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峰
摘 要: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入,林业部门一直在加大造林面积,进而维持生态平衡,在多年造林工作中,林业部门不断推进造林技术的改进,在现有造林技术基础上制定了科学的林业造林规程,为林业部门造林工作开拓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针对林业部门所使用的造林技术展开了基础分析。
关键词:营造林技术;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S7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1233178
1 林业造林的主要技术措施
1.1 植苗造林技术
在现代造林技术中,植苗造林是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造林技术,多年来一直服务于我国林业营造林工作。在使用植苗造林进行营造林工作时,工作人员会在苗圃中将树苗种子培育成幼苗,之后再将幼苗移植到所需要栽种的规划造林地中。经过这种方法移植的幼苗已经具备在营造地独自成活的能力,并且经由专业人员培养的幼苗在成长过程中足够承受来自于外界的自然气候与天气灾害。这在我国很多的干旱地区都已投入使用。
1.2 分殖造林技术
在造林工作中,将树木的枝条与根系进行部分截取并移植之后,再利用其截断的枝条与根系进行再生性移植与培养,这样的造林技术被称为分殖造林技术。分殖造林技术要比现阶段所用的其他造林技术需要更少的人力与财力投入。其专业技术含量也较低,操作简单易学,移植后的林木成活率也极高。不仅如此,移植后的枝条能够保留其母体林木的大部分形状特点,由于被选取截枝的母体树多半都具有优良的生长性状,因此新培育出来的林苗大都具有优秀的生长能力。但是分殖造林技术在操作上受限于母体林的数目与林地环境,要想大面积使用还存在困难。
1.3 播种造林
自造林技术发展以来,播种造林一直都是最原始的造林方式,其通过将种子直接播种在宜林地土壤之中的方式,进行简单直接的林苗培育工作,放任林苗自由生长。从操作角度来看,播种造林技术具有大规模种植的先天优势。但是这样的播种方法对林苗的后期培养与造林地的立地条件都具有极高的要求。
1.4 混交造林
混交造林就是将2种或2种以上的树种进行混合栽种到造林地中的造林技术。混交造林技术可以通过相同树种与不同树种的各种排列混交方式进行造林种植,并根据林木特性进行划区域种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节树种之间的平衡与所造林木的稳定性。但是在进行混交造林工作之前,要事先对即将进行混合种植的林苗进行严格的审查,进一步保证造林质量。
2 林业营造林技术探讨
2.1 整地技术
整地技术是林业营造林的根基内容,也是造林工序的第一步。所谓整地就是在造林种植之前对造林地进行的杂草清理以及土地开垦工作。林业人员会根据不同的地形地势特征进行针对性的整地措施。例如山坡丘陵地带的带状整地方法、山地平原等的穴状整地方式、轻度积水及盐渍化地区的高台整地方式。通过整地之后的造林地土壤更加松软并且富含营养,能够锁住土壤中的水分,保持土壤含水量,这样不仅有利于树苗的根系成长,更能够减轻造林地的水土流失情况。
2.2 树种选择
营造林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即将培育的树种进行选择,根据造林地的地理特性选择合适的树种进行种植,即适地适树。这直接关系到造林质量,与林木幼苗的成活率息息相关。因此在选择树苗时一定要慎重考虑,从适合树种成长的角度出发,为树苗选择合适的生长空间。例如有些树木喜欢土壤酸性的南方地区,有些树木喜欢土质干旱的西北地区。因此林业人员要不断增强自身专业能力,保证能够对树种的生长喜好与各个地区的土质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匹配。
2.3 移植补栽
移植补栽工作就是在造林结束后对死亡或生长迟缓的树苗进行清除并移栽入健康新鲜的树苗。工作人员在造林结束后往往会定期对林苗进行检查,并补充水分、割草。在檢查过程中会发现由于各种原因出现的死苗及林苗生长迟缓的状况,工作人员在发现之后要及时进行补栽工作。进而保证苗木的存活率以及生长状况。在移植补栽之前必须进行妥善的苗木根系保护工作,保护苗木土球完整。
2.4 后期养护
造林结束后,后期的养护工作也至关重要。大规模林业病虫害防治通常使用树干涂白以及农药施埋2种方法。树干涂白一般在秋季进行,以防止害虫在树干上产卵繁殖,进而降低病虫害对树木的危害。还有是在树木的根部进行农药掩埋,能够促使农药进入到树木的各个部分中,害虫在吸食树木中的有毒汁液后就会中毒而亡。这种办法能够从根本上阻止树木的病虫害,保持最佳的杀虫效果。
本文针对现阶段我国的林业营造林技术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阐释其操作方案,意在推动造工作科学有序的发展,希望相关林业人员能够不断加强自身专业能力,保证林木成活率与营造林工作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余国云.浅谈我国林业现状及植树造林技术[J].新农村:黑龙江,2012(1):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