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顾历史中砥砺奋进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社创社15周年寄语

2018-02-28 05:16陈锡章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8年24期
关键词:装备杂志建设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社自2003年创社以来,已历经15年出版300多期。我们有幸伴随她从诞生创建到成长发展,共克困难与艰辛、分忧困惑与焦虑、同享喜悦与成功。15年来,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领导下,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教育装备、教育信息技术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各级各类学校的领导、教师及广大读者作者、专家学者的扶持呵护下,经过杂志社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我们欣慰地看到《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在众多同类期刊中占有了一席之地,展露了头角,获得了好评,在教育装备和信息技术领域有了一定的影响。回顾发展历程,有几点体会确实值得深刻铭记。

一、科学办刊定位 凝炼突出特色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是教育部主管、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教育类科技期刊。作为教育期刊,必然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刊方向,遵循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特别是教育的现代化、信息化建设服务。

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指导下,党和政府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进而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等战略。党的十八大、十九大进一步提出要坚持新的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各级政府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加大了教育经费的投入,为改善教育教学设备等办学条件、利用现代教育装备和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造了良好条件。这就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当然包括对我们杂志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教育事业当然也是为杂志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难得的良好契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是国家指导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提出了我国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宏伟战略目标和任务。《纲要》特别强调要培养具备优秀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高质量人才。要实现这个目标,除了先进的教育理念、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还离不开相应的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也就是离不开现代教育装备。教育装备作为基本的办学条件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也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教育装备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现。《纲要》把“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变成了工作任务。教育现代化离不开教育装备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是实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保障。同时强调加快教育现代化和教育信息化进程,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整体战略,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教育信息化的实现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涉及教育教学内容的现代化,也包含教育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当然也包括教学仪器和设备的现代化。

党和国家一系列方针政策的出台,为我们办刊的科学定位和凝炼特色指明了方向。作为以“现代教育装备”命名的教育类科技期刊,就是要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紧密围绕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建设和改革发展大局,宣传、解读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和重大措施,促进全国教育装备和信息技术领域的应用理论研究,推进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装备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教育装备和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具有重要作用,提高教育装备的科学管理和整体工作水平,营造教育装备事业科学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同时及时反映各级各类学校和广大一线教师在教育装备和信息技术应用中的热点、难点以及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学改革思路、教育解决方案和教学成果,及时反映国内外教育装备发展现状水平特别是行业的新思路、新技术和新产品。搭建教育行政部门,教育教学研究部门,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者和一线教师,教育装备和信息技术的研发、生产、销售厂商之间的信息交流沟通平台和桥梁。所以从办刊伊始,我们就确定了“政策导向、学术研究、实务指导、信息交流”的办刊宗旨与发展方向,并不断加以完善和发展。

15年来,我们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认真分析了国内的同类期刊,与他们办刊历史长、客观条件好、专业化程度高、编辑队伍强的优势相比,我们的差距是明显的。从15年办刊的实践出发,我们也看到了自身具备一些独有的优势和特点:《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目前是全国唯一一份全面反映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学前教育的教育装备和信息技术领域工作的综合性的教育类科技期刊。杂志的主办单位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就决定了杂志“立足高教,兼顾其他各类教育”。杂志的前身是北京市主办的内部期刊,就决定了杂志“立足北京,辐射全国”。杂志是以服务教育装备起步的,就决定了“立足教育装备的建配管用,逐步涉猎教育装备和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全面应用”的杂志主轴。由此,杂志逐步凝炼出了理论探索与实务指导结合、学术性与应用性并重、普适性与针对性相融、综合性与专业性兼顾的办刊特色。从15年的办刊实践中践行了从2003年第一届杂志社编委会提出的“努力创办具有行业特色、时代特色、中国特色的一流期刊”的发展目标,到2007年第二届编委会提出的“服务大众、覆盖全方位教育”的发展方针,再到2013年第三届编委会提出的“坚持专业办刊、规范办刊、特色办刊”的发展方向,我们将继续实事求是,总结经验,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在励精图治中努力提高办刊质量和水平,成为人无我有、人有我强,特色更特、优势更优的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新媒体平台。

