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剑南
群文阅读是一种高品质的阅读形态,旨在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质量,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享受阅读的快乐。基于笔者在所教的高年级尝试群文阅读教学,在此,以苏教版五上第七单元为例,谈一谈群文阅读中阅读内容的选择策略。
一、立足文本,确定阅读目的
群文阅读要求围绕一个阅读目的进行功能性阅读。首先阅读目的要明确。苏教版五上第七单元中有选自古典文学的《林冲棒打洪教头》,出自文学著作的《少年王冕》,由唐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创作的文包诗和宋词《清平乐·村居》。阅读目的可以确定为:抓住文本最具表达特色的地方,从信息群中整合信息、丰富知识;或引导学生品析鉴赏语言文字,学习阅读方法;或了解文本体裁,对小说、唐诗、宋词实现意义建构;或感受经典文化的底蕴和内涵,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等。
总之,要通过多元化解读文本,挖掘多角度的阅读目的来培养学生思考、比较、评判的能力,发展其思维,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二、建立关联,确定阅读内容
群文阅读内容的组成要有关联,它们是结构化的群文、群篇、群书,甚至是群篇加整本书等。群文的编排需要多侧面、多角度。
1. 从主要人物入手。如《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中,发生在林冲身上的故事还有哪些?补充阅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林冲雪夜上梁山》等和人物相关的故事,结合课文学习中对人物性格特征的把握,品一品人物特点在不同的故事中的体现,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评价人物。
2. 从作家、作品入手。古诗词是非常丰富的文化资源,一位作家代表一个时代,不同风格的作品对于学生认知作者有很大帮助。通过学习《清平乐·村居》 ,学生非常欣赏辛弃疾这位诗人,对他笔下温馨惬意的田园生活充满向往。这时,若补充阅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类作品,既可以让学生了解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之处的特点,也可以触发学生了解时代背景的愿望。还可以读整本的书,如词集《稼轩长短句》。
3. 从文章体裁入手。“文包诗”是苏教版小语教材特色,文是诗的扩展和阐释,诗是文的浓缩和提炼,诗文对照,情景同现。可以补充阅读由经典诗歌而来的文包诗题材的文章,帮助学生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诗意和体会诗人情感,还可以关注写法,让学生动手创作文包诗。
4. 从矛盾点入手。在对文本的学习中,有时会遇到一些矛盾点,教学中,如抓住这些矛盾点,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进而进行拓展阅读,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如在备《少年王冕》一课时有这样的疑惑:《儒林外史》作为讽刺文学巨著,书中共出现了一百多位人物,通过这些人物的故事来揭露封建科举制的种种弊端,讽刺封建人物的种种丑态。全书大多数人物都是反面的,那么王冕,这样一位淡泊名利之人在书中的作用是什么?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点,补充一个反面人物的故事,如《范进中举》中的片段,引发认知冲突,获得多元理解。
5. 从文化熏陶入手。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唐诗、宋词、元曲又是古典文化的瑰宝。教材中唐诗、宋词学生接触不少,独缺元曲。可以选择如《天凈沙·秋思》之类难度不大的作品供学生赏析。加深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6. 双主题。如《黄鹤楼送别》以友情为主题,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时,往往会让学生搜集经典送别诗。这些反映友情的送别诗可以作为拓展阅读篇目,但在组织时应有所侧重。如“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事关生死;“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关乎情义;“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则是友情的另一面。这样的组合不单单扩展古诗,而且让学生感受到可以“从不同角度看某一事物”,这是一种思维的训练。这就形成了双主题,即人文主题加思维训练。
三、群文阅读,致最美丽的童年
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说,要把“最美好的东西给最美丽的童年”。我认为美丽的童年离不开在教师引领下展开丰富的有层次的阅读,而群文阅读就是这最美好的东西。
立足于教材的群文阅读,既有单篇阅读的夯实基础、精读感悟,又使学生在教材之外广泛阅读、得言得意,帮助他们开拓阅读视野,享受阅读的乐趣,全面提升素养。
于我而言,群文阅读也使我的阅读教学有了新的方向和动力。教学相长,我要在研究的道路上且思且行,做幸福的教书人,也做阅读的引路人。
(作者单位:南京市景明佳园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