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敏
(上海市青浦区香花桥小学,上海)
新课标主张发展性评价观,在评价的功能上由重甄别、重选择转向重激励、促发展。课堂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那么教师如何发挥课堂教学评价的激励功能,促进学生素养的提高呢?需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这有利于有效评价策略的实施,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从而达到评价的目的:激励学生学习和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的水平,发展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现在通过教学《扬州茶馆》一课来谈谈我的一点感受。
课堂心理环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认知效率的师生心理互动环境,它是由学生学的心理环境和教师教的心理环境构成的。课堂心理环境融洽还是冷漠,活跃还是沉闷,愉快还是烦躁,将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甚至决定课堂教学的成败。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从而为评价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导入课题
师:老师很喜欢喝茶也很喜欢泡茶,喜欢去各地旅游时逛一逛那里的茶馆(音乐伴奏老师沏茶演示,并把泡好的茶分给每组。)你们可以尝一尝老师泡的茶,感觉怎么样?
生:老师泡的茶很甜,很好喝。老师,你的茶艺技术很高,可以看出你很喜欢茶。
师:谢谢你的夸赞,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兴趣,我的兴趣便是茶艺。中国是茶的故乡,传说茶就是神农发现的,希望你们能以此为自豪,把中国的茶和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中国人喜欢喝茶所以也就孕育了无数茶馆遍布在全国每个角落。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既作为作家又是资深茶客的朱自清先生的文章《扬州茶馆》,看看扬州老茶馆当时的独特之处。(出示课题)
学生因为教师展示的茶艺,注意力被完全吸引了,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也会在内心产生无数的问题,老师会怎么讲解文本内容?文本还有哪些地方是我预习时没有预习到的呢?甚至有的学生还会期待:老师会不会上完课文给我们泡好喝的茶呢?……这样通过教师自身特长,激励学生,为文本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阅读时的评价发展奠定基础。有了阅读就会有评价,有了好的阅读氛围学生就能融入课堂文本学习中,走进文本,从而创设良好的阅读心理环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才真正被落实到教学中来,才很好地推动了阅读教学和评价的发展。
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交流互动的过程,交流只有在具体的阅读活动中才能实现。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学生和教材之间是否能保持多向、丰富、适宜的信息交流,主要是看课堂上是否有适合于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合作氛围,有能够充分调动手、眼、口、脑等多种感觉器官的适合学生发展的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和足够的表达个人意见、展示个人才能的时间与空间。在教学本课时我围绕“花样”展开教学,“扬州茶馆吃的花样最多”具体表现在:小吃种类繁多、吃法多种多样、做法独到精致、味道不同寻常。而围绕这四个方面,让学生小组之间展开合作讨论,找到这四个方面具体体现在课文中的哪些段落和句子。学生随即展开交流。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领导者和管理者,其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潜在精神力量,具有很强的说服、教育能力,是影响学生情感体验,制约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形成和发展优良个性品质,同时恰当运用情感艺术。心理实验表明,教师的良好情绪,会使学生精神振奋,教师的不良情绪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课堂阅读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进行情感交流、认知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师本身的情感状态,可以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产生情绪上的共鸣。为此,教师应具有驾驭情感的能力和恰当运用情感的艺术与学生进行交流,从而形成一种潜在的交流机制,就是通常说的“默契”。这默契是长期阅读教学中潜移默化形成的,老师在阅读教学的某个时候出示一幅图片,说一句话……学生都能明了老师的目的,并能与老师一起对话,而教师的评价在其中就像润滑剂一样让学生阅读文本的思维运转自如,并能制造一个个小惊喜。
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师生是相互交流的双方,而语言正是在被学习中被运用,发挥了它交际的功用。阅读教学中评价的深入发展必须要对话双方都能调动起积极性,一起在探讨文本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时发挥能动性。才能达到理想的课堂交流氛围,在互动中促进双方成长和进步。这样才是真正的对话,进而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深入文本阅读中。
可见,只要教师努力在教学中学习,与学生平等对话,才能创设良好的阅读教学氛围,想方设法满足学生的阅读欲望。让学生阅读有所期待,就要发挥自身魅力,从实际出发,给学生表达的主动权,将评价巧妙融入其中,把评价作为串连一颗颗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拓展思维的珍珠的结实的线,那么我们的评价才真正起到它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