二、面向教学实际 精准服务基层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的服务对象,既涵盖高等教育,也涵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学前教育;既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教学研究机构,也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者和一线教师,还包括教育装备和信息技术的研制、开发、生产、销售的企业。杂志的读者作者群,既包括资深的专家学者,也包括教育管理部门、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者和一线教师;既包括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也包括广大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和边远农村;既包括“985”“211”“双一流”建设高校、高职示范校和重点中小学校,也包括普通高等院校 、高职院校和农村中小学。经过多年的努力 ,杂志内容已由重点反映北京地区教育装备状况扩展到全面反映全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水平,由集中体现高教内容扩展到全面涉及高教、基教、职教、学前、成教各个领域,由单一围绕技术物资工作扩展到全面辐射国有资产管理、招投标采购、现代技术应用、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数字图书馆建设、生态校园建设等各个层面,为杂志增强吸引力、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创造了更广泛的空间。我们要努力把杂志办成一个服务大众而不仅服务小众、服务教育而不仅是服务某类教育、服务所有学校而不仅是服务少数重点学校的,全面服务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覆盖全方位教育的开放平台。

杂志的选稿用稿,除适时刊登有关政策的解读和理论探索的文章外,我们关注和贴近教育教学实际,特别是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中的热点难点、一线管理者和教师在工作、教学中的感悟和实践成果。当《政府采购法》颁布实行,学校教育装备采购面临新情况、新问题、新困惑时,我们及时刊登《高等学校实施<政府采购法>的思考与对策》《推进政府采购工作 依法规范采购行为》《探讨高校采购管理制度改革整体思路》《在世行贷款仪器设备采购执行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加强廉政建设

做好仪器设备资源配置和采购工作》等文章。针对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和使用中的问题,我们刊登了大量提高仪器设备综合效益的研究文章和成功案例,如《高校重点建设项目仪器设备采购和使用效益探索》《做好高校仪器设备进口工作》《加强管理提高大型设备综合效益》等,这些文章对当时学校实施政府采购、加强仪器设备管理和使用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借鉴。

杂志栏目设置是根据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不断潜心研究、调整细化的:扩展栏目覆盖面,加强服务的适时性、互动性和精准化。杂志创刊时,栏目设置较宽泛,主要是研究与探索、高教装备、普教天地、资产管理、采购漫谈、政策信息、海外来风、新产品新技术等。2009年7月杂志从月刊变为半月刊,实行高教版、基教版双轨运营,栏目设置更加细化,服务更加精准,高教刊除设置常规栏目如观察与观点、资产管理与设备使用维护、现代教育技术与装备、设计研发与实务应用、教育实践与课程建设、实验室与实训基地建设、创新能力培养与实训实践教学、高等职业教育园地、图书馆建设外,还设置了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仪器设备使用案例、卓越工程师培养与课程体系建设、高校体育学科实验室建设等专栏及专题。基教刊除设置常规栏目如装备管理与创新、现代教育技术设计与应用、实验室专用教室建设、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程改革与实践教学、技术装备助力学前教育、数字化校园建设、创新实验设计、中小学图书馆建设、节能减排与和谐校园外,还设置了新课改后高考对高中理科实验教学的影响、Moodle学习平台研究、录播专用教室建设、特殊教育教学实践等专栏及专题。近两年来,针对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情况、新变化、新成果,我们又对栏目设置进行了调整,增加了更有针对性的热点问题专栏。高教刊增设了军民融合发展、产教融合发展、新工科建设、翻转课堂研究、慕课教学研究等栏目,基教刊增设了创客教育、STEAM教育、平板电脑教学应用、翻转课堂教学应用、科技教育特色建设、学科核心素养研究、中英教育技术与教育装备比较研究等栏目。杂志栏目设置的调整变化得到广大作者、读者的肯定,不仅一线教育装备工作者和教师积极投稿,而且中西部地区和边远山区、农村教师的来稿也逐步增加,稿件的覆盖面更加广泛,质量水平大幅提升。

