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成功看中国商业航天发展之路

2018-02-28 01:40何颖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新闻事业部
卫星与网络 2018年12期
关键词:航天商业太空

+ 何颖(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新闻事业部)

中国商业航天发展势不可挡

2018年4月、5月,中国民营企业研制的两枚火箭“双曲线1号”“重庆两江之星”相继在我国海南和内蒙古成功发射。两枚火箭都是总长不超过9米,质量7.5吨以下的单级固体亚轨道验证火箭。这标志着国内民营企业拥有了制造并发射火箭的能力。

这几年在航天领域,商业航天是一个热门的话题。国际宇航联大会、美国航天大会均专门设立了商业航天研讨环节,国家航天局在双边和多边会谈中也多次提到商业航天,在今年航天日的首届航天大会上,也举办了以商业航天为主要内容的航天产业发展分论坛。

从航天经济收入占比上看,商业航天已占据四分之三。2015年全球航天经济总收入3230亿美元,来自政府的收入为765.2亿美元,其余76%为商业航天收入。从航天力量的构成上看,一批私营航天企业异军突起,发展迅速。特别是美国,一批企业已经占据了航天产业的主要领域,成为传统航天垄断企业的挑战者。从技术创新上看,商业航天加快了一批新技术的突破,火箭及发动机实现多次回收和重复使用,3D打印技术使航天器在轨维修或许不久后就可以实现,充气式太空舱将构建太空旅馆,亚轨道高超声速飞行将使洲际间的运输时间压缩到几十分钟甚至十几分钟……从商业模式看,商业航天催生了新业态新生态,有的企业开始筹划太空旅游、小行星采矿等太空活动。

中国商业航天发展势不可挡,呈现出“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形势。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分别推出了鸿雁、虹云工程,全面布局航天商业应用领域。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计划2020年前发射60颗在轨卫星,实现全球任意地点的30分钟内数据更新。特别是国家鼓励商业航天发展政策的出台,地理信息、遥感卫星、低轨通信卫星、商业发射等商业航天项目不断被提出,民营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航天领域的热情高涨,诸多机构投资者也积极参与到商业航天项目的投资中。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能够在短短十余年

从最初只有十几名员工的“航天爱好者俱乐部”,发展成可以与军工巨头波音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竞争的“航天新星”

与美国的政策环境,与马斯克这个复合型的企业领导者是分不开的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带来的启示

形势大好,前路却漫漫。那么,发展我国的商业航天还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在世界商业航天发展中,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领跑私营航天企业,它的成功,对我国发展商业航天有诸多启示。本文的思考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第一,发展商业航天需要什么样的政策环境。

国内商业航天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就是赢利模式。解决这个问题,除了企业自身必须深挖需求、打磨业务之外,更关键的在于国家相关政策制度的完善,即要为产业提供制度红利。

美国政府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鉴。一是建立较为完善的商业航天政策法规体系。在法典的层面上,在《美国法典》中专门增加国家航天和商业航天项目的专编;在法律层面上,从航天运输、商业遥感、卫星导航、卫星通信等方面形成了完整的法律体系;在政策层面上,每届政府的航天政策对商业航天都有明确规定。二是确定商业航天在国家航天大局中的定位,界定与军事航天、民用航天之间的关系。军事航天负责关系国家安全的高精尖业务;民用航天负责公益性、探索性的技术研发和能力发展;商业航天则注重于发展航天产业、扩大航天市场、激发私营企业参与航天的积极性,降低航天活动成本。三是政府和军队要最大限度地采购和使用商用能力。政府是商业航天最重要的用户,例如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承接的发射服务中大部分是NASA和军星的发射任务。四是政府的技术能力和基础设施要向私营企业开放。美国政府1996年航天政策规定:政府部门开发的航天技术要及时向私营企业转移;2006年的航天政策规定:美国政府从事航天活动的技术和基础设施,在与国家安全利益相一致的前提下,能够最大限度地以有偿方式无阻碍地让私人使用;2010年的政策规定得更明确,美国政府的航天技术和基础设施最大限度地以可补偿、无干扰、公平的方式供商业使用。这也是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等企业能够使用NASA技术、试验设备、发射场、遥控遥测服务的政策依据。

第二,发展商业航天需要什么样的企业和企业领袖。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能够在短短十余年,从最初只有十几名员工的“航天爱好者俱乐部”,发展成可以与军工巨头波音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竞争的“航天新星”,与马斯克这个复合型的企业领导者是分不开的。

