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核问题的变数与风险

2018-03-02 15:17雷墨
南风窗 2018年3期
关键词:核威胁朝核问题平壤

雷墨

在上一期《南风窗》文章“朝韩对话,这次真的不一样”一文中,我提出这样的观点:朝鲜与韩国借平昌冬奥会开启的政府间对话,很可能成为缓和半岛局势的契机,甚至会为可能的朝核会谈做铺垫,并分析了其中的原因。但同时我也谨慎地认为,契机并不意味着转机,朝核问题未来走向还存在很多变数。

1月24日,美国政府宣布对朝鲜实施新一轮经济制裁,对象包括9个实体、16名个人以及6艘船只。有人可能会疑惑,美国是不想与朝鲜对话吗,为何还要追加制裁?从美国的角度看,这并不矛盾。

美国实施对外经济制裁的主体主要是白宫和国会,而且原则上相互无权否决。这次对朝制裁是由美国财政部实施的,也就是说实施主体是白宫。应该看到,虽然朝韩实现了2015年以来首次政府间对话,但截至美国这次制裁出台之间,平壤并未以官方或非官方的形式,向美国传递对话的意愿,更别说谈核问题。

通过“极限施压”迫使平壤回到谈判桌—谈核问题,是特朗普政府朝核政策的初始目的。“悄无声息”即意味着示弱服软。朝韩对话还远未转变成朝核谈判,特朗普政府就放弃或软化朝核政策,那才不符合基本的外交逻辑。

1月25日,韩国文在寅政府做出表态,“积极评价”美国对朝鲜的追加制裁,并重申韩美将为解决朝核问题加强沟通与合作。言外之意是,朝鲜别想着“离间美韩”的老路,朝韩对话别忘了朝核问题,与美国对话是绕不过去的坎。换句话说,在施压平壤回到朝核谈判桌上,美韩保持了高度的一致。

从这个意义上说,美朝还在暗中较劲,为可能的对话做试探。在美国宣布制裁后,朝鲜并没有做出过激的回应,派往韩国为平昌冬奥会打前站的活动并无变化。也就是说,平壤也没有过度解读这轮制裁,至少没有视为严重“冒犯”。

但如果这种“试探”的度拿捏得不好,就有可能葬送对话的契机。比如,若美国国会横插一手,也祭出对朝新的制裁,那将直接影响平壤对特朗普政府在朝核政策掌控力上的判断。

更大的“陷阱”,还不在外交博弈的风险,而在于对话发生之后。

在上述文章中,我提出特朗普政府朝鲜政策目的是“冻核”(冻结朝鲜的核武开发)而非“弃核”(解除朝鲜的核武装)。如果这个判断成立,那么美朝有关朝核对话就会沿着“冻核”的路径走。这造成的不言自明的结果是,美國把朝核威胁“冻结”在了不能威胁美国本土的水平,但却“保留”在了对日本、韩国核威胁的程度。

由此衍生出的后果是,为了应对朝核威胁,日韩今后很可能要么引进美国核武器(至少是战术核武器),要求走自主核武装的道路。这类“需求”在日韩两国都早已不再是政治禁忌。

据韩国媒体报道,2016年10月,朴槿惠政府曾要求美国在韩国部署战术核武器,但遭到了奥巴马政府的拒绝。特朗普竞选期间,曾提出过以日韩自主核武装应对朝核威胁。竞选语言大多不能兑换成政策。但在不确定时代,一切可能都不能排除。

去年朝鲜第六次核试验后,盖勒普在韩国所做的民调显示,68%的受访者赞成引进美国战术核武器,60%主张韩国自主开发核武器。根据今年1月美日两家智库所做的联合调查,针对“如果朝鲜不弃核,是否赞成日韩获得核武器”的问题,美国受访者赞成的比例均为33%,与反对的比例差距并不大(40%反对日本拥核,41%反对韩国拥核)。

是否赞成美国在日韩部署核武器?美国受访者中赞成的比例为52%,反对的仅占21%。虽然外交决策属于政治精英们的领地,但别忘了“民意”在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中的作用。而且,特朗普敢于冒“战略风险”的意愿不容小觑。

客观地说,“冻核”是目前解决朝核问题唯一可行的切入点,但其潜在的风险也是显而易见的。endprint

猜你喜欢
核威胁朝核问题平壤
中方:美国才是世界最大的核威胁来源
辽东大演习:“核威胁”下抗登陆
本期导读
Multi-frequency focusing of microjets generated by polygonal prisms
核武器发展趋势展望
冷战后朝韩关系发展在解决朝核问题中的地位、经验及展望
探析“朝核问题”中的美国“因素”
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