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再出发

2018-03-02 15:17
南风窗 2018年3期
关键词:改革开放活力改革

这几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鹤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一段话引起关注。刘鹤说,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将利用这个机会,推出新的、力度更大的改革开放举措,具体是什么,中央政府还在研究,但肯定会超出预期。

推出力度更大的改革开放举措,没有比这更好的纪念方式了。改革开放,是改变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过去40年,我们靠改革开放,把中国建设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在我们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的时候,改革开放事业本身也需要进入新的境界。

具体来说,纪念可以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总结成功的原因。围绕“中国奇迹”的各种解释,其实已经有很多了。总结成功的原因,不是再来简单复制一次,毕竟很多成功的条件,可能今天已经不存在了。另一种是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中国的改革开放不是一场事先设计好的社会实验,而是一个不断试错和纠错的过程,国家在试错纠错,企业也是,每个个人也是。失败本来就是成功的一部分。

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已经写在了我们的改革开放历史上,无法被随意抹去。而不管哪种纪念方式,目的都是为了给解决新问题提供启发。这种启发,可能是技术性的,但首先还是思想性和观念性的。

因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毕竟前无古人,也无法直接照搬国外现成做法。要办好这样的事业,离不开一种始终保持活力和开放的状态。只有在一种有活力的状态下,我们才能够敢于和善于创新,才能够更加宽容失败,最终也才能够探索出逐渐定型的中国特色的制度。

最危险的当然是,我们还只是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我们的制度还没有真的成熟定型,而我们的活力状态却开始定格,甚至开始萎缩。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都说中国经济的危险是未富先老,但在我看来,真正的危险是活力的衰退。

人们常说,这是因为利益格局固化了。也对,也不对。对是因为利益固化的现象的确有,而不对的原因是利益固化远没有出现压倒性和整个铁板一块、牢不可破的地步。事实上,只要回顾过去40年,哪怕就是回顾最近10年中国的巨大变化,无不充满了各种壁垒在技术的兴起、创新创业的激情等冲击下的消散,同时中央权威也在不断打破既得利益的固化。

我们要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不妨多多重温这样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中,既有为改变命运而顽强打拼、从不怨天尤人的普通人,又有百折千回、始终站在时代潮流之上的企业家,更有周旋于政治风险之间、为新生事物成长保驾护航的官员。我始终觉得,国外很多人关于中国经济崩溃的预测每每落空,很重要的原因是,低估了中国社会在问题和困难面前的活力。这个原因也被低估了。这种活力很难量化,但却是我们每天都能够感受得到的,往往让根据数字推理出来的结论失效。

这一点,还是执政党的自觉意识。这真的太重要了。我可以用最近的两个例子来佐证这一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1月23日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说,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做好改革工作意义重大。这次会议强调,改革要突出重点,重点推进国企国资、垄断行业、产权保护、财税金融、乡村振兴、社会保障、对外开放、生态文明等关键领域改革;要攻克难点,在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调整深层次利益格局上再拿下一些硬任务。

这释放了很重要的改革信号。改革越来越聚焦于基础性关键领域。这与社会各界普遍反映的束缚社会活力的问题有很高的重合度。改革40年,我们说了太多次的改革深水区,如今是真的要去趟这个深水区了。

同时,这次会议还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勇于推进改革,敢于自我革命。要结合实际,實事求是,多从基层和群众关心的问题上找突破口,多推有地方特点的改革。要鼓励基层创新,继续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推动形成更加浓厚、更有活力的改革创新氛围。鼓励地方进行有自己特点的改革和鼓励基层的首创精神,这不正是改革开放40年的一条很重要的经验吗?

还有一条基本经验是最近李克强总理说的。在1月24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他说,放开搞活,这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条基本经验。今天我们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进一步“放开搞活”。政府将会继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让市场主体进一步减轻负担、迸发活力。

可以看到,无论是执政党还是政府,都高度重视激发各个主体在改革开放中的活力和积极性。这也可以说是改革开放40年的一条基本线索。为此,就一定要多听听来自基层和来自群众的声音。中央最近强调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抓住老百姓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正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

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不是坐在办公室里想出来的,它一直伴随着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解放思想,不断纾解民困的过程。中国今天的发展条件,是40年前无法比的。而说到底,老百姓要的,就是一个干事创业的好环境。只要做到这一点,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再出发就有了最牢固的社会基础。endprint

猜你喜欢
改革开放活力改革
活力
改革之路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改制增添活力
收回编制 激发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