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concrete的译名及造字问题

2018-02-28 19:11王琪
中国科技术语 2018年1期
关键词:专家混凝土结构

王琪

摘要:当提到concrete这一术语时,“混凝土”和“砼”并用的情况经常出现,这极易引起误解。20世纪50年代,專家造了“”“砼”作为concrete的中文译名,希望在长期的使用中逐渐替代“混凝土”。此后,“砼”字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取得合法身份,成为规范用字。目前,“混凝土”的使用依然占据绝对优势地位,没有为“砼”所取代的趋势。

关键词:砼,混凝土,规范

中图分类号:TU754;N0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8578.2018.01.014

Abstract:When referring to the term“concrete”, the use of “hunningtu(混凝土)” and “tong(砼)”often occurs in the same paragraph. In fact, the gradual acquisition of the legal status of “tong(砼)” and existing as a standard word, have experienced decades of development. In the 1950s, experts made “tong(砼)”,meaning “hunningtu(混凝土)”,in the hope to replace “hunningtu(混凝土)”in long term use. Since then, “tong(砼)” has gradually gained legal status, become a standard word. However, the use of “hunningtu(混凝土)”still occupies an absolutely dominant position, and there is no trend of replaced by“tong(砼)”.

Keywords:tong(砼), hunningtu(混凝土), standard

在提到concrete一词时,“混凝土”和“砼”并用的情况经常出现,如“中建西部建设西南公司继前年底成为生产混凝土废水零排放的企业后,去年以来又采取十分得力措施有效解决了蓉城10家搅拌站在砼生产过程中的粉尘污染”①。这样的表述,对于不了解该行业的人来说,是很容易产生误解的,“混凝土”和“砼”是不是同一种东西?实际上“混凝土”和“砼”是同义词。“砼”逐渐取得合法身份,成为规范用字,经历了几十年的过程。

一 concrete译名“”“砼”的出现

谈到“砼”这个字,就不得不从《结构工程名词》(中国科学院编译局编订,商务印书馆,1954)说起。1950年,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成立了学术名词统一工作委员会,下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医药卫生、文学艺术及时事五个组来开展规范和统一学术名词的工作。中国科学院负责自然科学名词工作,其中包括《结构工程名词》。从名词序例中能了解到,《结构工程名词》是由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学术名词统一工作委员会参照各有关文教机关及生产部门的建议,聘请茅以升、金涛、蔡方荫、涂允政、嵇铨、吴柳生、顾懋勋、罗英、陆尔康、刘恢先等专家组成的审查小组所拟订的。该小组从1951年6月开始工作,以国立编译馆“土木工程名词结构学部门二审本”为底稿进行审查。在开始工作的时候,专家们以为只要将这“二审本”核对一遍即可;但进行不久即发现其中问题甚多,并非枝节从事所能解决,于是按照统一化和系统化的要求,先订出一系列原则,然后根据原则逐条研究,从头做起。结果这部“二审本”就几乎完全变了样,审核名词也变成了制订名词。专家们每周开会一天,至1952年10月审查完毕后,涂允政、茅以升、蔡方荫负责整理。此后,还广泛征求意见并整理修改。从《结构工程名词》的制订可以看出,专家们对这项工作是十分审慎的,名词的制订经过了反复商定,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在拟订结构工程名词草案时,审查小组为concrete一词造了新字“砼”;但经制订原则、综合考虑、逐条研究后,在正式出版的《结构工程名词》中又删去了“砼”字,附以“”字。“砼”字为何造了又删呢?序例中提到,concrete一词,通行的旧译是“混凝土”,本编中仍予沿用;但因笔画太多,书写不便,有好些人赞成另造新字。草案所拟“砼”字,赞成者不多,所以应予取消。

用“砼”不妥,那用什么字合适呢?在取消“砼”的同时,专家们又继续考虑其他用字。其实,在拟订“砼”字之前,专家们还曾拟出“”字,取人造石之义。“”字有较好的群众基础,一方面,此字业经中央铁道部在往来公文函电及图表中普遍采用;另一方面,在广泛征求意见过程中,也有若干人主张采用此字。所以正式出版的《结构工程名词》(1954)中concrete一词的中文名,除先列入通用的“混凝土”外,还附以“”字,作为可供采用的名词。至于“”字的读音,专家们建议参考俄、德、法等文beton的一部分发音,读作“仝”字之音。与它有关的名词,reinforced concrete中文名拟为“钢筋混凝土”,附以“钢”;plain concrete拟为“混凝土”,附以“素”;concreting拟为“浇筑混凝土”,附以“筑”,其他皆仿此。