马斯克是怎样的领导者?首先,有着狂热的航天梦想。马斯克认为,人类难以抵御天灾人祸,移民其它星球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办法,他就是怀着这样的梦想跨入了航天领域。其次,有着非凡的毅力。早在2001年,他策划了“火星绿洲”计划,企图将玻璃温室发射到火星表面。在四处寻找发射玻璃房的火箭时,曾遭俄罗斯人戏弄,索性自己造火箭,不再受制于人。三是有着深厚的学识基础和对科技前沿的敏锐把握。他拥有物理学和经济学的双学位,兼顾管理和技术的知识结构,能够同时兼任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总裁和首席技术官,成功塑造了创新与严谨相包容的企业文化。四是对低成本与高可靠性有着绝对专注。价格优势是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在和航天“国家队”竞争中的筹码。除了采用成熟技术和设备,优化设计方式、尽量降低成本和可重复利用的火箭是其对传统航天科技最大的颠覆。美国联合发射联盟每次发射价格为4.35亿美元,而猎鹰9号仅为5400万美元,拉低了一个数量级。然而猎鹰9号目前在美国所有运载火箭中却具有最高的设计可靠性,每一阶段产品都要进行完整的系统试验,确保从螺丝钉到发动机再到整个火箭的每个层级都准确无误,在设计上采用了动力冗余技术,进行多重备份。为了将成本降到极致,马斯克甚至连整流罩都要回收——2018年3月30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成功发射一枚猎鹰9号火箭,为铱星通讯公司发射10枚卫星,此次发射该公司尝试了回收其整流罩,目前尚没有政府和其他公司做过此种尝试。

对我国发展商业航天的建议

发展我国的商业航天,要从深入贯彻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发展商业航天的意义。

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商业航天。角度不同、社会角色不同,对商业航天理解各不相同。现阶段甚至出现这样的状况——国企和民企讲的不是一回事、地方和军队讲的意思也不相同。

2010年在奥巴马政府的航天政策中,对商业航天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商业航天中所指的企业,是传统航天体制以外的私有企业;这些企业参与航天活动,要承担自己投资的风险和活动责任;这些企业参与航天活动要依靠市场机制;这些企业向国家提供服务的同时,同样可以向市场提供航天产品和服务。由此可见,商业航天是用商业的方式、市场的方式来发展航天,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其中,有两个关系需要理清楚。一方面是商业航天与航天商业应用的关系,商业航天是通过市场方式,动员私营企业参与航天活动,相当于民参军;航天的商业应用,是航天技术和成果的市场化利用,相当于军转民。另一方面是商业航天与航天产业的关系,商业航天是手段、是机制,航天产业是作用对象,是用商业化的手段来发展航天产业。中央要求,太空领域的军民融合发展要走在全国全军前列,商业航天就体现了军民融合的要求。

通过对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启示的分析,结合我国军民融合战略发展大环境,本文对发展我国商业航天,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商业航天法规政策体系建设。目前,我国航天法制定多年未能出台,专门针对商业航天的法规政策更不健全,商业航天的发展缺乏法律保障。

二、加强商业航天发展的顶层设计。目前社会各方面积极性较高,急需通过顶层设计进行良好的引导与规范,防止出现一哄而上、一上就乱的情况。

三、大力培植有创新能力的民营航天企业。目前,国内从事航天活动的民营企业较多,根据相关报道,与北斗产业相关的企业就有两万多家。但其中创新能力强、具备相当规模的并不多,仍需大力培植。

四、以制定数据政策为突破口,加大航天产品的应用力度。目前,我国在轨稳定运行的卫星数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但卫星应用情况不佳,数据开放共享程度明显不足,商业运用更不成气候,存在较严重的浪费现象。

五、政府和军队要最大限度地购买民营企业的航天产品、技术和服务。通过购买民企成熟的产品、技术及服务,政府能够把重点放在监管和公益性、探索性的技术研发上,军队能够把重点放在事关国家安全的高精尖项目上。

六、最大限度地向民营企业开放政府和国企的技术、产品、试验设备和基础设施,推动航天资源共享,提供航天活动服务。

猜你喜欢
航天商业太空
我的航天梦
航天梦,我的梦
上太空,安个“家”
逐梦航天日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商业遥感已到瓜熟蒂落时?
航天股为何遭爆炒
太空遇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