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微课构建小学科学高效课堂

2018-02-27 05:34林春燕
新课程 2018年8期
关键词:课外微课科学

林春燕

(福建省泉州市西隅中心小学,福建 泉州)

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短小、高效的微课为小学科学学习打开了新的视野。面对全新的教育改革形势,要提高科学课堂教学质量,必须充分研读教材,整合微课教学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巧用微课,课前预习

有效的课前预习是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方面,而微课是课前预习的好帮手。教师应仔细研读教材,提前编制好预习指导纲要,制作成微课,学生利用微课进行课前预习,对于预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整理、记录,然后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中与师生进行交流和探索,最终解决疑问。如此的学习方法十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五下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这个单元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非常抽象,之前的传统教学课堂上老师讲解了半天,学生都一知半解,运用微课教学后,课前老师将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相对运动的相关知识等制作成微课预习指导材料并发布在班级平台上,学生利用微课进行自学,因为有了课前的预习,学生对于这一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课堂效率显著提高。

二、巧用微课,突破重难点

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它包含物质科学、生物科学、地球与环境等几大领域,知识内容涉及面广、知识点多。在实际教学中,有些科学知识理解难度较大,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理解水平有限,根本无法深入理解科学知识的具体内涵,学生常处于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的状态。这时教师可以将一些教学的重难点内容制作成微课,把抽象的科学知识通过一种更直观、生动化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来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保证教学的有效开展。例如:在学习“溶解”这一节时,对于物质的溶解过程,对于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一时难以准确理解。于是,我就给学生播放了一段微课视频,视频内容是盐在水中的变化过程,盐的颗粒大小在视频中得以放大,将大颗粒—小颗粒—微粒—化在水中的溶解过程直观形象地呈现在了学生面前,由于视频能反复播放,对这一过程我让学生进行了反复观看,学生就以直观生动的方式了解了溶解的过程,实现了对这一知识点的准确、深入理解,实现了高效课堂。

三、巧用微课,直观演示

科学探究是科学课程重要的学习方法,小学科学探究以实验为主,它包括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对于刚刚接触科学实验的小学生来说,学习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并利用仪器进行测量活动,是科学实验的难点。如使用太阳高度测试仪、显微镜等方法,操作过程都较复杂,微课的运用,可以让我们轻松地解决实验教学这一难点问题。教师利用课下时间提前制作演示实验的微课,如《用显微镜观察物体》《太阳高度测试仪的使用》等,在微课中详细介绍了显微镜等仪器刻度的认识、读数的方法及种类等,并配有操作演示视频、操作步骤文字说明、提示操作等。通过微课堂展示,学生能清晰又直观地观看实验器材的操作。

四、巧用微课,拓展延伸

小学科学中一些重要的内容、方法、思想是需要学生经历较长的认识过程,逐步理解和掌握的。鼓励学生把科学实验、探究活动延伸到课外,拓展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引领学生将课本中的科学实验探究活动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探究实验过程中经历思考、观察、尝试、实践、调整、再实践的过程,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开拓、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是丰富学生科学知识、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同时教材上也有一些实验耗时长,课堂实验教学时间不够,无法进行实验,需要学生课外长时间进行的探究实验。如:面包发霉条件的实验、蚕的生长变化等实验都需要学生在课外完成。但是很多课外实验没有教师的及时引导,小学生由于知识、水平技能等的限制,遇到问题就无法深入研究下去,教师可以借助微课指导学生完成课外小实验或小制作,也可以利用微课来展示学生的实验成果,让课外实验有效地开展。例如,在指导学生完成“用各种材料制作放大镜”的课外制作中,我制作了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微课,指导学生较好地完成了制作,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当前,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模式在教育领域已崭露头角,将科学课堂同微课教学整合起来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在开展小学科学课堂的过程中,应把握好科学教学目标和任务,从不同的角度入手,灵活运用微课教学手段,突破教材构建小学科学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猜你喜欢
课外微课科学
小满课外班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科学拔牙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