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娟
(四川省广元市元坝中学,四川 广元)
在高三的作文复习中,我们常常会遇见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在作文的过程中,很难找到能支持文章观点的材料;有的能围绕材料写一篇中规中矩的作文,但很难达到高考作文的发展等级,也就是立意不够深刻;也有的学生能读懂材料,也能抓住材料中的要点,但由于素材的缺乏,凑着凑着就偏题了。
这三种现象看似不相关,要分别用不同的课型来解决,但我们透过表象看本质,这些问题其实是同一个问题,那就是素材积累问题,不积累,思想不深刻,又怎能写出深刻的文章?当然光靠我们的老办法,只是让学生进行积累,会造成老师讲什么都知道,但就是无法用在作文中去有效地支持相应的观点,很难解决最根本的问题。
所以,我们还要进行素材“质”上的拓展,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对一些经典的素材进行深度的思考,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发散和个性理解,相当于思维训练中所谓的“头脑风暴”。
我们以《廉颇蔺相如列传》课本素材复习为例:
首先让学生复习全文的主要内容,把文中的“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将相交欢”三个核心小故事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复述,做到对材料的全方位熟悉,为下面的思维拓展打下基础。然后从事件的角度提炼素材可用角度:“万事以智取胜”“国颜高于一切”“以和为贵”等。还可从人物的角度提炼素材可用角度:廉颇角度的“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蔺相如角度的“忍一时羞辱,得长久之太平”;佚之狐角度的“把机会留给有能力的人”;赵王角度的“成功在于用人”,秦王角度的“识时务者为俊杰”等。另外还可以用比较提炼法,比如此文的蔺相如与荆轲进行比较,同样在对抗秦国的事件中,为什么一个成功,一个却失败了呢?这个角度的“共赢是王道”等。
当然这只是老师的一个方法点拨,只是给同学提供一些可思考的角度,决不能越俎代庖说得太多,每个角度只举一例,后面的就让同学充分发挥,比如最后一个比较提炼法,只要是能建立联系点的都可进行比较,正比、反比、从古到今都是可以的。最后要让学生的思维充分打开,光靠兴趣和热度全然不行,要像“挤海绵”一样,适当给他们一些压力,在这种压力下让他们把思维的一些潜能给激发出来,比如老师可以规定一定个数,强制他们完成。老师在作业中定会发现学生的很多思维散光点。
比如这些思维点,就是我在备课中没有想到的:“位卑不敢忘忧国”“口才也是才”“好马还要伯乐荐”“勇敢加智慧,无往而不胜”“发展是个硬道理”“时势造英雄”。当然也可用逆向思维法,例如“冒险不可取”——为什么说蔺相如的做法是冒险主义呢?其一,奉璧入秦,如羊入虎穴。其二,蔺相如在秦庭戏耍秦王,秦王斋五日待蔺相如授璧,而蔺相如无璧可授,在外交礼节上是无理行为,这就授柄于秦。
就其思维的基本单位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来说,虽然我们有看似不相关的一些材料,但经过学生这个“头脑风暴”式的挖掘,总会在外延上建立一定的联系点,无关对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既可以在短时间内解决素材数量的问题,一篇课本文章发散开来,可能是多个素材,又可以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让其在作文中写出有思想深度的文章。
在高考作文复习中,我们老师为什么不打开思维看看呢?不要仅仅盯着教材上的那几篇,想想,如果在高考作文,阅卷老师看到千篇一律的“李白杜甫”又怎不产生审美疲劳呢?而这个“个性素材”就是另一个质的突破。个性素材,就是学生本身已具有,只不过他人思维没打开,不知道他本身已具有这些材料,仍然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它包括“专业素材”。例如一个学生学美术专业,那么他对这方面的内容应了若指掌,打开思维后,何尝不是好的素材呢?——灵感、天资固然重要,但决不能忽视基础技巧的训练,就像一幅栩栩如生的《父亲》,还不是要靠平时扎实的线条练习,才能表现出那真实被生活侵蚀的皱纹。
它还包括“地域素材”。号称是女皇故里的广元的考生,对武则天的故事,那也绝对是耳熟能详,打开思维后,何尝不是好的素材呢?——成功不能被惯例否定,往往我们放弃某件事,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别人告诉你没有惯例,当年,武则天也被告知没有女人当皇帝的惯例,可是只要自己有能力,管他什么破惯例呢?
它还包括“学科素材”。在众多学科中,总会有学生最感兴趣的学科,他就会在这方面多下工夫,打开思维后,夸张地说其他课都在帮你上素材课,也能写出好的文章。——努力总会有收获,这是一个真理,就像作用与反作用力,有的人为什么努力又不见成效呢?不是这个真理错了,而是在他的公式中,作用力的数值还不够大到足以引起相应的反作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