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燕媚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第三中心小学,福建 泉州)
近年来,非连续性文本在评价学生阅读能力中占据重要的位置。特别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三学段提出:“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于是,在阅读测试评价中,通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教学,要注意对非连续性文本资源的挖掘,活用各种方法,切实提高学生对信息的获取与整合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阅读的核心能力,丰富多元的阅读体验。
利用教材:现行的各版本教材中有些说明性强的文章以文字的形式呈现之时,为了配合学生的理解能力,会通过辅助性图片来加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有些教材,在每单元开始有“单元提示”,每篇课文旁边配有“小资料”或“阅读链接”,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在课前或课后指导学生进一步搜集更直观的图标、数据等“非连续性文本”资料,组织学生开展学习交流,培养阅读能力。比如,在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命中,《琥珀》课文中呈现的是父子俩在沙滩发现琥珀的图。如果我们能够找到琥珀图,结合教材中的小资料“什么是琥珀”来组织学生学习,那学生对这篇科学小品文的题材特点理解将更加深刻。
组合教材: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将文本的资源充分运用起来。教学游记时可以要求学生画出游览的线路,标出景点特点,了解观察的顺序和作者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再如说明性文章——《水和生命》《手上的皮肤》这类文章,可以配以图表、数据,让学生了解事物的特点。教学综合实践类的单元,也可以根据文本的特点,编制独立思考题,引发学生阅读思考。比如,北师大版六上第八单元综合实践活动“制作海报”,语文天地的综合实践中有一份海报范文,可增加这样的思考题:读了这则“岁寒三友”书画展海报,你获取什么样的信息?如果你也要制作一份海报,你会注意什么?
“非连续性文本”材料在生活中很常见。我们常见的可以作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测试材料有各种药品说明书、地图、公交线路图、电路图,包括学生所在的班级的功课表、卫生角分配图等,这些来源于生活的素材是链接“语文与生活”一个重要的窗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让学生阅读这些生活中随时随地都能触碰到的材料,增强文本与生活之间的关联,将阅读知识和技能迁移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让阅读指向生活,让学习回归生活。
教师要打破学科界限,将大语文观引入阅读教学之中,有效整合其他学科的“非连续性文本”内容,在多学科的交融中实现学生阅读核心能力的提升。
语文学科是其他各学科的基础,教师可打破壁垒,引入各学科内容内容编制非连续性文本。比如,北师大版五上第十单元的主题是“家园的呼唤”,为了加深对“保护地球,和谐相处”这一人文主题的理解,我们可以综合五上科学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这一章节以及五上美术《地球的新生》这一单元,在课堂中让学生快速阅读图和两段非连续性文本,并思考地球上的表面是什么?读了这些文字,你对保护地球有什么新的思考?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培养了他们信息提取的能力。
非连续文本阅读情境材料包括“标题、图例、数据、补充材料”等,完成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测试,要引导学生循序渐进阅读情境材料中的相关内容。首先要关注标题。标题是对整个非连续性文本内容的概括,凸显了文本的主题。其次审清图例。非连续性文本的图例有曲线图、折线图等,审清图例至关重要,同时要注意分析数据,最后结合补充材料。如《地球水资源概况》,标题告诉我们,文本提供的是地球水资源概况。要重视审读配合图例而出现的解释分析的文字内容,图标和文字结合,它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把握非连续性文本所要传达的重要信息。
非连续性文本作为信息的载体,直观、简明、概括性强。但是作为测试的非连续性文本中所呈现的材料,内容及形式比较多样。学生将文本信息非连续性后,要学会及时捕捉跟踪测试联系中相关的有价值的信息。如《美林药品用法用量》中,要根据问题“丁丁今年11岁了,62斤,发烧39度,早上8点吃了一次药,请问在什么时候还可以再吃一次,吃多少呢?”引导学生捕捉跟测试练习中相关的信息选项,摒弃不需要的信息,排除干扰信息,让思维能力得到增强。
说明书和列车时刻表是常见的非连续性文本,信息如何整合?以《醒脾开胃冲剂》药品说明书为例。首先在通读文本的情况下知道该说明书的组成部分;其次需要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找准项目。比如“糖尿病患者能服用吗?”这个问题,让学生从众多项目中选择条目“用法用量”“注意事项”仔细阅读。为了让学生能有效做到不仅会“提取信息”,更会“捕捉有价值的信息”。教学设计时,对典例问题的设置,可以用“选择题和判断题”的方式来开拓学生的思路,达到让学生将有效信息进行整合的目的。
探究评价的能力,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文章结构和语言特点的评价。比如,在《某市幼儿园图书藏书情况》阅读材料中有道题:将“福建省某市的公立幼儿园中,每个幼儿园图书馆有绘本1000册以上,但国外绘本所占比例高达六成以上。”改为“福建省某市的公立幼儿园图书馆有很多绘本,大部分是国外绘本。”这样表达好不好,为什么?这样的题目出现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中,考查的是学生对文本说明表达方法的理解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