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彦发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孟坝中学,甘肃 庆阳)
随着高中新课改的继续推进,笔者发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些误区,有必要在修正中对数学课堂活动进行正确的定位和有针对性的设计,以充分发挥数学课堂活动的功能和价值。
课堂活动的误区之一——去数学化
目前,数学课堂活动存在去数学化现象,表现之一是课堂上学生活动开放,过多的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或交流互动让数学课缺少了数学味;表现之二是学生生活化过度,当然,数学教学要走进生活,关注现实,可是过于沉迷生活,未能从生活中提炼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并加以思考和探究,势必让活动课远离数学本身;表现之三是教学形式化倾向过重,尤其在一些数学的展示课、公开课中,教师为追求表面的热闹而刻意强调学生的说,强调现代化信息手段的使用,进行假性展示,却忘了数学教育的核心是让学生掌握数学本质,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宗旨。
课堂活动的误区之二——活动效率低下
教学时间不够是数学课堂活动课表现出的最为突出问题,因此不少数学教师宁肯固守传统灌输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也不愿进行数学课堂活动的教学。欲提高活动效率,还需从课堂活动的设计与运作中寻找问题的症结。
首先,数学课堂活动目标迷糊。活动主题、任务是什么,通过怎样的方式来展开活动,这三个基本问题在数学教学之前就需要界定清楚。
其次,数学课堂活动内容复杂。如活动内容的丰富性、活动成员的个体差异性及相互关系的复杂性,生成过程。如何从活动中提取清晰的数学问题、有序的数学结构和明确的教学任务是数学活动设计中要思考的问题,等等。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是充满奇妙变化的智慧行动,教学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决定了充分的准备和科学合理的组织是达到有效教学的前提。在教学活动中应该以最简约的方式适度调整教学环节,把有价值的信息和问题纳入教学过程,让可遇不可求的教学资源转化为课堂亮点,在“不变”与“变”的动态平衡中跳出课堂的新误区,努力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主要从三方面切入。
课堂教学时强调教学系统的连贯、问题情境、变式教学、多元表征、关注差异、教学机智、课堂小结、活动实践。有人错误地认为,气氛热烈就是思考积极,冷场比不思考更糟糕,但从数学学习的角度去研究这种现象,由于学科的特殊性,如果不能给学生较长时间的思考,往往会导致课堂活动只是一种浅层次的交流,表面的热闹不能到达思维的深刻。
数学有时是一个慢中求悟的过程,体现在新知识获取的探究过程慢条斯理,体现在本质理解的大彻大悟。其核心是要以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为载体组织学生的过程,体现教学的自然性。所以,数学教学要返璞归真,就应该摒弃教学手段的花哨,追求教学方法的得当和自然,使有价值的信息和重要问题充实教学过程,让学生的思维焕发活力。
问题的追索可以看出一位教师的课堂推进力。因为,从数学思维的形式来看,提出一个问题是开放的思维方式,而解决一个问题是收敛的思维形式,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提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比让学生多解一道题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高中数学教学实质上是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课堂教学过程是让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更是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的过程。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是通过问题串的层层追索,不断激发和调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激情,让学生体验“问题不止,思考不断”的过程,从而促使学生在更大的空间进行个性化的思考和探究,不断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点燃智慧,实现数学思想与品质的完美提升。
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开放学生的学习活动,设置开放性的问题,提倡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多模式解决问题,尊重学生的不同想法和做法,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在设计练习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设计有层次的练习题,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收获,这样才能使学生得到有差异的发展。
一般来说,每学完一个知识点可以设计三个层次的习题:第一层次的练习,带有模仿性的习题。目的是掌握“基础知识”,要求人人都要做。第二层次的练习题,指稍有变化性和灵活性的习题。旨在训练“基本能力”,绝大多数学生应能完成。第三层次的练习题,设计一些开放性,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以及开放性习题,让优等生进行思考、练习。同一练习分层要求,有些习题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要求,对学困生可以是要求一题一解,就题论题,落实课标要求。而对优等生则要求一题多解时尽量做到一题多解,以沟通知识的横向联系,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以发展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让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后进生“吃得了”,是我们教师的责任,也能使每个学生学有所得,异步发展。
由此可见,只有强化课堂活动中数学方法思想的教学和学生思维的拓展,才能走出课堂教学改革表象的新误区,获得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