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玲
摘 要:生态林业模式,可有效达成经济效益与环境之间的平衡。本文简要分析几类生态模式下林业栽培管理技术易发生的问题,重点针对问题提出几点应对方案。希望能够进一步推动生态产业发展,促进经济效益与环境质量同步发展。
关键词:生态模式;林业;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S7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1233185
经济发展带来高效生产力与高质量生活水平,但也对环境造成较为严重的危害。此背景下生态林业模式应运而生。生态模式下如何高效实现林业栽培管理技术,一直是相关林业工作者努力进行的工作之一。本文在此环境背景下进行研究,旨在提出简要分析建议,对广大相关工作人员有部分启发。
1 生态模式下林业栽培技术管理重要性及主要问题
1.1 为何应重视生态模式下林业栽培管理技术
工业、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经济发展,其负面作用即为对自然资源的破坏。以我国为例,经数据表明,我国经济发展于过去几十年内进展飞速。然而,经济发展固然重要,其副作用也不容忽视。我国林业资源减少了近30%,由林业资源问题产生的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问题刻不容缓。为保证人类生活环境质量不再下降,需要采用各种方法来维持生态平衡。生态林业即是其中效果较为显著的一种,通过下文所述的几大复合型栽培管理技术,有效地在新形势新环境下,推动环境与经济双重发展,在不损失经济利益的条件下有效缓解环境问题,使得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和谐统一。
1.2 生态模式下林业栽培管理技术主要问题
林业资源栽培管理工作较为复杂,尤其是处于生态模式下时,受到的影响问题更为严重。生态模式下林业栽培管理技术存在着管理观念陈旧、培育技术落后、效率低下等较为严重问题。管理观念问题,传统管理观念与机制明显已不适合当今发展,例如行业标准不具体、从业人员不专业、技术管理意识差等问题,都严重影响着行业发展;专业技术问题,现如今科技迅速发展,应尽早更新换代;培育技术成效问题。因自然原因或人为原因导致栽培管理工作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从而对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恢复造成影响。
2 生态模式下林业栽培管理技术主要问题对策
只有认识到生态林业栽培管理技术的重要性,才能有效提高效率,有效转变对林业栽培管理的观念是接下来一切工作的前提。转变观念的有效方式在于更新理念,不断通过各种方式,如培训宣传、招商引资、加大技术人员培养力度等,使从业人员了解此行业为国家重点关注、培养,且大力支持发展的。这样才能有效转变观念,从而提升一系列工作效果。关于如何有效改变上文所述的从业人员不专业、培育技术成效低等问题,应完善引入新技术,科学解决技术难题,培养优秀人才,脚踏实地解决问题。
3 利用复合型栽培管理技术多元化解决问题
对于生态模式下林业栽培管理技术的具体技术分析,本文主要分析复合型技术,例如林牧式、林农式、林渔式等复合生态经营模式。既保证自然资源控制恢复,又确保了经济效益稳定发展。林牧型复合生态栽培管理技术中值得分析的部分为种类挑选、栽培方面相關问题。种类挑选方面,必须应用数据,例如经实验表明,牧草4号对于此类复合式栽培管理技术有较良好作用,所以应选用牧草4号作为栽培种类。栽培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到阳光、土壤品质、雨水是否充足等自然原因,尽量做到减少人工干预。栽培过程中,需注意密度、肥料等影响草木生长的较为重要因素,注重经济价值,实现合理生长,科学栽培。
林农式栽培管理技术是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之一。大多数为果、菜结合林业生态经营。此类生态林业栽培管理技术通过将农产品与林产品相互结合从而使其创造更多经济价值,有效保证自然环境发展。然而此类模式对于植株要求较高,例如使用葡萄果树与油菜植株结合林业方式中,对葡萄植株的品种要求较高。因此,应结合新技术,辅以良好、科学的种植方式,维持生态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4 结语
生态模式下林业栽培管理技术对于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平衡发展之间具有较大作用,解决生态模式下林业栽培管理技术自身问题后,采用复合式林业栽培管理技术,高速有效地使各种模式结合起来。此类做法可有效平衡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发展之间的冲突,保证林业资源发展,高效利用林地资源,提高使用率。推动经济发展,有效保护环境。
参考文献
[1]田静,张生,高鹏.基于生态模式的林业栽培管理技术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2):217,219.
[2]黄跃.林业生态模式下栽培管理技术的探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31):133.
[3]赵雪松,杨宇,杨勇,杨国方.林业生态模式下栽培管理技术[J].现代园艺,2016(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