不论是造“砼”字还是“”字,最终目的都如序例中所说,“如得群众赞同,此后‘混凝土这一名词可以逐渐消亡”,希望人们在长期的使用中逐渐认可“”字,直至完全替代“混凝土”。

紧随中英对照本《结构工程名词》出版的《铁道与公路工程名词》中,也收录了“混凝土”一词,但没有附列 “”或“砼”。该名词也是由中国科学院编译局组织编订的,由王国周、伍镜湖、蔡方荫等十余位专家担任初审工作。该名词中,concrete中文名拟为“混凝土”,未附“”或“砼”等名,其他相关名词如“混凝土集料”“混凝土块”“混凝土修面”亦如此。《铁道与公路工程名词》审查小组不可能不了解《结构工程名词》附列了“”或“砼”。其一,名词均由中科院编译局组织编订;其二,有的专家既参加了结构工程名词审查工作,也参加了铁道与公路工程名词审查工作,如蔡方荫,必然会注意到这个词;其三,两种名词出版时间几乎同时,结构工程名词出版于1954年3月,铁道与公路工程名词出版于1954年4月。因此,笔者推测,其未附“”或“砼”等名的做法,大概不是专家们的疏漏,而是考虑到新拟的字尚不够成熟,存在争议,所以暂不附列。endprint

1953年,中国科学院编译局编订的中英对照《结构工程名词》定稿以后,在此基础上,又根据客观需要开展俄中对照《结构工程名词》(科学出版社,1956)的编订工作,从序例中可知,当时聘请的专家有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王国周、胡多闻、张良铎、卢谦、龙驭球、瞿履谦等。初稿编成后,又广泛征求了意见,并聘请王世威、周承渭、金涛、唐宗煌、秦尔文、张有龄、杨式德、刘唐领等组成审查小组进行审查,并数次邀请参与过中英对照结构工程名词的吴柳生、蔡方荫参加集体审查会议。可以说,俄中对照结构工程名词的制订也是经过了反复商定的,也是集体智慧的成果。

俄中对照《结构工程名词》(科学出版社,1956)中,绝大部分都采取了中英对照本的中文订名,但бетон (混凝土)一词的中文定名是个例外。这是因为,在俄中对照结构工程名词的会议讨论中,多数专家认为这个词是一个最常用的名词,为了书写便利,赞成造一个新字并尽力推广;但如果考虑采用新字,则“”不如“砼”。专家们认为,从字音来说,根据汉字读音特点,“砼”一看字形便知其读为“仝”,不会给使用者带来负担,读“仝”又与俄、德、法等文的部分发音相符,而“”从字形上不易分辨读音;从字义上来说,“砼”字按字面的形式具有两种含义,“人工造的石”“与石相仝”,比“”只具有“人造石”一種含义为佳;此外,“砼”字在中英对照本草案阶段也曾提出介绍,一般人留有印象,有一定的群众基础。经广泛征求意见,均对“”改为“砼”表示赞同,建筑工程部在翻译《建筑法规》时已采用。因此,俄中对照结构工程名词审查小组决定除沿用“混凝土”之外,另将“”改为“砼”,附于后,如“加筋混凝土”后附以“加筋砼”,“贫混凝土”后附以“贫砼”,“灌筑混凝土”后附以“灌筑砼”,“钢筋混凝土”后附以“钢筋砼”。

关于“砼”的造字方法,有人认为是形声字[1],也有人认为是新造的会意字[2]。其实,“砼”是新造的形声兼会意字。以“石”形符,以“仝”为声符,左形右声,所以是形声字;以“人工石”会意,所以又是会意字。

二concrete译为“砼”的接受历程

从上文的叙述可知,“砼”字的拟订几经周折,从“砼”到“”再到“砼”,专家们经历了多次讨论。“砼”拟订后,其接受度和使用状况如何呢?

