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阈下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模式探究

2018-03-01 10:27郭迪杰邱亚龙
现代交际 2018年23期
关键词:共青团模式新媒体

郭迪杰 邱亚龙

摘要: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高校共青团组织的根本任务。隨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新媒体深刻影响着高校青年的思想观念、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共青团组织改进工作方式、塑造形象、提高活力带来了机遇。本文从工作机制、队伍建设和平台搭建等方面开展探讨,以期探究新媒体时代下,三位一体的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模式。

关键词:新媒体 共青团 模式 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21-0033-02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对新时期我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明确提出了要求和方向。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承担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接班人的神圣使命,是思想政治建设的战略工程、固本工程和铸魂工程。而高校共青团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在青年思想引领上具有神圣的义务和重要的作用。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面临新的任务和挑战,本文基于新媒体视阀下,探究高校共青团在青年思想引领有效模式。

一、新媒体视阈下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的必要性

(1)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伴随着我国在类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连、超级计算机、量子信息技术等信息领域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高校青年学习、生活和工作离不开的阵地。2018年8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0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7.7%,其中青年网民约占70.8%,青年在哪里,共青团思想引领就应该在哪里,通过积极运用微博、微信、客户端等“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发布新闻宣传信息、回应学生关切、推动高校治理,不断提升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高度和效度,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2)思想引领的双刃剑。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当下,新媒体是高校青年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是青年学生表达观点的主要平台,更是各种正、负能量交杂的舆论场。新媒体的开放性、时效性和多元化等特征,使得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新媒体极大丰富了共青团思想引领的手段和方法,突破时空限制,拓展了共青团思想引领的深度和广度,加快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过程。[1]但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信息渠道多源化、碎片化、不确定性等使得共青团思想引领的话语权权威受到冲击,复杂的网络和交互性强的信息传播也改变了共青团原有的组织生态,挑战是前所未有的。

二、新媒体视阈下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的现状分析

(1)工作机制不够健全,思想引领难长效。高校共青团面对新媒体时代的冲击,普遍没有很好地遵循新媒体发展规律,针对运营维护管理、信息编辑发布、网络舆情引导等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工作机制相对滞后,特别是对各新媒体平台的监督和管理力度不够,对舆情积极有效而迅速的反应机制缺乏,未能通过工作机制促进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有序、高效开展,常常导致高校青年思想引领工作缺位,错失青年思想引领的有效时机。

(2)队伍建设投入不足,思想引领难保证。高校共青团作为青年思想引领工作的前沿阵地,由于一线专职共青团干部数量不足,承担着繁重的管理事务,投入思想引领的时间和精力不足,大部分高校新媒体工作平台由兼职团干或者学生干部负责运营和管理,他们在思想认识上、政治敏感性、网络舆情引导等方面存在不足之处,而且兼职团干和学生干部流动性强,往往培养好就已流失出思想引领队伍,因队伍建设投入不足而导致思想引领工作缺少可持续性,难以保障高校青年思想引领效果。

(3)平台建设不够完善,思想引领难有效。高校共青团新媒体网络宣传平台大多仅以微信公众号为主,平台相对单一单薄,而且公信力有待提高。随着00后步入大学校园,当代青年普遍具有个性鲜明、追求自由、自我中心和思想多元化等特点,对网络上的信息有自己的立场和见解,对传统的“说教”性质的教育方式带有本能的抵触情绪,他们渴望言论被尊重,渴望话语权,如果新媒体平台建设管理生硬、形式单一、内容单调,容易造成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成效不如预期,甚至适得其反。

三、新媒体视阈下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的模式探究

(1)建立长效机制,发挥工作机制的保障作用。高校共青团要尊重网络媒体发展的客观规律,了解新媒体运行的特点,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探索切合实际的网络媒体平台、运营维护管理、信息编辑发布、网络舆情引导、突发事件应对等思想引领工作模式,建立平台管理、队伍建设、舆情监督等工作机制,(下转第32页)(上接第33页)通过建立长效机制,完善平台管理,强化队伍建设,确保高校共青团牢牢把握高校青年舆论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在青年思想引领上发挥重要作用。

(2)重视队伍建设,发挥学生干部的主导作用。高校要高度重视网络思想引领核心队伍或团队建设,校级层面要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管理高效的网络宣传和舆情监督队伍,由点及面,校级队伍联系各学院宣传队伍,各学院也相应建立一支网络宣传和舆情监督队伍,点对点联系各学生班团支部。[2]通过组建校、院、班、社团等各级网络宣传和舆情监督队伍,打通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渠道,充分发挥新媒体干部的主导作用,增强高校青年思想引领工作的实效性。

(3)完善工作平台,发挥网络媒体的载体作用。高校团委和分团委应成立专门的新媒体运营管理部门或团队,大力建设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和抖音等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媒体载体平台,重点推进“青年之声”平台工作,落实“智慧团建”系统实施。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青年思想引领工作平台,确保辐射深度和广度,打造贴近学生的思想引领话语体系。通过整合共青团资源,将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第二课堂、三支一扶、村官、西部志愿服务计划等长期固定工作板块逐步转移和整合到共青团网络平台,推动高校共青团工作线上和线下融合发展,充分发挥网络媒体平台在高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中的重要作用。

高校应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在国家“大思政”的背景下,结合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印发的《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着眼青年学生的需求,研究信息传播规律,抓住思想引领契机,提升思想引领内涵,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着力构建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模式,提高青年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努力培养广大青年学生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孙磊.新媒体时代高校共青团网络思想引领的应对之策[J].新西部,2017(31):134-135+118.

[2]黄书敏,吴雯,张峥,李丹丹.自媒体时代高校基层共青团新媒体平台思想引领模式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21):51-53.

责任编辑:张蕊

猜你喜欢
共青团模式新媒体
最勇敢的决定最美丽的少年
“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名单(共三百五十七人)
共青团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名单
永续债券探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共青团要成为“青年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