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启蒙观的内涵及其当代启示

2018-02-27 09:55程鹏宇
关键词:思潮资产阶级恩格斯

程鹏宇,叶 建

(1.忻州师范学院,山西 忻州 034000;2.温州医科大学,浙江 温州 325035)

启蒙运动是18世纪发源于法国的一场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文化号角。启蒙运动对此后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所生活的19世纪中后期,正是启蒙运动的百年之后,此时,时代主题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批判启蒙、超越启蒙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任务,因此,如何看待启蒙运动及其思想遗产是完成这一历史任务的一个先决条件,换句话说,启蒙观的构建是马克思主义超越启蒙思想的前提。

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启蒙观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对其内涵和当代启示的探讨仍有进一步深入的空间。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出发,归纳马克思主义启蒙观的基本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在新时代的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启蒙观的先声——黑格尔对启蒙运动的怀疑

一般来说,人们在谈到“启蒙思想”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康德对“什么是启蒙运动?”的回答[1]20-24。康德在他所给出的答案中对个人的“理智”或“理性”进行了极端的推崇——这是启蒙思想的主要特色。这种推崇,在早期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尤其是中世纪宗教思想专制之时,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启蒙思想也暴露出了其历史的局限性。

19世纪初,黑格尔对启蒙思想产生了怀疑。正如美国学者卡普托所说:“黑格尔是一个很清醒的人,他对启蒙运动做了非常敏锐的批判,至今启蒙运动还没有从这一批判中缓过来。”[2]137事实上,黑格尔把启蒙看成是和它的对立面——宗教信仰一样的东西,他说:“启蒙尽管自以为是在向信仰讲述些新的智慧,但在它这样做时它所说的完全不是什么新东西。”[3]87在黑格尔看来,启蒙只不过是以一种信仰代替了另一种信仰,是以一种意识形态的独断代替了另一种意识形态的独断。事实上,黑格尔在这里就思辨地指出了这样一个事实:资本主义社会虽然是封建社会的否定物,但它本身并不是“历史的终结”;资本主义社会的诞生只不过是以一种剥削制度代替了另一种剥削制度而已,因此,在意识形态上,也只不过是以一种独断的说教代替了另一种独断的说教而已。

但是,由于其唯心主义哲学的局限性,黑格尔并没有把启蒙思想的本质说清楚,“启蒙”作为一种历史现象,似乎还被困在思辨的迷雾当中,直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才真正解开了启蒙之谜。他们把启蒙思想还原为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把启蒙思想家所描绘的世界理解为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上的社会,并在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矛盾的视野下,解释了启蒙思想何以必然破产的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启蒙观的主要内涵

不可否认的是,作为后进者的德国——在《共产党宣言》发表之际,它还处在“资产阶级革命的前夜”[4]66——在面对先进国法国的启蒙运动和大革命时,其所受到的冲击是巨大的:不仅仅康德的哲学是“法国革命的德国理论”[5]233,也不仅仅黑格尔把拿破仑看作是骑在马背上的“世界精神”[6]204,即便是青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马克思青年时代著名的文章《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就体现出了浓厚的启蒙色彩,“基本理念是德国启蒙运动和古典时期的人道主义者的理想观念”[7]9;恩格斯早年则受到了施特劳斯等青年黑格尔派学者的影响,“要求改变通常的宗教意识,使它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8]97,这实质上也体现出了启蒙思想的风格。

但是,随着无产阶级运动的不断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逐渐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在他们共同创立马克思主义之后,其对启蒙思想的认识也有了质的飞跃,这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启蒙思想具有唯物主义色彩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启蒙思想是建立在近代科学基础上的唯物主义哲学对唯心主义的宗教和形而上学的批判。恩格斯早年就曾注意到了启蒙思想中的唯物主义特色[9]97。其后,马克思和恩格斯更进一步地指出了这一点:既然启蒙思想是以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的,那就必然会对欧洲中世纪传统的宗教和形而上学提出批判。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和唯物主义,不仅是反对现存政治制度的斗争,同时也是反对现存宗教和神学的斗争,而且还是反对17世纪的形而上学和反对一切形而上学,特别是反对笛卡儿、马勒伯朗士、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的形而上学的公开的、旗帜鲜明的斗争。”[9]327也就是说,启蒙运动在意识形态领域中表现为唯物主义哲学对唯心主义哲学、宗教神学的斗争。

