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州市邗江区黄珏学校(225118)
操作性是信息技术课程最显著的特征。学生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后,教师往往要设计相关的实践操作,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实践操作训练,必须体现出迁移属性。知识迁移属性指学习过程中一种学习作用于另一种学习,使原有的知识结构对新的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学习是一种持续的、不间断的过程,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在已有知识经验、动作技能、认知结构基础上习得的。在信息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是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决定的,也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
学生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因子,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学习兴趣和迁移意识被激发,课堂教学自然进入良性发展轨道,教学实效性也能够凸显出来。当学生身处一定的情境中,他们的认知思维、情感态度被激活,学习兴趣和迁移意识形成,教学效果就有了保障。创设情境的方法众多,包括语言描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图画再现情境、实物展示情境、情感体验情境等,如何正确筛选,需要教师深入思考。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所以教师必须创设多元化情境,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例如,教学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认识计算机》时,教师向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我的计算机》,并让学生画出自己印象中的计算机。在展示过程中,有学生提出疑问:“计算机的键盘到底是什么样的?我看到有的人画的是长方形的,有的人画的是圆形的。键盘又是如何与计算机连接的?”于是教师展示计算机键盘实物,让学生有更具体的感知,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在丰富多彩的绘画作品中,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情境,对计算机的组成部分有了更直观的认知,探索知识的兴趣更加强烈。
多元化情境的创设带给学生的不仅是感官上的刺激,更多的是心灵上的震撼。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教师以绘画作品为载体,充分激活了学生的迁移意识。
学习迁移理论是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形成的,比较注重学生对新旧知识的链接,尤其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知识之间的融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理论知识是基础,实践操作是学习的灵魂和根本。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之间存在着某种关联,教师要让学生主动探究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学习完理论知识后,为了提升学生学习热情,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自觉调动思维,思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例如,教学《认识“我的电脑”》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学习“我的电脑”窗口的组成。学习结束后,教师问道:“‘光说不练假把式’,大家的理论知识学得很扎实了,上机操作也这么熟练吗?请大家试一试。”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教师不时地引导学生回忆理论知识。如在进行“切换窗口”的训练时,教师先让学生回忆“切换窗口”的步骤,学生在回忆的过程中理顺思维,操作的积极性被激发,纷纷主动上机操作。
借助理论知识指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学生探索的热情自然高涨,上机操作也会更高效。因此,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生思维的特点,拓展学生的认知,帮助学生掌握实践操作技巧,真正体现学习迁移理论对信息技术教学的积极作用。
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具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以及知识迁移的能力。实践操作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最重要的内容,最能凸显学生能力。因此,教师必须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通过变式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知识的运用,感知知识迁移的重要性,掌控学习的主动权。
例如,教学《扫地机器人》时,教师设计了一项实践训练活动:“某社区要举办一次重大的庆典活动,为了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社区管理中心决定进行一次大扫除。假如你是社区的一员,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打扫卫生?”有的学生认为可以请保洁人员打扫,而有的学生选择了扫地机器人。为了凸显扫地机器人的特点,教师让扫地机器人与学生竞赛,看谁打扫得又快又干净。通过这样的竞赛,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了有效运用,对机器人的操作步骤也熟记于心,教学效果自然比较好。
接轨生活是教学中常用的方式,信息技术实践操作更需要与生活相结合。教师引导学生操作训练,既锻炼了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又有效落实了教学目标。
知识迁移有利于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完成知识、技能的整合。教师在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进行训练时,要结合实际,让学生在多元化的知识迁移中,体验信息技术的科学性、广泛性和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