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睿
摘要:身韵是中国古典舞的重要标志,是古典舞艺术的灵魂所在。中国古典舞身韵由形、神、劲、律组成,具备独特的审美特征。在中国古典舞教学过程中融入古典舞身韵所蕴含的审美特征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然而我国此项工作的落实时间较短,相关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这无疑会影响中国古典舞教学的实效性,影响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和传承。深入钻研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审美特征、积极设计相应策略优化课堂教育是当前一项紧迫且重要的任务,教育相关者应对之加以重视。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 身韵 审美特征 课堂教育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23-0215-02
中国古典舞在中国舞蹈艺术形式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与当前的宫廷舞蹈、汉唐舞蹈有一定的差异,也有一些相同。中国古典舞蹈身韵以传统戏曲舞蹈为基础,经过整合、创造、实践而形成,具备极强的特色风格。中国古典舞凝聚了民族艺术的精髓,蕴含了独特的传统舞蹈魅力,有效推动了中国古典舞的艺术发展,展示了人们对古老舞蹈文化的尊重。
一、中国古典舞身韵
身韵即身法(外部技术范畴)和韵律(内部艺术涵养),是风格、韵味、节奏、精神、神采等的有机融合,是内气外化生命显现,是形与神高度融合的标志。对于中国古典舞而言,身韵是其灵魂所在,形、神、劲、律高度地概括了古典舞身韵的全部内涵。
(1)形。中国古典舞的形包括一切外在的、直观的体态动作,强调体态上的气质美(刚健、挺拔、含蓄、柔韧)和曲线美(拧倾圆曲、仰俯翻卷),是形象艺术最基本的特征,是古典舞魅力的依附,是古典舞美的传达媒介。
(2)神。中国古典舞的神泛指古典舞的神采、内涵、韵律、气质。只有保证中国古典舞具备神的特征,古典舞才具备了强大的生命力。对于古典舞而言,神是比形更为重要的存在,神可以领形,形可以传神,神是舞蹈者内心情感的激发和带动,是古典舞最不可或缺的重要光彩。
(3)劲。古典舞的劲主要用以调节动作节奏层次、对比度。劲主要包括韧中有脆、刚中有柔、急中有缓等,贯穿了古典舞的始末,是强化烘托造型,延展古典舞内涵的画龙点睛之笔。
(4)律。中国古典舞的律是古典舞律动性和其所需要遵循的规律原则,只有保证古典舞具备律的特点,古典舞才能够顺畅、一气呵成,进而造就出其不意的审美艺术。古典舞的律主要包括“顺水推舟”以及“相反动势”,不同的律能够使古典舞千变万化,凸显其圆游变幻之美,并为中国古典舞身韵提供出发和归宿的立足点。
二、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审美特征
中国古典舞具备运动形态和审美形态,是人类审美基础的拓展和延伸。古典舞的身韵审美特征通过古典舞的身法节奏表现,从形态、动态、势与度体现。
(1)形态。中国古典舞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形成的独特的传统审美形态。中国古典舞的形態由舞蹈的形态、姿态、动作等组成,在舞蹈中交织转换。舞蹈者通过动作规范、动作流畅、优美线条等呈现古典舞身韵,而在漫长历史以及传统文化影响下,古典舞逐步形成较为统一的、以形神兼备为最主要特点的形态特征。从某些角度来看,中国古典舞有效地融合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以形传神、神形兼备,有效丰富了中国古典舞的内在形象,使得中国古典舞更加鲜明,艺术感染力更加强烈。
(2)动态。中国古典舞作为舞蹈的一种形式具备舞蹈的特征,是在运动形态中融入中国传统哲学的舞蹈艺术形式,体现了中国人对古典舞身韵的审美追求。中国古典舞的身韵美在动静转换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展示,舞蹈者利用肢体动作传递舞蹈的思想和情感,利用动静组合凸显古典舞“行云流水”的动态特征,动与静的有效衔接既展示了古典舞的动态美,也有利于观众从审美角度出发进一步认识中国古典舞的身韵。
(3)势与度。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势主要指古典舞的身法节奏以及动作缓急。由于舞蹈动作不断变化,动作之间存在衔接转换,转换需要遵循相应的规律。古典舞动作的流畅展示能够在对立、互补的转换规律中展现古典舞身韵的势。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度其实是规范古典舞动作的“尺子”,是确保古典舞张弛有度、动作规律平衡的关键。度具备一定的约束性,但并不代表局限,而是凸显了具备深刻内涵的“中庸之道”思想,用“过满则亏”规范古典舞,以保证其身韵美。