(二)启蒙运动的阶级基础是资产阶级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启蒙运动的阶级基础是资产阶级,启蒙运动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早在《神圣家族》一书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敏锐地指出了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关系。他们认为,法国革命史证明,大革命之后,启蒙运动的理念在现实的政治中逐步得以实现,因为这时候,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人权已经不再仅仅作为一种理论而存在了”[10] 325。后来,马克思又在《资产阶级和反革命》中,叙述了164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所带来的一系列变革,并指出“启蒙运动对迷信的胜利”[4]74是整个资产阶级革命的一个重大的成果。

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启蒙思想反对基督教神学思想的本质只不过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在启蒙思想中关于信仰自由和宗教自由的观念,“不过表明自由竞争在信仰领域里占统治地位罢了”[4]51。也就是说,启蒙思想所宣扬的“自由”的本质,只不过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自由竞争而已,最终反映的是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

(三)启蒙思想与古典经济学之间具有内在一致性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启蒙思想在经济学上就表现为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在马克思的经济学术语中,“古典经济学”(Klassische Ökonomie)又被称为“启蒙经济学”(Aufgeklärte Ökonomie),可以说就直接把启蒙思想与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联系起来了。

对此,恩格斯曾加以说明,他指出古典经济学和启蒙思想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18世纪的产物:“我们关于启蒙学者所说的话,也适用于当时的经济学家。”[10]157恩格斯还指出,在历史观上,启蒙思想家和古典经济学家也是一致的,即具有非历史的特色[11]304。恩格斯的观点实质上就指出了启蒙思想与古典经济学的内在一致性。

在事实上,我们可以这样说:启蒙思想是古典经济学的哲学基础,而古典经济学则是启蒙思想在经济学理论中的具体表现。古典经济学是资产阶级利益诉求的理论表达,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启蒙思想是资产阶级经济利益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四)启蒙思想在本质上属于唯心主义哲学阵营

在上文中我们提到,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相对于传统的宗教神学和形而上学来说,启蒙思想体现出了唯物主义的色彩。但是,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观相比,启蒙思想的本质仍然是唯心主义的。

马克思认为,启蒙思想家由于对自我理性的绝对信任,“怀着启蒙的骄傲”[12]162,必然会走向一种随心所欲的唯心主义境地。他在论述18世纪启蒙思想家对货币的认识时曾指出,由于他们不能正确认识社会性质及在其生产方式基础上形成的货币,从而想当然地把货币仅仅看成是一种单纯的符号,进而把这种符号说成是“人随意思考的产物”[12]111。显然,在这里,启蒙思想暴露出了其唯心主义本质。在事实上,启蒙思想的这种特点是其极度推崇个人理性的必然结果。

恩格斯也指出,启蒙思想家对历史的看法十分草率,他们把宗教的产生仅仅想当然地看成是一种“骗子的捏造”[13]591。这就是说,由于启蒙思想家高度推崇个人的思想力量,因此也把历史上存在的客观事实仅仅看成了个人主观上随心所欲的创造。

在事实上,正如黑格尔所指出的那样,启蒙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又会转向自己的对立面——宗教。这一点,恩格斯后来在唯物史观的视野下也予以指出了,他认为这种向自己对立面转变的现象是“一切不清楚自身起因和存在条件,因而抱着纯粹幻想目的的历史运动的必然命运”[14]362。可以说,恩格斯的这个分析是对启蒙运动的一个精确的描述,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启蒙思想的唯心主义本质。

(五)启蒙思想具有暂时性

马克思曾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一种独特的、历史的和暂时的性质。”[15]994恩格斯也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人类经济史上一个暂时阶段”[12]33。因此,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础之上的启蒙思想,也具有暂时性。

