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分钟原理

2018-03-02 05:45顾静怡
知识窗 2018年2期
关键词:期限微信信息

顾静怡

古人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话虽如此,但谁也不能保证自己说话不出错。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下的今天,人们在手机上,通过QQ、微信随时随地想聊就聊,“手滑”也就无法避免。

为了挽救“手滑”的后果,微信上线了“撤回”功能,规定可以撤回发出2分钟内的信息。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可“手滑”者却怒怼:“为什么要限定时间?为什么只有2分钟?”

那么,到底要不要设定撤回期限?又为何设定为2分钟?让我们来听听权威的分析。

要不要设定撤回期限?答案无疑是肯定的。在双方对话中,如果不设定撤回时间,一些已经发送出去很长时间的信息,很可能接收方已经看到,再撤回反而不妥。同样,若撤回时间无限制,发送方可以撤回任意一条历史消息,必将导致对话的上下文不完整。所以,为避免不必要的误会,保持对话完整,设定撤回期限很有必要。

那么,为何撤回时间限定为2分钟?从信息接收者的角度来看,2分钟是接收到阅读信息的平均时长。设定为2分钟,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对话的上下文完整。若少于2分钟,可能信息发送者还沒意识到失误,就已经错过了撤回的机会;若超过2分钟,则信息被阅读的可能性增大,也就失去了撤回的必要。由此看来,微信撤回时间限定2分钟确实有一定的道理。endprint

猜你喜欢
期限微信信息
本应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但签订了固定期限合同,是否应支付双倍工资?
订阅信息
微信
微信
微信
展会信息
论劳动合同的期限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