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先生《实业计划》中的经济建设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2018-02-27 20:20杨玛丽
西部学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经济思想当代价值孙中山

摘要:早在20世纪初,孙中山先生就非常关注中国的实业发展和经济现代化。在他拟就的《实业计划》中,提出了以交通建设为先导,建设中国内地四通八达的交通网,以实现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交往;引进外资,开发中国富源,在助推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互利共赢;重视民生经济,主张发展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之衣食住行等工业,这体现了他关照人民生活的民生理念。这些宝贵经济思想迄今仍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孙中山;《实业计划》;经济思想;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F09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8)01-0075-03

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不仅领导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推翻帝制建立共和体制,使近代中国旧貌换新颜,他还以宏远的眼界写就了《建国方略》(1917-1919年)。其主要内容包括三部分,即《孙文学说》《实业计划》《民权初步》,分别从思想、经济、政治三个方面构筑了建设现代国家的宏伟蓝图,其理想是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政治民主、经济发达、社会文明的现代化国家。其中《实业计划》是孙中山先生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构想,其思想博大精深,内容丰富翔实,对当今中国经济发展仍有深远的影响。

一、《实业计划》——20世纪初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

《实业计划》原名《国际共同发展中国实业计划》(以下简称《实业计划》),是孙中山先生于一战结束之后写就的一部重要著作,成书于1919年,以英文发表于《远东时报》。1921年朱执信、廖仲恺等将其译成中文,并通过民智书局出版。这部著作是孙中山先生为中国经济发展描绘的一幅宏伟蓝图,从问世之初就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实业计划》提出迄今虽近九十年,但仔细研读《实业计划》中的重要经济思想,仍然可以看到其超越时代的远见卓识。《实业计划》的内容极为丰富,主要包括六大计划,前四大计划围绕交通建设展开,包括在中国北部直隶湾 、杭州湾、广州分别建设一个国际化大商港;修建覆盖西北、东北、西南、东南等各区域相互联系的铁路系统,总里程长约十万英里,这些大区域铁路系统从内地、边疆地区延伸至沿海重要港口。除建设庞大的铁路系统外,孙中山先生的交通计划还包括建设公路网,以及开浚运河、改良水道等。第五计划是发展个人及家庭生活所必需之实业,孙中山先生称之为“工业本部者”[2]377,主要指衣、食、居、行、印刷等与民生息息相关之工业。发展矿业是孙中山先生制定的第六计划,包括全国富源集中之地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其中以铁、煤、油、铜、特种稀有矿产为开采重点。孙中山《实业计划》中的重要经济思想,是在全面考察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状况之后所作的周详规划,无论是从其思想的先进性、设计的科学性来看,都具有超越其时代的特点。可以说,《实业计划》是20世纪初发展中国经济最全面、系统的战略规划蓝图,其宝贵思想迄今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孙中山《实业计划》中的经济建设思想

在孙中山先生的实业计划中,包含了很多发展中国经济的先进思想和理念,体现了先生的国际化视野和远见卓识,实为难能可贵。

(一)以交通建设作为发展经济与联系世界的桥梁和纽带。现代经济的发展是开放而非封闭的,而实现开放之“道”就是交通。要想富,先修路,孙中山先生深谙此理。在《实业计划》中,他非常重视交通建设对发展经济的引擎作用,他认为交通是中国所有待办之实业中最为重要的事项。他说:“余之计划,首先注重于铁路、道路之建筑;运河、水道之修治;商港、市街之建设。盖此皆为实业之利器。”[1]1016孙中山先生主张通过建设铁路、公路、运河、水道等庞大多元的交通网,使中国内地东西部互通、南北方互联,以实现开发富源,货畅其流,促进各地经济均衡发展。通过延伸至中俄、中印、中缅边境铁路以及北部、东部、南部三大港口与世界各国建立经济联系,实现对外开放。

在铁路方面:在《实业计划》中,孙中山先生非常重视内地各区域铁路系统的建设。他认为铁路的建设不仅可以打通地区间的联系,促进经济的振兴和繁荣,对调节东西部人口亦有重要意义。以西北地区铁路建设为例,他说:“中国西北部之铁路系统,由政治上经济上言之,皆于中国今日为必要而刻不容缓者也。”[2]262他主张建设起自北方大港,经由蒙古、新疆、甘肃等省迄于中国西北边境的铁路系统。其中由多伦诺尔通过数条干线和支线的联结,可到达西北地区的重要城市迪化、伊犁、喀什噶尔、于阗、库伦、乌里雅苏台以及蒙古、新疆边境。在之后第四计划中,他又提出了西北铁路系统的扩张计划,其中设计规划了的铁路支线多达十八条。他认为西北铁路系统的建设意义重大,对内可以促进西北各地区城镇的开放和经济发展,对外将成为连通欧亚大陆的主干铁路。通过延伸至边境的西北铁路系统,可以连通俄国、中亚、欧洲等古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除此而外,他认为铁路的修建可以调节东西部人口分布极不均衡的现状,也利于开发西部丰富的资源。除西北铁路系统外,孙中山还设计规划了覆盖中国西南、中南、东北、东南各区域的庞大的铁路交通网。这些铁路线通过一些中心城市相互联结起来,使全国沿海和广大内地连成一片,有利于全国经济均衡发展。