关于这一点,恩格斯曾加以较多的论述,他指出启蒙思想家的“理性的王国(DasReichderVernunft)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13]524,因此,其思想也具有局限性,“18世纪伟大的思想家们,也同他们的一切先驱者一样,没有能够超出他们自己的时代使他们受到的限制”[13]524。19世纪以后,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逐渐显露,启蒙思想家许下的美好诺言破产。恩格斯曾指出,在现实中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与启蒙思想家所构思出的美好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好像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13]527。因此,到了19世纪的德国,启蒙思想就沦落为一种庸俗的独断主义了[10]453。也就是说,在19世纪以后,启蒙思想逐渐不再适应历史的发展了,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已经被历史的辩证法所扬弃了。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启蒙观表明:启蒙思想在反对中世纪宗教神学和形而上学的时候,因其唯物主义色彩而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其阶级基础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在经济学上表现为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古典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相比,其本质仍然是唯心主义的,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矛盾的发展,启蒙思想暴露出了其内在矛盾,同时显示出了其暂时性。总之,启蒙思想并非如启蒙思想家所宣传的那样是宇宙间永恒不变的绝对真理;相反,随着历史的发展,无产阶级取代资产阶级成为历史发展的引领者,启蒙思想也就不再具有先进性了,反而在时代的发展中被扬弃了,成了一种历史性的意识形态了。

三、马克思主义启蒙观的当代启示

1978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发表,标志着中国思想界开始了对“四人帮”所建构的“文化大革命”意识形态的清算。在同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提出了“解放思想”[16]141的口号。同时,学术界也展开了“肃清封建主义遗毒”的运动,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对资产阶级思想的批判比较重视,但忽略了对“封建主义遗毒”的批判,而林彪和“四人帮”动乱的根本性质正是“封建主义遗毒”[17]。我们知道,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正是一场反封建的思想运动,因此,这时兴起的“肃清封建主义遗毒”运动,在客观上就蕴含了“启蒙”的因素。作家韩少功在谈到这段历史时认为,20世纪80年代对“四人帮”的本质认识经过一系列反复,最终才确定下了“封建主义”的核心概念。由此,欧洲18世纪启蒙运动和中国的“五四”精神都借此复兴了[18]137。也就是说,20世纪80年代“启蒙思潮”是借着“解放思想”运动中“反封建”的一翼重新登上中国思想界的历史舞台的。

但是,“启蒙思潮”与“解放思想”在方向上并不一致:前者的理想王国是资本主义宪政,而后者的目标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邓小平在1980年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上指出:“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16]279很显然,这种“解放思想”与“启蒙思潮”在方向上并不一致。在事实上,20世纪80年代的“启蒙思潮”正是由于没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其最终逐渐演化为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19]。新时代的意识形态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要对20世纪80年代的“启蒙思潮”做出一个正面的回应。今天,“启蒙思潮”在整个意识形态领域仍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不少人还很难正确认识“启蒙思潮”的真实内涵。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启蒙运动及其思想的评述清楚地表明:启蒙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发起的运动,它在经济学领域表现为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它与封建的宗教神学和欧洲传统形而上学相比,具有一定的唯物主义的色彩,但其本质是属于唯心主义哲学阵营的,它在人类思想史上是暂时的,因为它所依托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暂时的,“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4]43。

因此,要想正确评价20世纪80年代“启蒙思潮”的历史地位,就必须借助马克思主义的“启蒙观”:一方面要科学评价20世纪80年代“启蒙思潮”在“肃清封建主义遗毒”运动中的客观价值,另一方面要指出这一思潮的根本缺陷在于其对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设想与中国历史本身的发展规律并不相符。换句话说,20世纪80年代的“启蒙思潮”最终是要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宪政的方向,但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发展用铁一般的事实向中国人民表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0]资本主义宪政不符合中国历史的发展规律、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20世纪80年代“启蒙思潮”的这种历史错位,决定其不能成为引领中国发展的时代思潮。

总之,马克思主义的启蒙观在新时代的思想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助于我们认清20世纪80年代“启蒙思潮”的本质,进而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

猜你喜欢
思潮资产阶级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维新思潮对中国近代体育的影响
1920—1927年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认知及影响
“文革” 后期的民间批判思潮(1968~1976)
恩格斯服兵役
毛泽东对资产阶级军事思想的批判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