三、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审美特征是课堂教学的重点
落实中国古典舞身韵审美特征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如能够传承中国古典舞艺术,能够推动中国古典舞发展,能够丰富中国舞蹈艺术形式,都离不开审美特征的体现。然而由于我国关于中国古典舞身韵审美特征的研究时间相对较短,教学体系不完善且没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可供借鉴,这导致中国古典舞身韵审美特征随意性问题严峻,教学实效性因此难以有所保障。设计策略优化中国古典舞身韵审美特征是“当务之急”,在具体落实时可从如下几点出发:
(1)完善教学体系。完善教学体系能够为中国古典舞身韵审美特征提供框架,能够为教育者转变教学观念提供方向,能够为创新中国古典舞身韵审美特征开辟新思路。在具体落实时应注重如下三点:第一,要设计科学的古典舞教学计划,制订详细的教学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确保由浅入深逐层落实古典舞身韵审美特征,以确保学生能够适应教学进度,能够配合教育者,并保证教学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第二,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古典舞身韵,确保学生明确古典舞身韵教学与自身舞蹈素质发展之间的关系,要确保学生能够重视古典舞身韵审美特征,能够重视古典舞身法、节奏、动作的掌握,能够在完成教学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进行补充,以全面提高教学效果。第三,强化古典舞身韵教学训练,充分考虑教学的实际情况,合理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训练学生的表演技能,提高学生的技法、身法、神韵,丰富学生的表演经验,提高其舞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多样化教学方法。就当前我国教学形式而言,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仍然是教育教学的主流,中国古典舞身韵亦是如此。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弊病颇多,如课堂教学呆板无趣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过分重视理论教育而忽视实践教育等。古典舞身韵审美特征对实践要求颇高,要求学生必须能够对古典舞有较为深刻的感悟和体会,要在反复实践中逐步形成自身认知。正因如此,加强课堂教学对学生掌握中国古典舞身韵审美特征有重要的意义,教育者必须重视教学方法多样化。多媒体教学法是一种十分先进的教学方式,能够利用影像资料还原各种古典舞场景,定格各种古典舞画面,学生可以利用反复观看感悟中国古典舞的美学特征、体验古典舞的姿势动作要领、揣摩古典舞的美学内涵。因此,教育者应该对之运用加以重视。
(3)重视教学互动。教学互动能够帮助教育者了解自身教学的漏洞,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学习的不足,还能够有效拉近师生距离,有效减少教学存在的阻力。因此,古典舞身韵审美特征要遵循重视教学互动,要引导学生分享经验、相互感染,帮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思考,提高其对古典舞身韵教学的理解和认知。互动教学的落实可以通过相互看课,教师之间相互提出合理化建议来进行,此举不仅有利于活化课堂教学氛围,还可以提高教师专业与理论技能,体现多元化的教学思想,提高教学实效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征提高了中国古典舞的艺术魅力,是中国古典舞的标志和灵魂。在中国古典舞教学中落实身韵教学以及提高审美特征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广大教育者应基于自身的教学现状及时完善自身的教学体系,要引导学生利用古典舞动作、形态展示古典舞的身韵审美特征,加深学生的古典舞认识和感悟,确保学生能够在实践过程中完美地展现古典舞的神形兼备、刚柔并济特征,以推动中国古典舞教学发展、中国古典舞的文化传承。
责任编辑:张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