在航运方面,他主张首先建立连接内陆与海外的以直隶湾、杭州湾、广州为中心的北部、东部、南部三大国际商港,意在通过沿海港口与世界经济相联系。对于直隶湾北方大港的建设,孙中山先生指出,其不仅方便周边各省运输,助力于天津盐业的发展和开滦煤炭的运输,且可以成为连通欧亚大陆的枢纽。其中东方大港塔城线,其线路起点为东方大港,经过广袤的西北,至中俄交界的塔城,然后通过西北重镇吐鲁番与西北铁路系统相连。在南部,孙中山计划建设广州为中国南方的世界大港,把广州作为从海上联系太平洋、印度洋直达欧洲各国的世界大港和商贸中心,使其成为中国南部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及商业中心。

(二)主张利用外资,开发中国富源,共同发展经济,以实现互利共赢。利用国际资本改变中国落后面貌,共同发展经济,是孙中山《實业计划》的重要经济思想。《实业计划》是“近代以来最早、最完整、最系统提出运用西方先进国家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帮助中国进行大规模现代化建设,实现互利共赢的国际共同发展的战略。”[4]利用外资,开发中国富源,实现互惠互利是近代中国发展实业的途径。孙中山先生认为,中国近代国贫民穷,工业落后,经济的发展面临严重的困难:既缺乏资金,又缺乏经验,故须走捷径。他认为欧美国家的工业起步比中国早百余年,短时期内要想追赶,必须借助其资本、机器工业的优势,这样方可达事半功倍之效果。孙中山认为,一方面,中国需要世界,尤其是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扶持,他主张与世界各国互相提携,共同开发;另一方面,孙中山先生认为西方国家刚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损失和消耗很大,西方国家要恢复经济,也要借助中国。他说:“将来各国欲恢复其战前经济之原状,尤非发展中国之富源,以补救各国之穷困不可也。”[2]248孙中山热爱和平,主张国家间的经济活动以互助互利为原则,他既反对军事战争,也反对恶性贸易竞争,认为各国间互相为用,方可“促进将来世界之文明”[2]398。孙中山先生主张在经济活动中要维护彼此的共同利益,他认为,西方国家与中国进行的经济合作是一种双赢的局面,并且大胆预言欧美各经济发达国家,如果能助中国共同发展实业,世界将大受其益。对于中外合作的方式,孙中山先生也有其独到的见解,他主张各投资国政府,须共同行动,统一政策,组成一国际团,与中国政府签订公平契约,才能实现互利共赢,促进世界的文明与和谐。endprint

(三)重视民生经济的发展。民生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的重要内容。平均地权,实现耕者有其田,改善工人农民生活境况,是孙中山先生在中华民国建立后颇为关注的问题。他认为,随着民国的建立,民族革命、民主革命任务均已完成,解决民生问题尤为重要。因此他同情中国平民生活上的悲惨境遇,认为“国内一切实业皆不发达,生产方法不良”[2]377造成人民工力浪费过多,生活窘迫。他将改善国民衣食住行等视为经济建设之重要内容,主张大力发展与衣食住行及印刷相关之工业经济,使多数国民既得到较高工资,又可为国民提供丰富的物质生活必需品,并渐次推动中国达到西方近世文明。为解决四万万人吃饭问题,孙中山先生主张提高粮食生产效率,改善人民生活,他倡导农业机械化,以改良人工,他说:“如果用机器来耕田,生产至少可以加多一倍,费用可以减轻十倍或百倍。”[3]400农业机械化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也可在一定程度改善国计民生。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孙中山先生关注民生疾苦的情怀。

三、孙中山先生经济建设思想的当代价值

孙中山先生《实业计划》中的诸多经济思想不仅切合近代中国的国情和发展实际,其重视交通建设、对外开放利用外资发展经济等思想亦富有远见。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重新审视孙中山先生《实业计划》中的这些宝贵思想和理念,對于深化我国对外开放战略和制定经济发展政策都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首先,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要立足本国实际,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近代中国社会积贫积弱,工业基础薄弱,东西部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为此孙中山强调要以交通建设作为助推经济发展的引擎,力图找到一条适合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道路。而今,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代,经济和社会发展已进入新时期,面临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既有新机遇也有新挑战,必须按照党的十九大的战略部署,立足国情,统筹规划经济发展的举措,找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道路。

其次,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要始终坚持对外开放。从近代以来,孙中山先生就认识到中国经济建设基础薄弱,既缺少资金,又缺少技术,需要借助外资才能双赢,他强调在维护国家主权的前提下,积极引进外资,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以发展中国经济。三十余年来我国经济建设的实践和巨大成就,充分证明对外开放战略不仅极其必要而且须长期坚持。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适应时代需要,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这是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战略和新蓝图,它的实施有利于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实现中外互利共赢。

最后,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要将改善人民生活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我国人口众多,各地区发展不均衡,党要领导人民实现奔小康的宏伟目标,必须关注民生需求,重视轻工业的发展,正如孙中山先生所强调的,经济的发展不仅要“适乎世界之潮流”,更要“合乎人群之需要”。

注 释:

① 具体位置为:大沽口、秦皇岛两地之中途,青河、滦河两口之间,沿大沽口、秦皇岛间海岸岬角上。

参考文献:

[1]胡汉民编.总理全集(第一集下)[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

[2]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孙中山全集(第六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

[3]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孙中山全集(第九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

[4]陈谦平,孙扬.论孙中山“中国国际化发展”思想—<实业计划>再认识[J].江海学刊,2014(1).

作者简介:杨玛丽(1971—),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责任编辑:张际会)endprint

猜你喜欢
经济思想当代价值孙中山
别开生面先行者——孙中山的哲学创意
浅述梁启超政治和经济观点中的民族主义思想
元代畜牧业经济思想的探析
浅谈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新形势下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
2015习近平经济思想新境界
民国时期孙中山邮票赏析
孙中山民生主义的现代启示
孙中山的澳门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