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成平
摘 要:本文探讨了不同种植密度情况下,向日葵在农艺性、经济性和总产量的变化,得到随着向日葵种植密度的生长,向日葵的产量也在变高,种植油葵时需要提升种植密度。
关键词:向日葵;种植密度;形状;产量
中图分类号:S565.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1233038
向日葵作为重要的油料作物,种植密度会对产量产生很大的影响,通过提高密度,能够有效提升向日葵的产量,如果密度过高,会导致营养不足导致产量下降,必须要选择最为合理的密度进行种植[1]。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本实验分别选择了4个密度进行向日葵的种植,分析最适合油葵种植的密度,向日葵品种为丰田矮大头。种植密度分别是22500株/hm2,30000株/hm2,37500株/hm2,45000株/hm2,小区的面积是60m2,并在田间设置1.5m宽的观察道。记录了生育期的盘径、株高、單盘粒重,测量了不同情况下向日葵的百粒重、籽粒长度、籽粒宽度、皮壳率和秕籽率,并对产量进行分析。
2 实验结果分析
2.1 对向日葵农艺性的影响
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向日葵的株高先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在37500株/hm2的情况下,生长的株高达到峰值,最高值为124cm,之后,随着密度逐渐增加,向日葵的株高开始下降。从这个现象表明,当植株密度过高时,不利于向日葵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2.2 对向日葵经济性状的影响
2.2.1 盘径变化分析
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向日葵的盘径会逐渐降低。进行相关性分析之后发现,向日葵的种植密度和花盘直径的关系是负相关,这说明在不同密度的情况下,盘径的大小会有十分明显的差异。因此,在进行向日葵的种植时,需要选择合理的种植密度和营养面积,才能保证整个群体结构处于良好的状态。
2.2.2 籽粒大小变化
籽粒的性状将会直接影响到向日葵的商品性。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籽粒长度呈明显下降趋势,而籽粒的宽度在最初上升,在密度为30000株/hm2时,籽粒的宽度达到峰值,随后开始下降,到了45000株/hm2时,籽粒的宽度到达最低点,大约在0.77cm左右,但是籽粒的宽度总体而言变化不大,最大和最小之间的差异仅有0.02cm。因此可以看出,籽粒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逐渐变小,而随着籽粒变小,商品性也会变差,因此种植密度增加会造成籽粒商品性变差。
2.2.3 籽粒的重量变化
随着种植密度增加,籽粒的总量呈上升趋势,到了37500株/hm2时,达到最高值,每100粒的重量大约在12.5g左右,在这之后籽粒的重量就大幅度下滑,在45000株/hm2时,百粒重仅有10.2g左右。
2.2.4 皮壳率和秕籽率
随着向日葵种植密度的上升,皮壳率和秕籽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说明对种植密度进行有效控制,能够降低向日葵的皮壳率和秕籽率。但是随着密度过高,向日葵的种群内部竞争更加激烈,许多向日葵得不到有效的发育,这就增加了向日葵的皮壳率和秕籽率。
2.3 种植密度对向日葵产量的影响
构成向日葵产量基础的是种植的株数、单盘粒重、百粒重和种植密度的变化会对这些数据产生很大的影响。通过进行分析,在种植密度达到45000株/hm2时,向日葵无论是单盘粒重还是百粒重都减少许多,但由于种植的株数大幅增加,所以在生产的总量上有了很大的提升。但随着密度的增加,向日葵无论是籽粒大小还是皮壳率、秕籽率都提升了很多,这使得向日葵的商品性大幅度降低。对于向日葵的种植来说,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理的种植密度,如果是种植油葵,则以提升向日葵的产量为主;在种植食葵时需要平衡向日葵商品性和产量,从而提高收益。根据分析,株数与产量呈正相关,可以在一定情况下牺牲商品性,提高种植密度,增加产量。
3 实验结论
为了能够提升向日葵的产量,需选择合理的密度进行种植,作物的茎秆抗倒伏的能力也和密度有关,选择合理的密度能够有效提高抗倒伏能力。经过大量的实验和实际工作经验,通过进行合理密植,是提高向日葵生产的最好方法,而且十分容易推广。当向日葵的种群密度比较小时,虽然个体都能够有十分良好的发育,但是由于植株数量太少,导致最后的生产总量很低,如果群体密度过大,就会加重种群内部在资源上的竞争,不利于个体的发育,同样会影响到产量。通过研究表明,在37500株/hm2时密度是最为合理的,无论是向在百粒重、单盘粒重上水平都很高,在此密度下最适合食葵的种植。本次实验所选用丰田矮大头是一种油葵,提高产量是最为重要的,因此最适合在45000株/hm2的密度进行种植。
4 结语
种植向日葵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理的种植密度,从而有效保证产出和商品性,从而获得更高的利润。合理的密度还能提高抗倒伏能力,降低种植的风险。
参考文献
[1]刘斌,谢飞,凌一波,等.不同间作播期和密度对甜瓜/向日葵间作系统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6(1):3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