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思成
[摘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节目中心与全国妇联联合制作了特别节目——《家书里的中国》,通过一封封家书家信,展现家庭文化价值、道德风尚和家国责任,从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文旨在结合《家书里的中国》节目,探索广播节目中声音的创作方法,分析声音创作对人性的表现与提炼,讨论人性光辉与人文情怀在声音创作中的体现方式。
[关键词]家书里的中国 广播声音叙事 广播人性描绘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书的内涵十分丰富,有相亲相爱、有家风家训、有蒙养教育,还有时代情怀。基于此,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节目中心与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于2017年9月下旬联合制作推出了特别节目——《家书里的中国》。通过一封封有代表性的家书家信,挖掘其幕后故事,升华家风主题,展现家庭这一社会最小单元的文化价值、道德风尚和家国情怀;通过一个个家庭,彰显中华传统文化美德,发扬“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中国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社会正能量。
何谓人性,《汉典》有言,人性即人类所具有的感情与理智。也就是说,人类的感情与理智共生于人性之中,人性既是人物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又是理性的充分表达。在绝大多数艺术形式中,亲情、爱情和友情是最容易引发受众情感的,换言之,能够引发情感共鸣的艺术作品无一例外地彰显了人性的精华。广播节目通过声音叙事可以表现人类情感与意愿的共鸣,这正是广播节目对人性的描绘,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节目创作理念。
《家书里的中国》共十集,每集八分钟左右。节目内容大致分为书信内容选读和书信人物采访两个部分,而这两个部分皆由声音表现(如图1所示)。笔者在此按照声音元素三大类——人声(采访对白、旁白解说)、音響效果(动效与环境音响)和音乐,对广播节目声音创作的人性表现与提炼展开分析。
一、采访对白:人物情感的真实写照
新闻的本源是事实,广播节目的本性、本源更是基于对真实的表达。因此,在人物采访中,“真实”是声音设计的准绳,其关键在于最大限度地“还原”人物情感。在真实的前提下,“表现”是决定作品声音成色的重要指标。
采访对白,即采访人物的对话或与事件有密切关联的读白。首先,从采访对白剪辑的角度看,《家书里的中国》无论是在声音的设计上还是在语言逻辑与内容的运用上,都十分精致。在4~5分钟的采访时间里,既容纳了大量的必要信息,又达到了前后逻辑一致、内容传递准确、人物情感表达到位等目标。制作过程中,《家书里的中国》隐去了记者的提问与交流,通过不同生活片段的场景串联与写信人和收信人的讲述,营造了温情的格调,突出了家风传承与道德修养的精髓。真诚的采访对白,加上自然、细致、生动的情感表达,使节目的听觉形象充满了新鲜感。
《二十年的咫尺天涯》一集报道了驻守南沙的肖拥军与在湖南省冷水江市的妻子陈玲二十年的通信。采访录音中,这对平凡的夫妻吐露了不平凡的情感。在对陈玲的采访对白中,有这样一个段落:
“旁白:陈玲曾以为,孤单是最可大哭一场的理由,谁知柴米油盐,困难接踵而来。1999年,两人的女儿出生……”
“陈玲:怀孕的时候我的反应比较厉害,反正你跟他(肖拥军)说了也没用,(我)就是吐了之后再继续吃东西呗,那个时候就喜欢躲着一个人哭(陈玲的抽泣声)。你都不知道,那种苦,你说出来好像轻飘飘的,你只有(身)在其中才知道苦。”
这里,制作者将陈玲的抽泣声保留了下来。用陈玲不经意间发出的声音,塑造了人物当下的情感状态,强化了对白的表现力与生命力,推进了故事的发展,突出了人性的闪光点。
再从声音制作技术质量的角度看,我们是选择“最清晰的台词”还是“鲜活、自然、真实”的对白,往往是一个难题。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应该是真实而人心的语言表达。《同心50年,真好!》一集讲述了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古稀老人夏传寿和妻子张树华的金婚情书。尽管两位长者使用的是安徽方言且略带羞涩,但在谈话中也将彼此对家庭与人生的感悟表达得淋漓尽致。老人们真实的情感是无法复刻的,这是采访中最珍贵的东西,是最值得提炼的人性写照。
