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对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手术指标及术后感染的影响

2018-02-28 02:18宋学军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23期
关键词:加点高位患肢

宋学军

(禹城市辛店镇中心卫生院,山东禹城 251200)

大隐静脉位于下肢内侧,多由于静脉血管内压力过高或静脉壁弹性较差所致,表现为下肢表面蚯蚓状突起,足靴区皮肤色素沉着,并伴有局部湿疹、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淤血性溃疡症状,严重影响下肢活动耐量[1]。外科手术为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手段,传统术式采取高位结扎剥脱术,虽具有良好疗效,但由手术切口较大,难以恢复,且术后易引发诸多并发症,近年来,临床学者对此方法进行了改良,发明了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2]。该研究以2016年4月—2018年4月为时间范围,旨在探讨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对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在该院治疗的68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成2例,各34例,其中对照组男 20例,女14例;年龄 48~76岁,平均病程(62.41±4.25)岁;病程 1~12 年,平均(6.48±2.25)年。 观察组男19 例,女 15 例;年龄 46~77 岁,平均病程(62.46±4.31)岁;病程 1~13 年,平均病程(6.47±2.17)年。 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经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入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1)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或下肢深静脉造影检查确诊;(2)无凝血功能障碍。排除标准:(1)严重心脑血管疾病;(2)精神疾病,沟通障碍。

1.3 方法

两组术前均接受全面身体检查及病情评估,做好术前准备,采用亚甲蓝对静脉曲张走向进行标记,对照组行高位结扎加传统抽剥脱术,高位结扎:取仰卧位,局麻,沿患侧大腿腹股沟皮纹方向行平行切口(5 cm),钝性分离大隐静脉各分支,确认后切断所有分支静脉并结扎,并充分游离距离股静脉0.5 cm处大隐静脉,双重结扎近端,选择患肢内踝前做1.5 cm纵切口,钝性游离大隐静脉,对远心端进行结扎,沿近心端标记方向置入静脉剥离器至腹股沟,两断端与静脉剥离器牢固结扎,缓慢抽剥,然后从远心端向近心端采用弹力绷带及纱布垫进行包扎止血。观察组行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高位结扎同对照组一致,点式剥脱术:对术前标记的静脉采用尖刀分段行小切口(3~5 mm),血管钳以静脉蚊式垂直进入,将曲张静脉轻轻提起,另取一把血管钳进行橫夹,采用按压、绞拉、提拉等方式将曲张静脉缓慢抽出,曲张静脉全部抽出后,以生理盐水对切口进行冲洗,无须缝合,可采用弹力绷带与纱布垫进行加压包扎止血。术后由护理人员鼓励并协助患者每隔1~2 h进行屈伸运动,10~20下/次,患肢抬高20~30 s,促进血液回流,术后1 d鼓励其下床活动。

1.3 评价指标

(1)比较两组手术时长、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2)比较两组术后感染、皮下淤血、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3)比较两组手术疗效,判定标准[3]:显效:患肢曲张静脉全部消失,足靴区溃疡痊愈;有效:患肢曲张静脉消失≥80%,足靴区溃疡面积缩小;无效:患肢曲张静脉仍存在,溃疡面积未见缩小。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指标对比

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长、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手术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手术指标对比(±s)

组别 手术时长(min)下床活动时间(h)术中出血量(mL)住院时间(d)对照组(n=34)观察组(n=34)t值P值122.16±13.62 114.62±10.72 18.53±4.26 11.38±2.19 126.79±20.31 89.62±2.62 6.79±1.65 4.63±1.24 4.537 0.014 8.704 0.000 10.584 0.000 6.102 0.000

2.2 并发症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对比[n(%)]

2.3 临床效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其中显效16例,有效18例,无效0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35%,其中显效12例,有效16例,无效6例,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70,P=0.010)。

3 讨论

大隐静脉曲张属于下肢慢性静脉功能障碍的表现,引发该疾病的主要原因为浅表静脉压力过高、静脉瓣膜缺陷、静脉壁过薄,多表现为小腿酸胀、色素沉着、皮肤瘙痒,严重者可出现足靴区湿疹或溃疡[4]。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疾病的方法多样,通过改变工作方式、生活方式,避免久站、增强体育锻炼,可对静脉曲张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穿弹力袜可减轻静脉淤血与高压状态,促进疾病缓解,但其远期效果欠佳;硬化剂注射疗法是将药物注入血管腔,促进血管内膜相互粘连,借以闭塞管腔,使其产生组织纤维化,进而达到治疗目的,是一种微创、简便的治疗方法,但该方法具有局限性,只适用于手术处理残留或少量局部病变的曲张静脉。

现阶段,临床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首选方法为手术疗法,常用手术方法为高位结扎术、抽剥术、腔内激光术、点式剥脱术等,其中高位结扎术式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首要步骤,其他方法均有各自的优势及适应证。该研究旨在探讨对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分别采取高位结扎加传统抽剥术与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的疗效差异,结果显示,观察组各项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而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表明与高位结扎加传统剥脱术相比,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可缩短患者手术时长,减少出血量,促进患者尽快下床活动,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感染率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传统抽剥术可促使曲张静脉中浅静脉血回流至深静脉,改善其下肢血液循环功能,减少血液瘀滞,高位结扎加传统抽剥术虽可将曲张大隐静脉完整剥除,彻底清除曲张静脉团,但手术创伤性较大,手术时间较长,可增加患者疼痛程度,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同时,由于手术切口较长,术后易遗留较长的瘢痕,影响肢体美观,并对关节活动起到限制作用[8]。相比之下,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出血量少等优点,可有效弥补高位结扎加传统抽剥术的缺陷。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术前经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或下肢深静脉造影检查,可了解深静脉是否通畅及大隐静脉瓣膜功能等,通过术前对静脉曲张部位进行标记,可有效规避手术体位变化而影响曲张静脉显露的充分性,避免遗漏曲张静脉,保证手术部位及范围的准确性,将曲张静脉彻底剥脱,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术后复发率;术中采用尖刀行小切口,紧贴皮下进行剥脱,采用绞拉、提拉、按压等多种手法将曲张静脉缓慢抽出,并及时夹住,减少出血;采用弹力绷带与纱布垫进行及时进行加压包扎止血,可减少患肢淤血,促进早日下床活动,减少并发症发生,加快伤口愈合。

综上所述,大隐静脉曲张采取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可具有手术时长短、出血量少、下床活动早、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

猜你喜欢
加点高位患肢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1~2月煤炭价格高位震荡 未来仍存较强支撑
给地球加点绿
高位算起更方便
给电影加点特效
牛肉价格居高位 挖潜提升自给力
短期内麦价或高位趋稳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泡脚可以加点药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