随着杂志栏目的调整变化,涉及领域不断拓展且愈加贴近实际,作者、读者群和稿件内容都呈现出从量到质的飞跃。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领导和教育装备信息部门管理者的来稿中既有对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所学校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工作的成果总结和发展规划展望,也有对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具体要求,也有成功经验的交流沟通和理性思考;在专家学者的来搞中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探索,也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规律性认识和结合教学实践的具体建议;在一线教师的来稿中既有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也有结合学科专业和具体课程的应用实践探索和成功案例。稿件内容涉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既涉及教学、科研、管理、行政后勤等各领域,也涉及设施装备、信息技术、实验室、图书馆、体育场馆、绿色生态校园等;既有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践实训、社会实践等教学环节,也有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探索和课程改革的成果。通过广大作者、读者的共同努力将杂志打造成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者指导工作的助手、专家学者理论研究的阵地、一线教师展示教学实践和应用研究成果的舞台,成为集政策解读、学术研究、前沿动态、实务指导、教学实践、应用成果的高端交流平台。

三、搭建多元平台 适时引领创新

我们认识到,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和服务对象的不同需求搭建多元平台,强大的平台整合力、深入人心的品牌影响力是办好杂志的重要因素。为适应各级各类学校教学改革不同发展阶段的现状及不同类型、层次的多元需求,杂志在栏目设置、文章选刊上更注重稿件的时代性、针对性、应用性和原创性。针对不同热点问题,我们或专门开设栏目或集中约稿或专题采访,及时介绍和交流相关的教学研究、教学实践的体会、经验和成果,发挥启示和引导的作用——从实施《政府采购法》,规范招投标和设备采购,高校多媒体教室建设与管理,数字化校园建设,多媒体技术在(基础教育)物理、化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等,到高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卓越工程师培养与课程体系建设,慕课、翻转课堂、创客教育、Moodle学习平台的建设和研究、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绿色生态校园建设,军民融合发展等。

利用杂志平台开展征文活动,可以集中反映一个时期、一个领域的事业发展现状和理论研究、教学实践的优秀成果。为配合高等职业院校教育装备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加速发展的趋势,我们于2008年举办了第一届高职征文活动,以后又连续举办了多届。征文集中反映了我国高等职业院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在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以及开展课程建设,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中的作用。2009年9月,我们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联合举办了“回顾历程,实现教育装备的科学发展”主题征文活动。征文来稿充分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等领域的教育装备建设思路、经验和方法,教育装备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在学科、课程、实验室建设和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中的运用体会和成果。2009年、2010年,在中小学相继开展了“建国60周年——我与教育装备”“回顾历程,实现教育装备的科学发展”主题征文活动,不少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学校一线教师结合自己的工作和教育实践就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实验室专用教室的建设,理科、外语等课程改革和实验教学的影响,创新实验设计,数字图书馆建设以及节能减排与和谐校园建设撰写了一批内容鲜活、贴近实际的好文章。这些年来,我们共组织高教、高职、基教征文活动十几次,每次征文活动的获奖论文,都择优在杂志上分期发表,丰富了稿源,拓宽了内容,提升了来稿质量和水平,也促进了我国教育装备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努力拓展新的领域,发挥杂志媒体优势,举办高水平的专题论坛,也是杂志践行服务宗旨而搭建的一个重要平台。杂志社从2000年开始承办北京教育装备展示会(以下简称“北京展会”),在主办单位的领导下,精心策划,系统组织,宣传招商,将北京展会从一个小型的定期举行的地区订货会打造成集展览展示、学术论坛、技术交流、专题讲座、论文评选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展览平台,成为全国规模大、效果好、内容丰富的地区性教育装备展示会。在2010年3月杂志社承办的“2010北京教育装备展示会”上,由杂志社策划和举办了首届北京教育装备论坛,主论坛邀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晋峰、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点以及对推动教育装备现代化建设做了主题报告。还分别设置了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3个分论坛,举办了高校图书馆软硬件环境建设交流座谈会、职教装备建设采购沙龙等活动。以后每年的教育装备展示会都同时举办北京教育装备论坛,主题不断更新,规模逐步扩大,参与人数众多,广受欢迎好评。在2018年3月举办的“第29届北京教育装备展示会暨第9届北京教育装备论坛”上,高教论坛分设了京津冀高校教育装备高端论坛、高校实验室安全论坛和高校实验室创新论坛,基教论坛分设了北京区域教育信息化论坛、学科融合:STEAM教育之本论坛、校园节能及环保专题论坛、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论坛、装备质量与安全论坛和中外教育科技论坛。每次论坛的主题报告和学术讲座都邀请有关教育部门的领导、资深专家学者、学校各级领导和一线教师以及相关企业的工程技术与研发人员到会发言。他们的高水平报告不仅指导了工作和教学实际也对适时调整和充实杂志的栏目设置、丰富作者专家库、开展专题专访、提升稿件水平做出贡献。

