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晓华 高德全
摘 要: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民劳动强度有所降低,生产率与经济效益全面提升,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支持。为了可以更好地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合理进行农业机械化推广与应用,全面提升机械化水平,创建合理的设备结构,拓宽生产规模,健全服务体系,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
中图分类号:S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1233071
1 农业机械化发展优势分析
1.1 有利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在我国科技发展水平逐渐提升的背景之下,农业机械技术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与重视,机械化时代已经来临,可以促进现代化农业生产的良好发展。农村区域在引进农业机械设备期间,可形成先进机械的应用机制,结合农业发展针对性的开展设备结构的设计工作,全面提升机械化水平的提升。且一些农村区域在使用机械设备期间,可以通过先进机械设备的支持,降低劳动强度提升农作物产量与质量。在此期间国家使用现代化管理方法进行机械设备的开发创新,对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良好的推动作用。
1.2 有利于促进机械设备的推广
农业机械设备应用关乎着农民的利益,由于农民在机械设备的资金投入方面受到限制,在采购期间无法更好地引入大型设备,在短时间之内难以拓宽农业生产规模。开展农业机械化管理工作,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创建合理的社会联合机制,使得农户之间相互合作与沟通,统一规范操作方式方法。农村区域还需为农民颁布补贴政策,增加政策资金,提升农民采购机械设备的积极性,促进先进农业机械设备的推广使用。
1.3 有利于创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模式
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中,有利于转变农民以往的生产方式方法,打破传统工作方式的局限性,在科学开展管理与协调工作的情况下,创建科学化与优化性的工作模式,预防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问题,提升农村区域环境的优化性,还能使用机械设备的技术方式转变以往的管理模式,形成新时期背景下的工作推动力,达到预期的管控目的。
2 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在时代发展的背景之下,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较为重要,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形成新时期背景下的管理模式与机制,更好地完成管理任务。具体建议如下。
2.1 通过机械化方式转变农业发展模式
为了可以更好地创建现代农业的发展机制,需要改进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还需创建产业结构的优化与整改方案,充分落实战略规划方案,达到预期的工作目的。应将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作为主要目的,打破时间与地域方面的限制,结合各个区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创建特色农业与农产品,发挥机械化的积极作用。
2.2 通过政策的引领提升机械化水平
农村机械设备推广的过程中,应将政策作为主要的引领手段,建议各个区域的政府出台农业机械设备购置方面的补贴政策,保证提升机械推广效果。为了可以提升机械化水平,不仅要加大机械设备购置补贴的落实力度,还可以为农民创建免费的机械设备监理服务体系,在政策的引导之下提升农民购置机械设备的积极性。
2.3 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合理转化
在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背景之下,机械化水平的提升较为重要,可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主要因为在使用农业机械设备的过程中,有利于促进农产品成果的转化,形成科技创新的落实发展模式,提升产品质量与产量,保证农村的经济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1]。
2.4 通过机械化方式促进生态环保工作的落实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提升农产品质量,还能预防生态环境的破坏问题,减少对大气环境与水环境的污染,改善土壤环境。例如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中使用秸秆还田设备,可以将秸秆应用在土壤中当做肥料,还能预防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
2.5 做好机械化推广工作
在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为了可以提升整体工作水平,应针对机械进行合理的推广,建立专业的推广机构,在农村区域中针对设备进行示范,使得农民充分感受到机械化的应用优势,积极购置机械设备。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到机械设备推广中,阶段性对农业设备进行检修与维护,提升工作效果[3]。
3 结语
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应通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方式,编制完善的计划方案,在科学研究与管控的情况下,统一工作标准,形成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保证更好地進行研究与管理,全面提升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1]谭昌太.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吉林农业,2018(10):54.
[2]孙晓娟.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农业与技术,2018(4):88.
[3]罗锡文,廖娟,胡炼,等.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农业工程学报,2016(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