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2日,一篇名为《一位92年女生致周鸿:别再盯着我们看了》的自媒体文章将360智能摄像头的“水滴直播”功能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文中指出,360智能摄像头链接的“水滴直播”平台,会导致人们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直播,特别是在健身房、饭馆这类公共场所。起初360公司并未预料到事态的不可控性。第二天,周鸿把矛头指向了黑公关,并表示“水滴直播”会继续做。但在舆论的步步紧逼之下,360公司终于承认技术的局限及考虑不周,宣布主动、永久关闭“水滴直播”平台。
@人民日报:对于安装在公共场所的摄像头,采集信息应该由谁来管理,信息利用又需要经过哪些必要程序,目前还缺少更具针对性的法律法规。从这个角度来看,无论是此次直播事件所引起的争议,还是此前媒体报道的因自家监控对准公共走廊,对邻居生活造成侵扰,其实都是在提醒我们,追上技术发展的脚步,联合多方力量推动协同共治,才能一起筑牢公民个人隐私的保护墙。
@中国青年报:“水滴直播”平台永久性关闭,不仅是一个92年女孩面对周鸿的胜利,也是广大消费者面对巨头企业的胜利。它让我们看到,那些看似一手遮天的巨型企业并非无法撼动,消费者团结起来的力量,足以对他们说“不”。这不仅意味着公众的隐私从此将免于受到海量“水滴摄像头”的窥探,也意味着消费者有能力抵抗互联网巨头对他们做出的任何侵犯。
@财经网:一款互联网产品的死亡将很快被人遗忘,但公司与公众置于你死我活的对立面,是否是最好的解决方式?除了企业竞争中的自律,更有效的解决方式可能是—通过更完善的法律和行业规范,形成从上而下、从内而外的监管制约,把魔鬼装进盒子里。
@经济日报:起初涉事公司在“用户至上”的名義下,抱着侥幸心理,选择了漠视和回避,并试图私下通过技术手段解决,仍无法避免直播泄露隐私,最终才选择关闭。市场对于在线直播有需求,企业就提供直播,看上去是体现了“用户至上”的理念,但任何产品和商业模式,都不能建立在侵犯公众隐私安全基础上。“水滴直播”被永久关闭只是第一步,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工作依旧任重道远。
@南方都市报:“水滴直播”能直播他人隐私吗?当前,“水滴直播”要做的是反省改进,而不是火急火燎地要求追究所谓“造谣”责任。让一个非法定权力部门的商业公司来做网络直播,怎么可能处理好商业利益和遵纪守法及保护民众隐私之间的关系?相关部门应履行好监督责任,并严格追究“水滴直播”的违法责任。
@法制周末:可以预见的未来是,更多公司之间会做数据打通,更全面地描绘每个人的画像,目前的《网络安全法》已经允许一定程度下的脱敏数据交换,这是智能商业发展所必须的空间。公认的一点是,中国人工智能的落地速度不亚于美国,甚至更快。而如何拿捏对个人数据的保护尺度,让立法跟上行业发展的速度,会是接下来最大的挑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