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 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二个框题的内容。这一课我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收获知识和学习成果,感受学习的愉悦和成功。课堂上教师拿出足够的时间与学生共同研究解决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打造高效课堂。现将教后的一些想法总结如下: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尊重学生,把自己置身于学生当中,和他们平等交流,共同体验,在这样一个和谐的氛围中,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分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又增强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衡忠健同学为了小组的荣誉在举手没有被提问的情况下,反复示意想要代表小组分析和解决问题,可以看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在这种和谐民主的气氛中,相信孩子们一定收获满满,同时也把理论性很强的政治课上的很活跃很活泼,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并不简单只是一个参与者,更重要的是课堂的引领者,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比如:学生在研究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这一学习难点时,显然遇到了困难,这和我的课前预设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课前在突破难点问题上,我充分准备了帮助学生解决探究问题的几类图片,即为不适度消费准备了两组图片:一为葛朗台式的滞后消费,二为大学生的裸贷和卡奴、房奴式的超前消费,但是课堂上学生的探究很显然遇到了困难,教师能适时的出现引导学生,用他们的语言先解释两种现象,再用标准化理论化的语言说明什么是超前消费和滞后消费(书上没有的内容,教师要适时点拨),它们各自有什么样的缺点,带领学生突破难点并适时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渗透和教育。
教师还要做好倾听者,认真倾听每一名学生的发言质疑和提问,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有同学在回答绿色消费相关内容时,说垃圾分类属于保护环境、绿色消费,教师能准去的指出学生的失误,即垃圾分类处理是保护环境,但不属于消费行为等等。
总之,本节课是一节原生态的课堂,没有过多的花哨,不是表演课,就是实实在在把我们平时的课堂带入到大家的视线,很平时,也实现了我的初衷。
1.PPT是为教学服务的,现代媒体集视觉、听觉于一体,对课堂教学起到了锦上添花的辅助作用。但美中不足的是在课件的操作上,链接没有更好的实现我的初衷和意图,影响了观者听课教师和学生听课的效果也徒增了学生的紧张感。这使我更加惊醒,在平常的教学实践中,还是应该利用好多媒体的教学平台,使它能够高效的为课堂教学服务。把平时的点滴教学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2.在教学中学生主动性的发挥仍很不全面,部分学生不愿意参与到教学中来,只是一名观众,一名看客。教师应增强和所有学生特别是不愿主动参与学生的交流,多沟通、多鼓励,使他们有参与的热情,同时教师应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多维进行评价,让成功者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以再接再厉,也是对不愿参与学生的一种引导,只有积极表现才能得到表现自己的机会和老师的认可。我想这样教学就会进入良性循环。
1.课前创设良好的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的愿望,比如:课前课件展示一张女儿的照片,然后从一名母亲的角度,“别的小朋友有的东西我也会给我女儿买,流行什么就给女儿买什么。”从而引入本课的话题,消费心理也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行为。通过结合自身的实际,来为学生提供一个讨论问题的平台,这样后续学生在举例的过程中,自然也会把老师放在示例中,有说服力的同时也增强了幽默感,一定会增强学生参与的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活到老,学到老。教师应该进行终身学习,鼓励学生的参与,不是不允许教师参与;让教师少说,不是让教师不说。所以教师就要精炼自己的语言,利用网络多学习教者的语言,特别是鼓励性、评价性的语言。多读、多学、多说、多用的过程中,把它变成自己的本领。以此来充分调动每一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做好点拨者、引领者。
任何一节课都值得教师反复斟酌和思考,以达到最佳的效果,不断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综合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