在打造具有品牌效应的北京教育装备论坛的同时,我们举办众多方向和不同侧重的专题论坛,打造更多适合教育装备事业整体发展的各类交流平台,强化自身的服务功能。2010年4月,承办了首届中国高校图书馆发展论坛,邀请国内近20所高校图书馆就图书馆设施装备应用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研讨,促进了高校图书馆软件、硬件及应用环境的良性发展。2011年11月,在南京主办了第一届城市教育装备合作与发展论坛,自主搭建城市教育装备沟通平台,通过各省市间的交流和共同关注,谋求教育装备事业在全国的发展。还通过主办学前教育技术应用、体育场馆与设施建设等不同主题的论坛,构建起教育装备领域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沟通平台。

立足中国实际,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成功经验,从国际视野加强我国教育装备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显得愈加重要和迫切。杂志创刊时就设置了“海外来风”栏目,刊登了高校教师亲赴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瑞士等国家考察、了解的教育资源状况、教育装备采购、教学仪器设备使用、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等方面的文章。2013年加强了“海外来风”栏目的组稿力度,力求介绍更多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信息技术应用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学生信息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实际案例供借鉴参考。

为了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和先进教育理念、产品、标准体系、应用、管理、服务的国际交流合作,2016年杂志社组织有关专家,依托英国繁荣基金项目的资助组建了“中英教育技术与教育装备比较研究”课题。课题组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中英教育装备相关政策文本、标准原文、学术论著,组织专家认真研讨,同时先后两次组团赴英国,实地参观考察了多所中小学校和多家教育装备生产厂商,参观了在英国伦敦举办的“英国教育培训与教育科技会展”,协助英国驻华大使馆国际贸易部分别在中国北京、英国伦敦举办了第一届、第二届中英教育科技发展论坛,与英国教育装备供应商协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并组织了多次教育装备高端研讨会。其间,课题组在北京等地选择不同类型、不同条件的中小学建立了多所实验校,组织英国中小学生到实验校交流访问,推动实验基地的建设。课题组经过深入的考察交流和比较研究,进一步了解了英国教育科技行业的发展理念,发展模式,管理体制,英国中小学教育教学仪器设施的配备、采购、应用、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中英教育发展的各自优势。经过课题组的深入研究,不仅促进了中英教育装备专家和从业人员面对面交流,相关机构、学校之间的合作,搭建了中英教育技术与装备全方位交流合作的平台;而且通过实验基地和课题内涵的扩展,在全国不同地区逐步建立了更多的实验校以及生态校园建设等分课题,一批先进适用的英国教育科技产品在我国中小学的应用必将促进我国教育技术与教育装备的应用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2018年6月国家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的通知》指出:“到2030年,高校成为建设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核心力量和引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人才高地。”并重点提出“加大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力度”。德国政府早在2013年就提出了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革命性的生产方法即“工业4.0”战略。人类经历了蒸汽时代、电气时代进而开创了信息时代,现在提出以人工智能为核心,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为代表,清洁能源、机器人技术、量子信息技术、虚拟现实以及生物技术为主的全新技术革命,推动我们逐步从旧IT时代(信息时代)进行新IT时代(智能时代)。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变革蓄势待发,新兴技术尤其是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正在深刻地影响和改善着人类的思维方式、生产和生活方式。