有赞成使用的。检索中国期刊网可以得知,自1954年以后,使用“砼”的文献越来越多。《土木工程学报》1954年3期刊载了中央第二机械工业部张有龄的《钢架砼柱刚构之分析》一文,又于1955年2期刊载了第二机械工业部蔡方荫的《关于“钢架砼柱之分析”的讨论(一)》一文。这至少可以说明,《土木工程学报》编辑部和张有龄、蔡方荫等专家当时已赞成使用“砼”。此后,“砼”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当然,也有不赞成的。如,直到1999年,刘仲桂还在《水利水电科技论文常见非标准写法的评析》一文中,对“砼”的使用持否定态度,他说,水利水电科技文章或材料中最常应用的“混凝土”等专业技术名词,不少文章或材料中却采用“砼”等人工自造字来予以书写。他认为,这些是未被公认、未被列入新华字典的“字”。一般人不认识,不知其含义,如果用在论文或材料或报表中,应属于错别字[3]。

如果说1954年出版的《铁道与公路工程名词》是考虑到新拟的字尚不够成熟而不收录,1958年出版的《英汉建筑工程名词》依然不收录“砼”则存在“自乱其例”的嫌疑。1954年9月,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结束。文委结束后,原由文委领导的学术名词统一工作转由中国科学院领导。此后,自然科学名词工作逐渐自中国科学院编译局转由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组织进行。在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组织编订出版的《英汉建筑工程名词》(1958)中,concrete中文名拟为“混凝土”,未附“”或“砼”等名,其他相关名词如“混凝土构造”“混凝土养护”等亦如此;此书前言中仅提到“为了照顾本科名词的完整性,他科名词有认为不可缺少的,亦予采纳。例如,concrete混凝土”,未对不附“砼”等名的做法做任何解释。事实上,《英汉建筑工程名词》与《结构工程名词》(俄中对照本)的出版仅隔两年。

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对“砼”的身份经历了从不认可到认可的过程。1956年1月建筑工程出版社翻译出版的苏联《建筑法规》本已采用“砼”字进行排印出版;之后,由于接到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来函,不同意采用,因而在正式铅印出版发行时的书籍中又恢复采用“混凝土”。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正式认可了“砼”的身份。1985年6月3日,建设部科学技术局致函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自《结构工程名词》推荐“混凝土”与“砼”并用以来已有30年。在此期间,混凝土工程专业在一般书写、打印与制图文件中“砼”字已广泛采用,且各类辞书、字典中也已将“砼”字纳入。最近正在编制《建筑结构设计基本术语》标准,为了简化“混凝土”三个字,拟在“混凝土结构”条目中,于“混凝土”后用圆括弧标注“砼”字,以示两者同义,并取得“砼”与“混凝土”可以并用的法定地位,以便逐步在土木工程专业中推广使用。1985年6月7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办公室鉴于“砼”字已收入通用字(词)典,并收入国家标准GB 2312—80《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批复同意“砼”与“混凝土”同义并用。这样,“砼”字便正式取得了法定地位[4]。1988年3月25日,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也收录了“砼”。

1973年,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订的《现代汉语词典》(试用本)也收录了“砼”。

有关国家标准也逐步认可“砼”的法定地位。如,1986年7月1日起实施的国家标准GBJ83—85 《建筑结构设计通用符号、计量单位和基本术语》中对一系列术语做了规定,其中包括“混凝土结构”。该标准将“砼”附于“混凝土”之后,并注明:“砼”(音tóng)与“混凝土”同义,可并用,但在同一技术文件、图纸、书刊中两者不宜混用[5]。又如,自1991年5月1日起实施的国家标准GBJ 132—90《工程结构设计基本术语和通用符号》也将“砼”附于“混凝土”之后[6]。endprint

有关词表也逐步认可“砼”的法定地位。如,《水利水电科技主题词表》(1998)在编制说明中特别提到,以“砼”为正式主题词,以“混凝土”为非正式主题词,并规定,凡含有“混凝土”概念的复合主题词中均只采用“砼”表示,不再另设相应的非正式主题词,即只收录诸如“浸渍砼”“砼坝”等词,而不收录“浸渍混凝土”“混凝土坝”等词;但在附表组织机构中,仍沿用原翻译名词,如“美国混凝土学会”等[7]。

迄今为止,“混凝土”和“砼”相比较而言,“混凝土”依然占据绝对优势地位。检索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现代汉语语料库,“混凝土”共有2300个用例,“砼”仅有112个用例;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名词《石油名词》(1995)、《公路交通科技名词》(1997)、《铁道科技名词》(1997)、《煤炭科技》(1997)、《水利科技名词》(1998)、《电工名词》(1999)、《冶金学名词》(2001)、《电力名词》(2002)、《土木工程名词》(2004)、《建筑学名词》(2014)等收录“混凝土”及含“混凝土”的复合名词时,均将“混凝土”作为规范名推广使用,未将“砼”作为异名列入。如此看来,“砼”至今也没有能取代“混凝土”一词。

