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德育之花在爱中绽放

2018-03-01 18:10张春敏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7年9期
关键词:德育教师学生

张春敏

摘要:德育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而是贯穿于整个学校教育的过程。作为一名教师,不仅需要耐心地向学生传递知识,带着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更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爱和关怀。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爱,让德育之花在爱中绽放。

关键词:教师 学生 德育 爱

苏联教育学家赞科夫曾经说过:“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重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时代和这个社会赋予了我们无上的荣耀,同时,也意味着我们身上需要肩负起的责任重大。教师,不仅仅是两个简简单单的字,也不单单是一份职业、一份工作,在这两个字背后蕴含的更深层次的含义是责任。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是责任感使然,同时,也是无数热爱教育的教师们一生的追求,而往往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的前提是热爱这份工作、热爱学生,只有爱才能创造出更多的奇迹,只有爱才会让一切愿望都能够得以实现。

一、爱,润物细无声爱,不是为了得到什么表彰或者荣誉,只是因为发自内心的想做就去做了,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所需要的不是你天天把他们捧在手心、挂在嘴边的爱,而是走近他们内心深处的爱。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上课教学只是自己工作当中的重要部分,但这还远远不够,除了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教师更应该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知悉其内心需求,为学生解决生活上遇到的难题。这个世界总是会有苦难存在,而在很多时候,学生往往会成为无辜的受难者,经济上的困难只是人生的一道小小的坎坷,放在长远处去看,甚至都称不上是一道坎。但在现实生活中,因为经济条件的限制,无数孩子的身心发展受到了不利影响,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不敢向父母拿钱买;经济条件的限制,无法继续完成学业;家庭生活的烦恼,让本就敏感的心灵变得更加的脆弱。这些鲜活的例子,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讓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实的残酷。在当老师的这些年里,每当遇见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们那清澈而又敏感的眼眸,总是不知不觉地感到一阵心酸。老话常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因为经济的匮乏,这部分孩子早早的体会到生活的艰辛,他们不敢强求太多本该属于他们这个年纪该有的任性,一颗天真烂漫的心在现实面前变得越发脆弱敏感。他们的懂事,让人欣慰,也让人心酸。在成为教师的这一期间,我逐渐学会了如何去爱学生,尤其是在这些急需自己帮助的孩子面前,如何更好的去表达自己的爱,让爱润物细无声地进入孩子的心田。爱,要学会尊重;爱,要学会无私。对于生活贫寒的学生,应当及时给予援手,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班级、来自自己的爱,爱的传达需要及时有效、落到实处,同时要尊重孩子的内心想法。班上的小杨同学,家庭生活较为贫寒,上学期间经常看到他穿着洗的发白的衣服,学习上也略显吃力,为了帮助他更好地学习和生活,我曾多次前往其家中送上相应的衣物,辅导他学习。班上的另外一个学生,很不幸地患上了脑瘤,给其生活和学习带来严重影响,为了更好地鼓励他,我曾组织班级全体同学叠千纸鹤,分别在千纸鹤上写下自己的祝福语,并且亲自为他补上落下的课程。这些事情,都是我们力所能及的小事,作为教师,应当主动的去帮助学生解决这些困难,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加良好的生活环境。

二、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爱学生,会爱才是真正的爱。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些比较任性的学生,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孩子们年龄较小,人生阅历不够丰富,面对很多事情都会显得较为偏执,犯错也是很正常的现象。当学生犯错的时候,作为教师,首先不是应该批评指责学生,而是学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自身感知到自己的错误,并主动加以改正。很多时候,错误并不一定是错误,错误的发生也不是学生故意为之,只是在彼此双方之间存在沟通障碍、未能达成一致时,学生很有可能做出一些常人所不能理解的事情。而在这样的一个状况下,教师更应学会包容,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用较为委婉的方式指出学生的不当之处或采取独特的方式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在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需要严格的地方就一定要严格,而不要放松相应的要求,需要放宽松的地方也要学会放宽松。班上的小民同学,是一个特别喜欢打架的学生,可以说打架成性,也真的是特别让人头痛的一个学生。校长对于他打架的事情,曾经当面批评过他,他不仅不听校长的教诲,反而动手殴打校长,在学校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在和班上的同学相处的过程中,也是特别喜欢因为一点点很小的事情,就和同学动手,不仅伤害了同学,而且给他的人际交往造成严重阻碍,班上的大部分同学都不愿意和他一起玩。打架的时候,也是不分时间地点,经常在上课的时候大吵大闹,把一排桌椅都推倒,严重影响教师的正常教学。可能在很多教师看来,这一类型的学生让人头痛,特别难管教,很容易让人放弃对他的教诲。但在我看来,这样的学生往往是极度缺乏关爱的学生,作为他的老师,更应该给予他更多的关爱,让他逐渐走上正确的道路,树立正确的三观。对于这一类型的学生,身为教师,应学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抓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通过表扬的方式促使学生尽量少犯或者不犯错误。

三、爱,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爱学生是必不可少的,为了更好地爱学生,教师应学会将心比心,将自身对学生的每一份爱都用在正确的道路上。每一个学生身上都有着各自的特点,他们相互之间由于成长环境、性格的不同而导致的差异,致使教师在表达对学生的爱的方式上也应略有不同。可能有些学生父母长期不在家,他们需要的爱是父母的关怀;可能有些学生心扉紧闭,他们需要的爱是一个很好的倾听者。不管怎样,拥有一颗真诚的心会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爱,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爱学生,是为了让学生感知到爱,从而在爱中更好的成长与发展。为了更好地爱学生,要学会将心比心,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并从其角度满足学生的需求,给予其足够的鼓励与关怀。班上的小田同学,母亲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给他的成长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一直以来,他的内心都特别缺爱,在校期间经常看到他一个人坐着发呆,心情总是不快乐,与班级其他同学显得格格不入。通过对田睿同学的日常观察,发现在他身上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特别热爱班级、热爱劳动,这是他的长处,也是他兴趣点所在。为了帮助他感知到来自班级的爱,为了给予其足够的爱和关怀,我抓住他热爱劳动、热爱班级这一特点,加以大力表扬,经常鼓励,促使其和班上其他同学和谐融洽相处。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爱学生,需要关心他的日常生活,通过转移兴趣点的方式,让学生收获更多的快乐。

四、结语教育的本质其实是爱。作为一位人民教师,在德育教学的道路上,教师只有懂得去爱自己的学生,才能够拥有足够的热情去面对自己的工作,从而完成教师应该完成的任务及目标,实现事业上的成功。爱学生,教师需要的不仅仅是一颗真诚的心,而且需要学会如何正确的去爱学生,会爱才是真正的爱,不会爱的爱反而会成为一种负担。爱学生,首先,要学会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的家庭生活,当他们遇到困难时,竭力给予帮助;其次,爱学生,要学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该严格的地方需要严格,该宽容的地方需要宽容;爱学生,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学会将心比心,满足学生内心的真实需求。

参考文献:

[1]马少红,陈秀萍.让德育之花在班级管理中绽放[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2016.

[2]周靖雅,郝爱保.让德育之花在学科教学中绽放[J].中学生英语,2014.endprint

猜你喜欢
德育教师学生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最美教师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学生写话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