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特点鲜明,符合小学语文这门学科的自身特点。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当规范、准确,目的目标明确。通过精确的教学语言给小学生以更多的语言文化熏陶,促进小学生语文学习的效率提升,效果提高。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语言特点一、教师要将自己的情感注入到教学语言中
教育活动是富有人性的活动,它发生在老师和学生之间,因此,这是一项饱含着人类情感的活动。对于小学语文老师来说,其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关爱都能从其教学语言中体现出来。首先教师内在有相应的态度,才会有相应的情绪情感的表现。教师该具备什么样的态度呢?在教师职业守则中写的非常清楚,如果做不到,教师就是不称职的,所以,如果对教师职业守则心存异议的从业者要首先端正自己的态度,不能端正态度就不要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以免给孩子们带去伴随一生的消极负面影响。例如,为了追求班级总体成绩,重视学习优秀的学生,忽视落后生,甚至对落后生表现出非常鄙夷的态度,这是不可取的。作为一名老师首先要以保护和促进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发展为第一要务,在此基础之上,才鼓励他们上进,在自信的前提下取得越来越优异的成绩,否则孩子们往往会受到不自信的拖累,而之所以会不自信,与老师的不关注很有关系。因此,小学语文老师要注意避免这些弊端,充分尊重学生,语言方面也自然会流露出这种尊重和关爱,学生都能记在心里,受到莫大的鼓舞。
二、教师要加强教学语言的规范性使用
教师是知识和智慧的化身,他的一言一行都是可以效法的。如果说教师的行动是无声的语言、有形的榜樣,那么教师的语言就是有声的行为、无形的楷模。教师为人师表,口语的示范作用是“师表”的重要方面。因此教师语言必须具有规范性,以期产生语言的正面示范效应。越是面对年龄小的学生,教师的语言越是要求具有规范性。
在语言的熟悉应用的关键阶段——小学,老师是小学生们在学习语言方面重要的模仿对象。他们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所以,如果老师本身教学语言不规范,小学生们模仿得来的收获自然也是不规范的,尤其小学语文老师对孩子们的影响更大。因此,这就要求语文老师在教学语言方面要注重规范化,从发音到组词到语法的规则等细节上力求规范,尤其现在互联网上很多不规范用语,教师要避免在课堂上用,因为这会给小学生造成困扰,当然,如果有的学生会问老师一些词到底是什么意思,老师可以给孩子们讲解这些词之所以出现的原因,一般背后都有个小故事,在讲完之后,也要叮嘱孩子们,在使用语言方面要规范化,因为有些语言是无法出现在正式的场合的,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三、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教学语言的趣味性
古代杰出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生学习的过程不单是一种以思维为中心的认识过程,而是多种个性心理协调活动的过程。语文教师的语言要善于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在恰当的场合、恰当的时机,巧妙地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引导学生,使整个教学妙趣横生、熠熠生辉。这样不仅能使课堂气氛轻松活跃,更重要的是学生们的好奇心会被调动起来,老师说的话怎么这么逗啊?怎么学会这么逗的说话呢?我自己是不是也可以练着向老师一样呢?在有趣的教学语言的熏陶下,孩子们学习的时候感到更加的快乐,从精神上得到一种较高的享受。所以,要发挥趣味教学语言的作用,老师要在备课环节做足功夫,在生活中也要成为一名幽默风趣的社会成员,把快乐带给身边的人。这样的话,老师才不会觉得很累,而是感动工作就和生活一样轻松而美好。
四、教师要注重肢体语言的应用
人们在进行交流之时,信息的沟通渠道不是单一的,而是通过综合的方式来进行沟通,例如通过口头语言、表情、肢体语言等综合开展信息传递互通工作。在有声语言产生以后,它是传递信息、增加表达效果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肢体语言包括手势、眼神、表情、停顿等,适当运用这些语言艺术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小学生的世界都是具有灵性的,就像雨儿在哭、太阳在笑一样,每一个童话故事、每一首儿歌也都是有生命力和情感的,所以孩子们会为小蝌蚪找妈妈,也想和蝴蝶一起翩翩起舞。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把握,发挥体态语对学生的强烈感染作用。比如,教师要想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就可以借助微笑来增加亲师感;需要鼓励孩子时,可以通过轻抚头部的方式;面对犯错的学生,可以通过眼神或手势加以暗示。多多运用非口头语言的交流方式,拓宽了交流的渠道,让孩子们学习起来也更加的自在。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非常重要,教师都要从态度到专业素养上努力提升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用教师职业守则来要求自己,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让学生们可以从中获益更多。
参考文献:
[1]李钰.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