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文林
摘 要:我国是畜牧业大国,我国养猪的数量在全世界排名第一,我国也是猪产品的第一消费大国。我国虽然是第一养猪大国,但是并不是强国,要提高养殖技术,确保我国从养猪大国转变为强国。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猪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大,这条产业链也在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从业者。所以,要保障猪群健康,免疫是关键。本文将对猪瘟新免疫程序进行效益调查与分析。
关键词:猪瘟;免疫;效益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1233103
1 猪瘟疾病
猪瘟是由黄病毒科猪瘟病毒引发的,具有高传染性,高死亡率等特点,是影响猪群健康的主要疾病。猪感染猪瘟后,感染猪就会成为传染源,传播途径为饮食传播,分泌物传播,母体传播等。并且易感染猪群为全体猪群,不分品种,年龄。因此传染性极强。发病时间一般为5~7d,多为急性发作。这是一种对养猪产业破坏性十分严重的疾病,因此必须要加强免疫,防患于未然。
2 猪瘟的新免疫程序
近年来,我国大规模实行猪瘟免疫接种,这极大减少了大规模猪瘟爆发的频率。目前,我国关于猪瘟免疫程序并没有形成特定方式。根据全国调研情况来看,当前关于猪瘟免疫,基本上可以总结为3种模式。
将种猪进行统一免疫,将母的种猪与公的种猪进行免疫,一般是1a2次集中免疫。种猪每次接种4~6头份。然后对幼猪的免疫,大约是在25d左右时进行第1次接种,每次接种2~3头份。在其55d左右会进行加强免疫,这时一般接种3~4头份。这种免疫方式,是猪场采用最多的免疫方式。
母猪与幼猪一同免疫。这种方法也被部分猪场所接受。公的种猪用第1种方法。对于母的种猪与幼猪采用了新方法,在母的种猪断奶后与刚刚断奶的幼猪一同进行免疫。母猪接种4~6头份,幼猪接种2~3头份。在幼猪55d左右再进行免疫加强,加强的头份为3~4头份。这种免疫方式比第1种要少很多。
超前免疫。有些易发生猪瘟的地区,为了避免大规模猪瘟在幼猪间爆发,采用了提前免疫的方法,也称为超前免疫。在幼猪刚刚准备接受母乳喂养时,进行第1次免疫,每个幼猪进行1~2头份免疫。注射2h后允许进行自由进奶。大约在幼猪35d左右就进行第2次加强免疫。接种3~4头份。种猪的接种与第1种方法相同。超前免疫主要体现在幼猪身上,整个免疫程序都比其他的方法提前了一段时间。此种方法只在易发生早期幼猪瘟疫的地区大规模实行。
3 猪瘟新免疫程序的效益调查
3.1 增加效益面
对猪群进行免疫的目的是降低其死亡率,提高产量。对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猪场进行了调查,分析其免疫效益。
第1个猪场进行了第1种方式免疫,第1年的猪群存活率达到了97%,第2年由于场主判断的失误,未进行接种,猪群的死亡率高达27%。第3年猪场进行了及时的免疫接种,将死亡率降到了6%。正常的免疫会使猪群正常成长,减少了死亡率。
第2個猪场进行了第2种免疫,根据数据分析,此类免疫对于母猪群来说,提高了生产率。根据存活率数据来看,此类方法与第1种效果大致相同。
第3种方法对于易发生瘟疫的地区起到了极大的作用,由于超前免疫的进行,避免了大规模的猪瘟的爆发,提高了存活率。这是猪免疫领域的一个全新观念,也是一个极为有效的理念。大大保证了猪瘟易发区猪仔的存活率。根据科学研究发现,幼猪在胎儿70d时已经形成了免疫系统,猪仔出生时的免疫系统已经成熟。
免疫是畜牧业进步的一大助力,有效提高了我国猪产品的生产量与品质。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免疫的实施能带来系列好处,但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3.2 减弱效益面
免疫的负面影响主要是针对母的种猪,特别是对于孕期的母猪来说,影响极大。根据相关的资料显示,若母猪在配种或者怀孕期间进行了免疫,可能会发生胎盘感染。或者生产出来的幼猪,由于受母体免疫的影响,在首次接受免疫时,会发生过敏性休克等危险现象。在接下来的生存中,很难避免母体抗体的影响。可能会产生一系列不利事件。
第2种母体幼体一同免疫的方法,在相当数量的猪场发生了无效免疫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在断奶时进行的接种,在经过了150d到达下一次分娩时,母体体内的抗体已经降到了极低的效能。那么幼猪体内抗体将到达更低的数值。若期间母种猪经历了系列不正常生产,那么体内的抗体更可以达到忽略不计的程度。若接种的免疫过于强烈,那么断奶后的幼猪体内的抗体也比较强,在幼猪断奶时接受首次接种时,会受母体干扰,免疫失败。
4 结语
要合理进行免疫,确保猪群的健康发育,确保我国的畜牧业正常的发展,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李海明,李国平,王全溪.仔猪猪瘟免疫程序研究[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3:307-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