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盆腔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策略研究

2018-02-28 02:19马静茹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23期
关键词:盆腔妇科下肢

马静茹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妇科,河南洛阳 471000)

深静脉血栓为临床常见并发症,其主要是指血液在非正常情况下在深静脉内凝结,为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1]。下肢深静脉血栓为妇科盆腔手术常见并发症类型,以功能障碍、下肢肿痛作为临床表现,病情严重还可出现血栓脱落至肺部,进而诱发肺血栓栓塞,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故此,加强妇科盆腔手术围术期护理十分重要,有利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2]。该研究对该院2017年6月—2018年8月收治的所有妇科盆腔手术患者实施分析,并对其各项情况进行分析,具体内容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 收治的100例妇科盆腔手术患者,根据“电脑随机法”作为分组原则,分为2组(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观察组:年龄范围在32~80岁,中位年龄为(56.21±1.34)岁。 对照组:年龄范围在 33~80岁,中位年龄为(56.59±1.47)岁。2组妇科盆腔手术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各项资料对比,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方法 护理或治疗内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1.2.2 观察组方法 护理或治疗内容:观察组实施围术期护理,护理内容:(1)术前护理:①术前宣教: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充分了解,并告知其疾病和手术相关知识,使其能够缓解负面情绪,减轻心理压力,树立手术成功的自信。与此同时告知患者有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知识,如临床症状、预防措施、危险因素以及后果等。指导患者进行下肢主动运动,并进行深呼吸,加强肺功能锻炼,通过讲解上述知识,使患者依从性明显提高[3]。②预防血液浓缩:为了手术能够顺利完成,应在术前晚和术日清晨进行灌肠操作,对于年老体弱排泄较多者,应及时补充水电解质,避免体液过多丢失,血液浓缩,形成高凝状态,引起静脉血栓。

(2)术中护理: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与手术时间具有密切关联,对于手术时间在2 h以上者,应在术中将手术床角度取头低15°,由此促进静脉回流,并在足关节下方部位放4 cm厚度的小沙袋,使其小腿肚能够与床面分离[4]。故此,应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在操作过程中保持动作轻柔,不可用力过猛,避免不必要的按压。若手术时间相比预计时间较长,应在术中给予其500 mL低分子右旋糖酐,行静脉滴注。

(3)术后护理:①保健操:患者回病房后,应取其去枕平卧位,时间为6 h,注意保暖,并将室内温湿度调整适宜,避免因冷刺激所致静脉痉挛形成血液瘀积。腹带应保持适宜松紧度,防止过紧导致下肢静脉回流阻力增加[5]。术后1 h开始做预防保健操,若患者下肢感觉未恢复,应以被动运动为主,在护理人员或家属的协助下完成屈伸下肢,做背曲运动和趾曲运动,并进行足内外翻运动。待患者下肢感觉恢复后,应叮嘱患者自身进行踝关节主动运动和膝关节屈伸运动。②饮食护理:术后6 h内以流质饮食为主,待肛门排气后改为软食,在饮食方面以低脂、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多食用新鲜水果和蔬菜,如黑木耳、洋葱、蘑菇、番茄、芹菜等,上述食物均含有丰富的吡嗪,能够促进血液稀释,使其血液粘稠度发生改变[6]。与此同时保证大便通畅,防止用力排便所致腹压增加,进而对下肢静脉回流造成影响。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妇科盆腔手术患者凝血功能、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D-二聚体水平。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分析所有 “观察指标”,其中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2组凝血功能

观察组妇科盆腔手术患者APTT(28.65±1.24)s低于对照组、Fbg(411.65±1.57)mg/L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TT 水平相比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100例妇科盆腔手术患者凝血功能(±s)

表1 100例妇科盆腔手术患者凝血功能(±s)

组别PT(s)APTT(s)TT(s) Fbg(mg/L)观察组(n=50)对照组(n=50)11.98±1.02 11.82±1.65 28.65±1.24 35.97±1.82 17.99±1.35 17.68±1.52 411.65±1.57 397.82±1.58

2.2 比较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D-二聚体水平

观察组妇科盆腔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2.00%,较对照组指标更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D-二聚体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如表 2 所示。

表2 100例妇科盆腔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D-二聚体水平

3 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为深静脉血栓常见类型,该疾病为妇科盆腔手术患者常见并发症,若处理不及时,易导致患者足部功能受到影响,进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水平[7]。故此,加强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十分必要。

研究显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重要因素为静脉内膜损伤、血液高凝状态、血流缓慢等。且高血压、糖尿病、术前禁食、长期卧床、高龄和肢体活动减少均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此外,麻醉易导致其下肢肌肉松弛、周围静脉扩张,而手术创伤易导致血小板发生反应性改变,导致组织释放凝血因子[8]。故此,在妇科盆腔手术患者围术期加强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十分重要,能够有效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该文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妇科盆腔手术患者APTT低于对照组、Fbg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PT、TT水平相比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妇科盆腔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2.00%,较对照组指标更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D-二聚体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妇科盆腔手术行围术期护理,能够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值得进一步推广与探究。

猜你喜欢
盆腔妇科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
妇科手术后常见问题解答
坐骨神经在盆腔出口区的 MR 成像对梨状肌综合征诊断的临床意义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彩超引导下经直肠行盆腔占位穿刺活检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