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生子,既是计划,也是意外。
发现她时,只有咖啡豆那么大,所以起名咖啡豆。北京雾霾之重,常让无数怀孕的父母胆战心惊。保胎的同时惊讶地发现——保胎成了北京众多夫妇的共同话题。
几次产检,高额的费用、挂号、排队……常让我们感到分身乏术。
此时,我们收到了美国普度大学访学的邀请函。背负北京沉重的房贷,放下手边工作去访学,是一种奢侈的想法。而当飞机穿越了北京的雾霾,在芝加哥奥黑尔机场降落,湛蓝的天空几乎唤起我们童年的记忆。我们知道,这是一个正确选择。
一、费用
美国生子是昂贵的,但也是廉价的。
美国医疗费算是昂贵的,我所在的印第安纳州,一个普通医院接生一个孩子最低15000美金,如果剖腹产,大约需要20000美金。当然,有些州有华人医生,费用会便宜些。
每个来美国访学的人也必须有保险,保险几乎可以涵盖生孩子的所有医疗费用。当接到医院寄来的账单时,只需要把你的保险卡复印邮寄给医院,或者把你的账单寄给保险公司,就可以了。这样,看似高额的医疗费,实际大多数人自付部分非常小,有的公司为员工购买补充医疗保险,员工或家属生产一分钱都不用花。
同时,个别没有保险的低收入人群,或怀孕后开始买保险的,可以根据不同州法律,向当地州申请医疗补助或医疗保险等紧急医疗救助。大约一周左右,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收到当地政府寄来的卡片,上面会有你的医疗补助号码。当然,所谓低收入人群,是指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2000多美元的人群,这一待遇并没有国籍限制。大部分学生和访问学者都可以中请到这种福利。有了医疗补助,美国政府会为你的分娩医疗费买单百分之九十,个人只需要支付百分之十。
二、教会
很难想象,没有教会的美国将是什么样子?
我们访学的学校地处远离城市的大农村。而这里,看到最多的建筑就是教堂。
我们入住后,信箱里很快就有当地教会发来的各种邀请信,有的邀请你共度一些节日,有的是邀请你参加教会提供的各种社区服务,有的是英语学习。免费的晚餐,几乎每周都可以遇到。
我和妻子都是基督徒,来到学校第一晚还没落实住处,当地基督徒就把我们接到他们家住宿,而这些人都是素昧平生。生活逐渐安顿好,教会里更多的人知道了妻子怀孕的消息,一对夫妇很快来看望我们,他们告诉我们生孩子应该注意什么,准备什么,周末他们邀请我们去芝加哥的知名教会参观。事后我们才知道:这对看起来衣着朴素的夫妻,丈夫是哈佛毕业,太太是伯克利毕业,如今丈夫在大学做教授,妻子对怀孕的妇女和小孩很有负担,在教会承担很多相关服侍。第二周,他们就带来很多孩子需用的物品,两张小床、座椅摇篮、几十件婴儿衣服、各种玩具、婴儿洗澡盆,喂奶用的枕头,很多都是未拆封的崭新物品。他们还不停地帮我们想:还需要什么?跟我们交谈后,得知我们的专业领域,甚至送来他们自己订阅的《纽约时报》,担心我们在这里信息闭塞。发现我们家具很少,他们就把餐桌、餐椅、书柜等送到我们家。在妻子生产后第二天,我们还没来得及告诉大家,他们自己找到了医院,带着鲜花、贺卡和小孩子的玩具。
三、福利
因我們是自费访学,这一年没有任何收入。按照当地规定,可以申请到很多福利。我们只是尝试着申请了专门针对孕妇、婴儿和孩子的福利,怀孕的妇女,家庭年收入低于2万多美元,就可以申请到。
美国妇幼营养补助计划中请程序也很简单,电话预约了见面时间,到医疗机构开了怀孕证明,交给美国妇幼营养补助计划办公室就可以,我们的收入证明工作人员看都没看一眼。于是,妻子怀孕期间,每个月我们可以领到一张支票,支票上印着你可以到超市领到的食物,包括了怀孕期间所有需要补充的营养,牛奶、芝士、豆类、花生酱、蔬菜水果、谷物、果汁、麦片……孩子出生后,这个福利会更多,妈妈开始母乳,食物会增加鱼类,婴儿的食物会包括辅食、果汁等。
我们在美国妇幼营养补助计划办公室做了一次免费的身体检查,他们发现妻子缺铁,而这个信息迅速反映到了产检的门诊。我们去产检时,医生为我们开了补铁的药物,我们告知住址后,医生就告诉我们到离家近的一家药店领取,到了那家超市,我们出示了护照和处方。药店就把药物给了我们,这药需要我们每个月都去拿,全部免费。
四、产检
第一次产检需要电话预约,费用稍微贵一点,大概200美金。包括了各类血液的检查和拍B超。第一次产检依约去了诊所,等了五分钟,就有人喊妻子名字,因有朝阳医院被训斥的经历,我胆怯地问:我是丈夫,是否可以一起进去?护士吃惊而高兴地说:Of course(当然可以),显然,在她看来,这是一件美好而理所当然的事情。第一次产检,医生为妻子拍B超,一边拍一边讲解:这是小手,这是小脚,这是屁屁,每到一处,都很高兴地说:good、great、excellent(很好)……最后,还很高兴地说:祝贺你们,她是女儿,身体一切很好。
之后的产检,每次大约60美金左右。独立的房间,每一次都有尿检、妈妈血压、宝宝胎心等常规检查,医生不断地问你有什么问题和不明白的地方么?
