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宓
中国设计师孙敏与德国建筑师克里斯(Christian)在北京相识、相知、相爱。婚后,两人定居在北京,跟大多数生活在城里的人_样,他们老想在城市郊区找一处地方,一处哪怕是暂时离开城市享受乡村生活的地方。“北京附近有许多村庄,但都发展得比较商业了,那不是我喜欢的。我想象中的‘世外桃源,必定得有山有水。”
那还是在6年前,孙敏和克里斯用谷歌地图尝试着以北京为中心寻找。“没想到还真被我们找到了,就在长城附近。从地图上看那是一座月牙形状的村子,溪水潺潺,群山围绕,村子就在山洼里。”这让夫妇俩很兴奋,第二天,就开车找了过去。“那会儿可不像现在有GPS导航,但很神奇,一去就让我们给找到了。”孙敏直说这房子跟他们有缘。
租房子咯
估计没有多少人见着房子的“初始状态”,还有租下来的想法,因为实在是太破旧了,空置30年,无人打理。院子里杂草疯长,纸糊的窗纸早就被风吹没了,屋里也是一片狼藉。但克里斯并不在意这些,他仔仔细细观察了房梁、大柱,是不是还坚固,在脑子里描绘出整栋房子的结构,勾勒出改造后的草图,觉得可行。就问:怎么才能找到房主?孙敏拉上他就找到村大队。工作人员也干脆,听说对这空房有兴趣,直接拿一大喇叭就把房主从村子里给喊了出来。
房主就在村子里住,以种植板栗为生,没想到空了几十年的房子,还有人专门寻过来要租,自然是很快就敲定了房租,收了订金。孙敏夫妇顺利拥有了这栋长约16米,宽约四五米的“破房子”10年的使用权。
“很多人都疑惑,我们为什么要找这样的房子住,毕竟改造难度实在是巨大。或许,这与我们小时候的生活经历有关吧。”孙敏的奶奶在农村生活,她小时候常去奶奶家玩,开门就能直接跑到田里的经历,一直都留在记忆里。而克里斯的爷爷,有一栋特别大的房子,花园就有好几十亩。克里斯从小就帮爷爷干活:喂牛、养羊、清理杂草……“我们虽然在不同的国家长大,但状态却很相似。”
这个“大盒子”在克里斯的手里,很快就被分割成了三个“小盒子”。两间卧室分布在左右两端,中间是客厅、厨房,左边还设计了卫生间、淋浴间以及一个小的储藏室。北京的冬天很冷,所以克里斯在卧室保留了炕,用来升温保暖,客厅则用壁炉取暖。“我们周末才有时间来这里,取暖是冬天的最大问题。屋子冷,人就没法待。但只要睡觉的地方暖和了,人就踏实了。”孙敏和克里斯没有把房子的外观变得非常“现代”,而是基本保留了房子原有的样子。“瓦顶、砖墙、水泥地,我们全都保留了,从外观上看跟村里其他的房子一模一样。”这正是夫妇俩想要的,他们并不想把原有的建筑形态完全改变,而是希望大家在进入房子说:啊,里面原来是这样子的!
“有意思的是,德国人、中国人,以及其他国家的朋友来这里,都能找到小时候生活的感觉。也许这就是房子想要带给我们的感受吧。”孙敏感叹。
装房子咯
房子的内部改造,有60%的工作都是孙敏和克里斯自己动手完成,靠的就是两人周末的时间。“老乡自己造的房子,不像城里的商品房,尺寸都是标准的,量—下找个地方制作了就能合上。”比如窗子,就花了夫妇俩好几个月的时间,原因很简单,没法标准化施工。原有的窗户,纸没了,连窗框经过这么多年时间的“摧残”也没法承受玻璃的重量,只能全部拆掉重来。
“那些砖墙看上去好像挺直的,一量,全是歪的。”孙敏笑呵呵地说,只能每一扇窗户都进行人工测量,再用木材做出窗框。克里斯原计划用橡木,但当地没有,只能就地选材,在木材厂买了一种常见的木材。“但非常的不标准,还是最原始的湿木状态。等到我们自己开始制作的时候,那些被切好片的木材,因为水分蒸发又变形了。”但夫妇俩还是热衷于自己动手,木框做好,又慢慢制作窗户的铁架子。等不到完工,还是四面漏风的状态,一家人就在夏天搬了进去。等到冬天来临,刚好赶上把玻璃装上,屋子才算是可以锁上了。
洗手台,就在村子里买的,最简单的水磨石,三四十元钱一个,很沉。“吭哧吭哧”扛回家,打个眼,装在水管上就能用。厨房的柜子,两人选了宜家最基础的一套,但台面却花了功夫。专门找卖废铁的地方,选了很大一张铁板,请老板根据他们提供的尺寸,裁成需要的形状。进了村,特地请来6位邻居帮忙抬进屋,做成厨房和洗手间的台面,厚厚一层,很有质感。
“我是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所以对那种带点粉的绿色记忆特别深刻,小时候家里常用这个颜色刷门框、刷墙围、刷家具。现在不流行了,都往外扔,我们就去捡。”孙敏口里的“捡”,是和克里斯专门去收旧货的店里寻找。那些老家具没人要,被拆成板子准备当柴烧,两人抢着买下来。木板上不光有粉绿色,还有手绘的山水、长城,甚至还保留着“拆”的字样,他们把这些板子买回家,收拾干净,拼接成面板,做成了两张桌子。一张放在餐厅,另一张放在院子里。
租下这栋房子时,孙敏怀着大儿子正在临产期。两年后,房子改好了,大儿子也可以满院跑了。克里斯就在院子里给儿子做了一个沙坑,让他在沙堆里打滚、玩玩具,在院子爬树……慢慢地,孩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想尝试更刺激的游戏。克里斯就琢磨着,在院子里架一架滑索。他上网看视频学习、揣摩了很久,然后告诉孫敏需要哪些材料。孙敏就在网上买回家,由克里斯在院里组装完成。给儿子带上护具,做好保护,两人一人一头,看儿子从这头滑到那头,大家都笑得合不拢嘴。“其实,我们也玩,因为这个滑索可以承受成年人的重量。”孙敏笑着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