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FNA治疗不同AO分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差异

2018-02-27 02:21唐伟华倪昀皓王磊陈俊峰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24期
关键词:住院费用隐性围术

唐伟华,倪昀皓,王磊,陈俊峰

(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江苏太仓 215400)

股骨粗隆间骨折属于临床常见的髋部骨折之一,多由外力所致,因老年人全身重要器官的衰退且多伴有严重的骨质疏松,会降低机体自我保护能力与修复能力,一旦发生股骨粗隆间骨折则病情较为严重[1-2]。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具有术中出血量相对减少、固定牢、微创、恢复快等优势,且对骨质和股骨头颈区血供影响较小,是临床治疗该病的首选方案[3]。但患者术后易出现不同程度贫血,不利于患者术后病情恢复。该研究选取2014年1月—2016年3月于该院行PFNA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0例,旨在分析PFNA治疗不同AO分型的股骨粗隆间骨折中患者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差异。具体信息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就诊于该院行PFNA治疗的8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AO分型分为两组,A1型组35例,年龄 74~88 岁,平均年龄(82.21±1.89)岁;身高 1.55~1.80 m,平均身高 (1.65±0.48)m; 体重 48~73 kg,平均体重(58.88±3.74)kg。 A2 型组 45 例,年龄 73~89 岁,平均年龄 (82.17±1.82)岁;身高1.54~1.81 m,平均身高(1.66±0.43)m;体重 49~72 kg,平均体重(58.91±3.73)kg。纳入标准:首次股骨粗隆间骨折;均接受PFNA术治疗;同组医生按标准手术规程实施手术;术中使用牵引床闭合复位,未放置负压引流;年龄>65岁。排除标准:伴有慢性消化道出血病史;当日补液量>2000 mL;长期抗凝药物服用病史;二次髋部骨折及凝血功能障碍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1)按Gross方程计算术中、术后的显性失血量以及人体总丢失的血容量,间接计算隐性失血量。总血容量=身高 3(m3)×K1+体质量(kg)×K2+K3(女性 K1、K2、K3 分别为 0.356 1、0.0330 8、0.1833; 男性 K1、K2、K3 分别 0.669、0.032 19、0.6041)。 (2)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首次下地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等围术期指标。(3)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切口愈合不良等。

1.4 统计方法

两组数据使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与统计,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 χ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隐性失血量

A1 型组隐性失血量为 (281.3±37.4)mL,A2 型组隐性失血量为(356.8±43.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73,P=0.027)。

2.2 围术期指标

A1型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首次下地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均低于A2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围术期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围术期指标比较(±s)

组别术中出血量(m L)输血量(U)术后首次下地时间(d)住院费用(元) 住院时间(d)A 1型组(n=3 5)A 2型组(n=4 5)t值P值1 5 1.1 8±2 4.8 8 2 3 4.8 9±2 8.0 7 1 3.8 9 7 0.0 0 0 1.7 8±0.4 1 3.3 2±0.5 9 1 3.1 5 9 0.0 0 0 1.7 1±0.5 9 4.2 8±0.6 3 1 8.6 0 6 0.0 0 0 2 8 1 0 5.2 1±8 6 4.9 8 3 1 6 7 4.8 2±8 4 8.8 9 3 5.2 6 8 0.0 0 0 1 1.7 8±0.7 3 1 4.9 3±1.1 7 7.5 6 3 0.0 0 0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2.3 并发症

A1型组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切口愈合不良等发生率与A2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A1型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A2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由外力所致且高发于老年人群的骨折类型,多表现为肿胀、局部疼痛、功能障碍等,导致患者活动受限,无法行走,对患者生活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PFNA术手术切口小、手术操作方便、力学稳定性好、利于闭合骨折复位且无须预先钻孔,可直接打入螺旋刀片,术中出血量减少,是临床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常用方式之一。但患者术后易发生贫血症状,而降低患者术后生存率。围术期失血是否可有效治疗,对手术预后起到关键性作用。因老年患者血管调节能力低、组织疏松,手术创面的出血和骨折端出血渗入组织间隙,其循环血量无法及时补充,大量细胞渗入组织间隙而难以参与组织循环,减少血红蛋白,而出现隐性失血[4]。此外,老年患者机体功能下降,术后恢复能力欠佳,手术创伤易导致老年患者大量失血,严重时甚至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隐性失血是一种发生于围手术期特殊的隐匿失血,其发生与红细胞损伤、溶血反应、围手术期创伤、术前和术后使用抗凝药物以及术后应激的消化道出血、术前与术后反复抽血化验等有关。股骨粗隆位置松质骨集中,血供好,髓腔及周围肌肉组织间隙会因髓腔开放、扩髓等操作而成为隐性失血的空间[5]。隐性失血对机体造成的影响较大,如加重心肺负荷;影响切口愈合、增加术后感染风险;增加卧床时间,易引起泌尿系统感染、坠积性肺炎、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进而影响患者术后恢复[6]。

该研究中,A1型组隐性失血量、术中出血量、输血量、首次下地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和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A2型组,提示PFNA治疗A1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隐性失血量更低且术中输血量少、恢复快、并发症少,家庭经济负担更轻。AO分型中股骨粗隆间骨折可分为A1型、A2型、A3型,A3型病例较少且切开复位比例高,该研究未纳入,A1型是经大小粗隆两部分的简单骨折,内侧皮质有较好的支撑,A2型是经粗隆多部分的粉碎骨折,虽有完好的外侧骨皮质,但后方与内侧皮质在多个平面上碎裂。可见与A1型骨折患者相比,A2型骨折损伤程度更严重且更不稳定,患者遭受程度更大的暴力,移位更明显且骨折断端更粉碎,增加骨质及周围软组织的损伤程度,进一步增加渗血与出血风险;而较少的隐性失血则有助于缩短患者卧床时间,加快康复进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时隐性失血不容忽视,与A2型骨折间骨折患者相比,A1型骨折患者的隐性失血量较低且术中输血量少、恢复快、并发症少。A2型股骨粗隆间骨折隐性出血多,临床并发症高,临床应加强围术期管理。

猜你喜欢
住院费用隐性围术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我国脑卒中患者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研究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围术期血液管理新进展
桑植 卫生院住院费用全报销
国家卫计委:2017年实现住院费用异地结算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β受体阻滞剂在围术期高血压中的应用
刍议隐性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