最后,从采访录音工艺角度看,采访现场同期录音仍然是当今广播节目素材采录的首选工艺,《家书里的中国》也不例外。现场同期录音往往最能体现广播节目的真实性,也最容易表现与提炼人性的闪光点。
二、朗读与旁白:人物情绪的演绎及客观叙事的表达
家书不仅体现着家人亲友之间的情感,更铭刻着家风家训,凝聚着家国情怀,折射着时代变迁。一封封家书背后是一个个家庭的故事,是普通百姓的生活样态,是中国形象的真实投影。家书作为该档节目的创作主题,朗读者如何演绎书信内容、诠释书信内涵、提炼执笔者情感,显得尤为重要,甚至可以说是节目的“灵魂”。在《家书里的中国》节目中,无论是外公对孙女的谆谆教诲,还是妻子与丈夫的互致情愫……都能透过播音员的深情朗读得到情绪上的释放。在人声对书信的演绎下,书信进发出鲜活的生命力,感染着你和我。
此外,旁白(解说)在广播节目中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掌舵手”“压舱石”作用。旁白(解说)主要是对事件进行辅助性、全知性的描述,其在新闻专题、纪实类广播中运用较多,不仅能够用直抒胸臆的表达推进客观叙事,使故事内容充满思想性、事实性、知识性和艺术性,还可以对节目段落起到嫁接、过渡的作用,从而有效升华主题。
三、音响效果:纪实效果的渲染与重塑
动效是最明显的依靠声音来表达作品风格、气质和内容的方式,能够塑造听觉形象的新鲜感,带给听众听觉刺激。在《家书里的中国》系列节目中,所有书信的朗读环节都会引入翻纸声,这一设计为故事情节增加了叙事气氛,弥补了听众的主观缺憾。
现实采访中,时常会遇到较难或无法采集空间环境效果的情况,这时就需要动效的加入。例如:《孩子,你慢慢来》一集,为渲染女主人公菲菲的工作环境,制作者将键盘、打印机、电话座机等音响效果点缀其中,渲染与重塑了人物工作忙碌的气氛。相较之下,加入音响效果高于单纯的语言表述。
同样的,在《同心50年,真好!》一集中,音响效果也有突出表现,火车驶过的鸣笛声与高铁列车的电掣声交替出现,家书的背景故事讲述的是三四十年前的往事,那时的火车音效应该具备老式“绿皮车”风格,火车鸣笛声颇具时代特色。而高铁动效,“速度感”与“金属感”的音色特征使听众从声音中感受到沧桑巨变。
德国电影评论家爱因汉姆(Arnheim)曾经说过:“在一个浑然一体的空间里,声音拥有着巨大的空间表现能力。”广播节目中,声音是全部内容的唯一表现形式。环境音响的运用,可以让广播作品沉浸在多个极具表现力的氛围中,让听众实时体验声音作品传递的温度和色调,广播媒体通过塑造“声景”(Sound scape)构建丰富、逼真的空间。
声音设计方面,环境声承担了听觉叙事功能,而环境声的转换自然与否,体现着声音蒙太奇的细腻与否。采访时记者需要大量采录环境音响,包括居家、街区生活、工作环境……通过这种方法來记录生活的原生状态。例如:《妈妈,我们会好好孝顺您》一集中,江苏常州35岁的媳妇魏彦彦在母亲节给婆婆章和娣写了一封家信。记者采录了魏彦彦所在单位——某报社办公场景的环境音响素材,并针对魏彦彦上下班需往返乡村的家与单位两地的情形,采集了农村环境声、公交车厢环境声及街道环境声。
再比如,《二十年的咫尺天涯》一集在朗读肖拥军信件的环节中,将海浪、海鸥的声音作为铺垫,海浪与海鸥两个声音元素既是人物实际所处环境的听觉表达,又是男主人公肖拥军书信所蕴涵的如海洋般辽阔而深沉的家国情怀的阐释。
环境声的设计理念实际上非常“谦卑”。所谓“谦卑”,就是指在整部作品中,环境声将自己“隐藏”了起来。尽管它存在着,却不被听众留意,听众更多注意的是采访者的对白、朗读者的诵读、音乐以及动效等元素。也恰恰是这样的“埋没”,听众听了不会觉得过于累赘。
四、音乐:人物心境的烘托与主观听觉的表现
音乐作为广播作品中最具表现力的听觉元素,起到的不仅仅是调和气氛的作用,还有完善声音表现、推动情节发展、参与故事叙事、丰富听觉情绪的作用。
例如:《孩子,你慢慢来》一集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旁白:工作的意义在哪里?姜菲菲把工作中累积的所有情绪,通过电话倾泻给了在雅安老家的妈妈。”
“姜菲菲:也没给我外公说,他觉得群众的事情比天大。我跟他抱怨这些肯定是一顿骂。然后我妈呢,又跑去跟我外公一顿抱怨。说,看嘛,都是受你的影响,要不然我到那边去陪她吧。当时(外公)也没阻止我妈,你要去看就去看,但是把这封信给带去。”
此处,制作者利用三组简单的纯五度关系音程,加一次反复,营造了女主人公姜菲菲内心纠结、踌躇的心境。简单的音乐,助推了叙事、强化了情感、塑造了人性。
五、小结
《家书里的中国》以新颖的构思得到了听众的广泛认可。节目以家书为切入点,以小见大,向受众传递了生活哲理和社会正能量,是一档接地气、展民风、扬正气的优秀广播节目作品。
由《家书里的中国》可见,广播作品需要显现人性,声音创作者需要将人性光辉视作意图表达的重要成分,以此拉近作品与听众的情感距离,激发人类情感与意愿的共鸣。广播节目还需要进一步发掘想象力、创作力,不断提高艺术审美境界,不断追求声音形象的新鲜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