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辽宁鞍山 114001)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产业在我国的迅猛发展,移动终端功能、手机学习、手机娱乐等全媒体融合互渗、整体发展呈现新媒体常态,辐射方式以实现多内容整合、多平台发布、多终端兼容的信息传输特点,主体多为当代大学生,网络舆论使用安全频率的高低成为“传感器”和“晴雨表”,暴露出高校学生主体信息的使用能力存在不足,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成熟度和辨识度总存在盲目跟风,趋之若鹜等现象,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而信息化背景下虚拟空间则掩盖了网民的真实身份,造成别有用心的网络平台搬弄是非、颠倒黑白、恶意炒作,严重侵蚀大学生的心灵,阻碍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然而高校学生骨干是学生群体的生力军,他们来自于学生中,又是高校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协助者和参与者,从学生干部参与管理的视域下考虑,他们既是抵制不良网络舆情出现的高墙,也是弘扬社会正能量的公信力发声者,所起作用至关重要。
1.加强和改进学生干部参与管理网络舆情是构建和谐高校校园的重要环节。高校校园是大学生成长和学习的聚集区域,随着互联网的频繁冲击,形形色色的观念、思潮、文化相互激荡,相互影响,互相融合。使高校青年人更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分析力、判断力不够成熟,思想、信仰及价值观尚未完全确立,均有受到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学生骨干推选来自于学校优秀学生组建而成,秉行着“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的宗旨原则,甄别于其他学生,他们思想政治更坚定,抵御外界诱惑的能力更显著,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辨别能力更强,他们的举动具有强烈的引导性和呼吁感,学生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涉及到学生切身利益因此,学生干部只有高度关注校园网络动态情况,才能占领高校舆论舆情管理的主动权和,维护校园和谐。
2.加强和改进学生干部参与管理高校网络舆情是营造良好学风建设和网络监督系统的关键。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创建得益于有效监督和预警。市场经济的影响和不良社会道德的功利、失信、虚假、夸张、推脱责任的阴暗报道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认同,个人发展目标和社会现实反差致使部分学生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甚至危害社会,学生干部起到桥梁纽带作用,他们是引领学生良好学风建设的倡导者和践行者,网络治理还存在漏洞和缺失,相应网络舆情法律治理和监管体系还不够健全,网络失责惩处的难度也容易导致学生放松自身要求。学生干部通过配合教师监督网络平台,倡导良好学风,共同塑造良好价值观,形成合力营造良好的网络使用和日常学习氛围。
3.加强和改进学生干部参与管理高校网络舆情是培树成才的重要环节。立德树人始终是学生理想成才和健康成长的内核,网络的善用和引导也是处于大学生塑造优秀品质的基础,学生干部的网络行为示范引导着周边同学的人生态度,网络教育在责任意识和自控意识的主体作用往往外化于形,内化于心,良性的学生干部群体的教育帮助学生网络习惯和网络价值观念,善用网络双刃剑,通过网络窗口“开眼看世界”,“与世界接轨”,负面的家庭教育观念往往无视孩子的心灵培养,我行我素,导致沉迷网络,不可自拔,因此,网络建设需要发挥家庭教育的正能量培养过程。
1.学生骨干参与下应及时了解大学生网络思想动态和关注大学生的生活。随着云技术、智能终端技术的广泛运用,互联网技术已经成为学生网络高效交流的主要平台,大学生群体在思想成熟度和辨别是非方面都存在着盲目跟风、趋之如骛等现象,导致其意识形态和行为方式很容易受到网络舆论的左右,学生干部群体是学生思想政治建设的中流砥柱,发挥着先导、谋划、组织示范、激励作用,学生骨干需要根植于理论现实,正确引导网络舆情,规避用网风险,避免大学生养成网瘾和出现网络行为失范现象。实现学生干部管理团队的机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实现运用网络信息化交流平台,开拓高校学生干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新途径,利用网络信息实现“流动式”的管理和协调,把学生干部的价值的应用到管理,学习,生活中去,帮助其他大学生群体协调管理教育工作,成为教师的好帮手,同学的好榜样。
2.学生骨干参与应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网络舆情危机干预意识。依据 “互联网+”的 “突发性,多元性,双面性,盲目性,局限性”五大特点,作为舆情危机干预急需预防的主要阵地,高校学生干部无疑是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中的中流砥柱,在网络危机舆情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学生干部必须具有熟悉网络舆情的危机现状特点、感知危机预警能力、牢固树立危机监控意识、建立健全危机干预和处理水平、提升危机引导和辅正的技巧,才能更好的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学生队伍“三自”服务功能,一方面,规范周边学生的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管理方式,促进学生塑造良好学风,构建正确价值观念,合理制定人生职业生涯规划;另一方面,高校学生干部善于运用新媒体教育载体,熟悉微信、微博、QQ等现代化信息新媒体手段,在网络数据信息化爆炸性增长的时代,高校学生干部善用网络新媒体具有重要的含义和必要意义,高校学生干部作为榜样和旗帜,对周围的同学起着其他方式所不可替代的示范作用,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提高学生教育管理者的工作实效性和针对性,需要学生干部驾驭网络,摄取大量关于学习、生活、课外活动等的信息资源,从而保证顺畅的网络信息来源,保证驾驭现代信息化学生信息动态,适时影响辐射周边同学。
3.学生骨干参与应构建信息化管理体系,保证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网络信息化的深化覆盖,高校学生出现了厌倦学业,痴迷网络;摒弃身体健康,宅在宿舍通宵打游戏;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网络信息传播色情的、暴力的、迷信的的内容,夸大事实,颠倒黑白,恶意炒作,虚假欺诈的内容,严重腐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不仅影响到了大学生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在很大程度上也严重影响到了高校的学习风气和教学秩序,高校大学生骨干配合教师发挥辅助抑制作用,通过实际行动潜移默化的带动大学生共同抵制不良网络舆情,树立危机意识,做出正确处理,从而实现大学生健康成长、长才。
总之,高校大学生干部自身学生干部本身具有极强的网络舆情危机处置能力,增强自身高科技信息化水平的掌握驾驭能力,依托互联网打破空间和时间界限,受众与媒体零距离的接触迎合大学生对于自由、理想、价值观的引导和塑造,进而提高学生网络的价值观监督能力。学生干部多渠道的开辟如社会实践活动、文体活动、班会、团会等多元化的活动形式,能够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通过学生干部愉悦的工作来树立班级的自我威信,同时便于协调好班级的矛盾、冲突,处理好与任课教师、辅导员老师和相关老师的交流互动,通过师生交流的方式,班级学生干部发挥出学校各部门纽带的作用,传达各项任务的桥梁,团结协作各班级部门,形成创建优良学风班和先进班集体的合力,形成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危机科学有效预警和应对的绩效考核体系和激励机制,制定出明晰的危机处理标准,形成整体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