五、生产
26号凌晨,太太感觉宫缩明显,我帮着计时,到了早上五点半,规律宫缩五分钟一次。我们决定等天亮了去医院,起床发现出血了并且是鲜红色的血,数量还不少,决定立刻出发去医院。医院门口有轮椅,妻子由护士推着进入检查室。在一个单独的房间里,查了心电图、宫缩、胎心、尿液等,利用这些数据判断产程是否临近生产。妻子的大夫远程收到了这些数据,觉得还不到生产的时间,请护士建议我们先回去。但是护士说,如果你愿意住在这里,也可以,不过家里会更舒服一些,你可以走动,吃饭,这里只能躺着。
9点多,我们拿着医院给的注意事项回到了家。岳母迅速给做了一顿饭,吃完我跟太太睡下,她一阵一阵宫缩继续疼,但是变得不规律。下午,宫缩变得强烈,但是胎动减少,根据医院的注意事项,胎动减少或再次大量出血要立刻给医生电话,她打给她的医生,大夫说,因为已经进入产程,胎动减少是正常的,让我们继续等待。晚上10点之后,太太开始10分钟规律宫缩,11点过后,疼得站不起来。我们决定出发去医院。endprint
来到医院,护士继续做检查。内检之后,发现开四指了,确实临近生产了。于是推着妻子进入产房。产房是一个套间,二十多平方米,妻子躺在一个手术床上,产房里只有一个手术床。另外连接着独立的卫生间,可以淋浴。同时还连着另一个房间,是医生准备手术时用的,平时是密码锁锁着,医生在的时候才打开。这个产房有各种抢救仪器,为了减少孕妇心理压力,全部藏在产床后面的封闭橱柜里,平时看不到,我们出院时才发现。产房里有电视、冰箱,两个可以睡觉的沙发,专门为陪产的家人准备。产床上方是一个摄像头,如果孕妇希望看到自己生产过程,可以通过产床前面的电视看到,这样她就知道什么时候应该用力。但妻子有点害怕,所以就没开电视。
生产的过程丈夫不仅仅可以在产房,而且是助产士。医生会告诉丈夫应该做什么。这个生产的过程,也是丈夫学习的课程,可以体验到一点点妻子的辛苦和软弱。甚至可以说:这是共同生产的过程。
开始生产时,只有一个护士,她会告诉你什么时候用力,应该如何做,但总有电话打进来,她会汇报生产进程,间隔的有其他医生进来。大概两个多小时,她打电话给其他医生,这时进来四五个医生,带着剪刀等器材,在产床下放了一个巨大的塑料袋,一方面为了防止婴儿掉下来,另一方面,胎盘之类直接会落入这个袋子。几个医生很熟练地做着各种准备,几分钟的时间,咖啡豆一声啼哭,出来了。医生问我是否要剪脐带,我应声后,递给我剪刀,剪开了咖啡豆和母亲连接的脐带。伴随着她的一声啼哭,像变魔术一样,肚子里出来一个活人,不得不惊叹造物主的伟大奇妙。医生简单地把孩子擦干净,拿布裹一下迅速放在妈妈怀里。在妈妈肚子10个月的咖啡豆,伴随着啼哭,一瞬间抱在了妈妈怀里。那一刻,我和妻子都泪奔了。医生手术结束后,纱布、针分别放在一个盒子里,然后用条形码机器一一扫描,防止有针或纱布遗漏在肚子里。同時,医生在产房内为婴儿洗澡,印了脚纹,很快又把宝宝还给了妈妈。医生面带笑容地向我们祝贺。在咖啡豆脐带的位置带了一个纽扣大小的东西,据说这个东西是防止孩子丢失,一旦孩子找不到,会通过这个东西迅速确定位置。我和妻子手腕上也扣上了一个环,只有通过这个环,才可以把咖啡豆带出医院。
六、产后服务
产后,我们可以陪同妻子在产房内住48小时,医院为孕妇准备免费食物,陪同人员也可以点餐,6元一顿,很便宜。住院期间,大概有二十几位医生护士来过产房,还有专门的母乳护士,为妻子和孩子都做了很多检查,不同医生负责不同的项目。当晚,儿科医生来到产房,为婴儿做体检。然后交代各种注意事项,包括应该如何换尿不湿,如何擦屁股,如何抱孩子等等。前两天夜里我们几乎没有合眼,咖啡豆每小时要换一次尿布,每两小时喂一次奶,即使深夜和凌晨,都会有医生进入产房,没见过面的医生一般先是祝贺我们,然后介绍她负责的内容。美国的医疗系统中,医生与医院是分开的,妇科医生和儿科医生并不属于这个医院。
刚生产完毕,护士不容许妻子一个人去厕所,必须有护士陪同,护士甚至帮助妻子擦拭身体。在厕所里,有紧急呼救系统一条红色绳子,一旦危险,拉一下就会有人过来帮助。
在医院的48小时时间,我们签署了一些法律文件,这些最后都成为咖啡豆的初始档案。临出院时,医生依照当地法律,要检查汽车的安全座椅,如果没有安全座椅,医院会拒绝孩子出院,检查两部分,孩子是否可以稳固地躺在座椅里面和座椅是否固定在汽车上。都合格后,我们才被容许出院。
生产的整个过程我们没有交过费用,账单是在出院后一个月才会寄到家里。
资料写作者:张凯,现居美国。以上资料由作者本人提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