三余论

其实,在造“砼”字来表示“混凝土”的同时,人们还造了一个“”字来表示“钢筋混凝土”,建筑行业一般都知道这个字,但“”字未被正式批准和推广使用,所以在词典中也查不到这个不合法的字。

当前关于“砼”的使用,最突出的是“砼”与“混凝土”交叉混用的问题。在一段文字里,一会儿使用“砼”,一会儿使用“混凝土”,极易引起误解,让读者以为这两个词含义不同。对于这一现象,沈毅群、李栋曾明确指出,在文稿中将“砼”与“混凝土”交叉混用,或在论文正文中使用“砼”,在附录和注解中采用“混凝土”;或在正文中使用“混凝土”,在文中表格内采用“砼”,凡此种种都是不符合国家标准具体要求的[8]。

关于“砼”字的创造者,当前比较盛行的是源于我国著名结构学家蔡方荫一说。据黄存汉所知,“砼”字是我国已故著名结构学家蔡方荫教授于1952年前后创造的[9-10]。此后,从其说者较多,如,《建造师11》(2008)向读者传播关于“砼”的“小知识”:“砼”字的创造者是著名结构学家蔡方荫教授,创造时间是1953年,因“混凝土”笔画太多,写起来费时又费力,于是蔡方荫在教学中大胆使用“人工石”三字代替“混凝土”,后来“人工石”合成了“砼”并在大学生中得到推广[11]。《建筑材料与建筑形态设计》(2014)中提到,“砼”字是当混凝土这种材料从西方传入中国后由结构学家蔡方荫教授于1953年创造的[12]。可以肯定的是,蔡方荫应该是较早赞成使用“砼”字的专家之一,《土木工程学报》1955年2期蔡方荫的《關于“钢架砼柱之分析”的讨论(一)》一文即可证。但是,“砼”字究竟是集体创造的,还是蔡方荫个人创造的?笔者以为,蔡方荫创造“砼”字的说法还有待进一步证实。其一,从上文论述可知,蔡方荫作为专家曾参与《结构工程名词》(1954)、《铁道与公路工程名词》(1954)及《结构工程名词》(1956)的审查工作,但各名词均是集体成果,不能作为蔡方荫创造“砼”的依据。其二,即使蔡方荫在教学中曾使用“砼”代替“混凝土”,但尚无证据证明此事由他首创。其三,为了便于书写,以“人工石”替代“混凝土”,可能是当时部分学者的自发行为。吴中伟提到,“砼”字的起源与创造人已难以查证,但1947年讨论译名时,泥沙专家沙玉清教授曾提出“混凝土”三字以名一物,笔画又多,颇多不便,应以“人造石”为依据,创一新词如“”读作tung与外文beton相谐;当时曾征求国内专家意见,未被采用[13]。

注释

① http://www.ccement.com/news/content/8162775250500.html。

参考文献

[1] 阮堂明,沈华. 中国文化概论[M]. 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76-80.

[2] NAJLETO. CEMENT·水泥·砼[J]. 文史杂志,2003(4):43.

[3] 刘仲桂. 水利水电科技论文常见非标准写法的评析[J]. 编辑学报,1999(1):49-51.

[4] “砼”与“混凝土”同义并用公告[J]. 混凝土及加筋混凝土,1985(4):48.

[5]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工程建设规范汇编 40 结构设计规范[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21.

[6] 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结构设计·基本术语和通用符号GBJ132—90[S].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1:4.

[7] 水利部信息研究所. 水利水电科技主题词表[M]. 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8:IX-X.

[8] 沈毅群,李栋. “混凝土”与“砼”的使用应符合规范[J]. 工程建设标准化,1996(1):28.

[9] 黄存汉. 略谈“混凝土”的同义词——“砼”[J]. 建筑结构,1985(4):17.

[10] 黄存汉. “砼”字的释义[J]. 工业建筑,1985(11):59.

[11] 《建造师》编委会. 建造师11[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75.

[12] 曲翠松. 建筑材料与建筑形态设计[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4:51-54.

[13] 吴中伟. 纪念沙玉清教授、章镜月老师[C]//沙玉清文集编委会. 沙玉清文集(内部资料). 1997:408.endprint

猜你喜欢
专家混凝土结构
混凝土试验之家
关于不同聚合物对混凝土修复的研究
致谢审稿专家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混凝土预制块模板在堆石混凝土坝中的应用
论结构
混凝土,了不起
论《日出》的结构
请叫我专家
专家面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