新兴的信息技术正在与教育逐渐融合,各种“互联网+教育”平台不断涌进,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开始应用于教学,适应性、个性化学习渐露头角,云计算在跨时空、跨地域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互联网技术支撑下,知识的获取不再仅仅依赖课堂,局限于教室与教师;学习方式更加多元化,教育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正在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协作学习、项目式学习等个性化的自适应学习在未来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生态环境(后碳时代)将成为未来教育的重要内容。2018年5月,中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联盟在南开大学成立,将生物圈意识融入校园生态建设、教育理念实践,着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系列教材编写、共享课程开发、教学方法探索、教育门户网站建设、大学生生态文明实践创意平台搭建等方面的工作,构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迅猛发展的人工智能时代对教育教学的深刻影响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对此必须认真学习,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及时反映新动态、新发展、新成果、新经验。

四、依靠正确领导 培育优秀团队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是《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社的主办单位,15年来,学会一直在杂志的办刊方向、服务宗旨、发展目标等关键领域和不同发展阶段的关键时刻及时加强领导,历届领导亲临杂志社听取工作汇报,把关定向;学会秘书处主要领导曾亲自担任杂志社编委会主任,加强对杂志社日常运营的管理和业务指导。在杂志社发展出现波折面临危急的时刻,2016年学会花大力气对杂志社采取整改措施,调整领导班子,委派新社长,对杂志社进行财务审计,及时撤换了主持日常工作的副社长(兼法人),使杂志社重新走上正常运营和发展的轨道。学会的坚强领导既是杂志社建设发展的可靠后盾,也是健康发展的有力支撑。

多年的办刊实践证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其领导、各级各类学校及其领导、各类教育教学研究部门、各有关学术团体、各有关教育装备信息技术企业的负责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包括广大作者和读者,既是我们的服务对象,从某种角度讲更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当然也是我们办刊的强大依靠力量,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坚强后盾。

建设和培育一支优秀的编辑团队是杂志社正常运营和良性发展的关键因素和基本保证。15年来,以副社长、执行主编张鹏为首的年轻编辑团队,虽然成员有更替调整补充,但却一直坚持并发扬着忠于职守、勇于实践、务实创新的职业操守与专业精神,那就是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认真负责和刻苦学习、团结敬业和勤恳守业、积极进取和永不放弃。团队成员坚持服务宗旨,认真学习相关政策和业务知识,保持与作者、读者、专家学者的沟通和联系,相互理解信赖、交流、合作,成为素未谋面的志同道合的朋友。团队成员秉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政治方向和大是大非面前充满了正能量。他们明辨是非,有坚定的立场和坚强的意志,热爱自己的事业和工作。在杂志社整改初期,即使面对原法人的百般刁难和严重干扰,停发工资奖金,强行扣押计算机等办公设备,篡改投稿邮箱密码、微信公众账号、万方数据和中国知网账号,导致杂志数据库、编辑软件无法调取和作者信息缺失,切断了编辑部与外界的一切联系方式,无法开展编辑部正常工作的恶劣情况下,编辑团队在中国高教学会坚强领导和支持下,自己垫支经费,拿出个人电脑,改换办公场所,顶住巨大压力坚守岗位,团结一心,克服困难,排除干扰,践行了自己的郑重承诺,坚持杂志按时保质地编辑出版发行,充分展现了打不垮、战能胜的优秀团队品质。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新时代呼唤新作为。虽然15年来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与兄弟期刊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我们将继续坚持杂志的办刊方向和服务宗旨,凝心聚力、众志成城、勇担使命、砥砺前行、攻坚克难、开拓进取,不断提升办刊质量和水平,搭建杂志发展的多元平台,创造出无愧于新时代的新业绩。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主编

猜你喜欢
装备杂志建设
这些精锐与装备驰援泸定
港警新装备
东方养生杂志征稿函
防晒装备折起来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杂志介绍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扶贫杂志走进“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