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用户意义已经超出了完全线下的时代。如果是非网络时代,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可见的社会,那么到了互联网时代就是一个虚拟的社会。这个虚拟社会的意义在某种程度上也是非常“真实”的,甚至“比真实更加真实”。如果经营得好,用户和社群将成为未来商业竞争的核心。
微信张小龙在演讲中谈到,公司必须警惕KPI的错误引导。他举了个例子:2016年春晚的红包大战,微信一开始的策略就是思考怎么能帮用户更高效地抢到红包,而不是要做出一个多么大的流量。如果只是为了让流量数字变得很大,让更多人抢更多次数、花更多时间,那最后的方法就会变成,让用户抢100次才抢到一个红包,参与的人数和次数最多。而如果思考点是让用户高效抢红包呢,产品的逻辑就会变成废除所有多余过程,让用户尽可能少花时间在微信里。两个不同的目标,产生的结果自然也不一样。对用户来说,花尽可能少的时间抢到红包,是最令他愉快的。尽管这么做,流量数字上看不会最大,但这种对用户有价值的做法,最后获得了特别好的口碑,流量数据也就不会难看。
一个互联网产品的商业价值,一方面的确要看流量,但是更重要的是看用户留存,特别是月留存。因为日留存很容易造假,次月留存、3个月留存,甚至6个月留存造假的难度就高很多。维持流量的留存率能力实际上就是经营用户的能力。做互联网创业,一定要想清楚自己对流量有没有可防御能力。如果有自发流量就有防御力,如果需要依靠其他平台买流量,那就很难防御。
品牌社群要具备“自生长”的能力。一个有生命力的品牌社群,不能仅靠官方单方面的传递信息,更重要的是社群中的每一个人基于对社群态度和主张的认同,愿意平等地在社群中发布更多的内容,才能增加社群的黏性。在社群经济中,产品和消费者的联系不再是单纯的功能上的连接,而是赋予了产品更多的灵魂,如口碑、文化等,从而建立起情感上的联结。
每个运营良好的社群,都少不了进行各种各样的仪式。仪式感的打造是让社群成员提高参与感的一种很好的方式,这与线下是一样的。提高一个人的参与感,会让整个人不自觉地将自己归为某一群体,把自己当作群体的一分子,最终形成一种归属感。比如,我们常常在电影里看到出家的人,他们为什么都不是直接在家把头剃光然后去庙里当和尚呢?去庙里更衣沐浴,焚香拜佛,然后在众人的注目下,由某位长老或住持为他剃发,这就是一种仪式感。经过一系列的剃头仪式,这个人会不自觉地将自己归为庙里的和尚群体,最终形成每天吃素念经的习惯。
要经营好社群,要注意社群模式的匹配性。一般而言,可以把社群分成三种模式,第一种是跟产品互相配合,在产品基础上提供更多价值;第二种是收集用户需求,帮助产品迭代;第三种是维系核心用户。
粉丝经济的本质是一个人在台上,一堆人在台下觉得你很牛,很崇拜你,然后买你的账;社群经济的本质是大家因为共同的价值观聚在一起,相互依靠,彼此平等。判断一个社群是不是社群及其好坏,应该是看群体之间的互动、结构及互动的频率。
美食社群APP“下厨房”2016年注册用户大约2000万,覆盖用户群大约1.2亿,已经完成“内容+社区+电商”的闭环。该社群能够形成,有两个重要的经验值得借鉴:一是UGC+他人评价与提问,使得内容多且互动性强;二是以问题导向联结电商的做法,比如有人在上面上传了一道自己亲自做的美食后,有人会问做菜用的这个锅是什么锅,然后根据回答把锅的链接直接附上,不影响阅读体验,而且直接产生了购买冲动。很多社群变现没有做好,其实是在“想”和“买”之间隔离了过多的时间和空间,茶冷菜凉,包括微信圈的广告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