自觉,让学生在自然、自由和自为学习中充分发展、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