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 赵林柱
由于名著阅读考查在中考中所占分值很少,所以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名著阅读教学几乎是被当作课堂上的“弃儿”来处理的。
绝大多数初中教师都是在临近考试时,从网络上下载一些阅读题目让学生在短时间之内强行记忆,然后应付即将到来的考试。
这种以应付考试的强行记忆,不仅没有取得理想的阅读效果,还进一步破坏了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
由于初中语文教师对名著阅读在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名著阅读教学形同虚设。这样的局面必然影响学生对名著阅读的重视程度。很多学生不愿花时间去阅读名著,更不要说读整本的书。
教师与学生对名著阅读不正确的态度主要都还是受中考名著阅读考查方式与考查内容的影响。就安徽省中考名著阅读考查题而言,考查的题型基本上集中在填空题与选择题上。而填空题和选择题的设题形式更多的偏重于考查学生对于名著静态知识点的把握。
比如2011年安徽省中考名著阅读题的第1小题:“从文体看,《安徒生童话》是童话集,《朝花夕拾》是_____集,《繁星·春水》是_____集。”
虽然有些考查的试题选取名著中的一些具体内容,但学生即使没有阅读原著,通过相关试题强化、影视剧印象等也同样能够答对题目。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试从以下三大方面寻求名著阅读的矫正措施。
(1)多本名著对比阅读教学。
许多名著无论是在题材上还是在体裁上都或多或少有某些相似之处,如果能够把这些相似之处加以比较,可能会引起学生对名著的足够重视。
例如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与外国童话名著《格列佛游记》都同属于游记类,《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经历各种磨难的过程与《格列佛游记》中主人公的种种奇遇就存在某种程度上的相似处,所以笔者在平时名著的阅读教学中将这两本名著相结合,让学生寻找两部名著的相似点与不同点。
(2)单本名著精彩章节精读教学。
名著阅读教学应该更多地让学生潜入到名著内部,去阅读名著中精彩的章节,去感受名著精彩的情节给自己带来的冲击与启示。
在《水浒传》的阅读教学中,笔者抓住多处的“三”字引导学生细读章节、精读文本。如《拳打镇关西》中对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的精彩描写等。学生在这些精彩的章节中既理解了名著中独特的写法,又领会了“三”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义。
(1)所谓“内外勾连”式阅读法,就是让学生将所阅读的名著与教材内相关的课文联系起来。
在教学《阿长与〈山海经〉》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学生对作者的童年生活产生非常大的兴趣,笔者于是就顺势将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推荐给所有学生,且就其中感受最受的一篇写一写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样的设计在于让学生能够真正沉下心来走进作品,带着问题读书,并能够反观选入教材的文章的优点在何处。
(2)“声情并茂”式朗读法,主要指对名著中的一些精彩章节要加以朗读式的理解。
如果学生在名著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将名著中一些精彩的内容大声地读出来,这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朗读水平,同时也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对名著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学生利用早读课的时间朗读高尔基《童年》的第四章里“我”与外祖母的对话以及外祖母的一举一动的语言,无不让每一个学生为“我”的不幸而感到同情,为外祖母的关爱而深感温暖。
(3)“巧写心得”式读写法,主要指在撰写名著的读书心得时可以采用与名著相同或相似的写作方式。
这样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更接近理解名著的写法以及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例如学生在阅读冰心的诗集《繁星·春水》时,笔者就让学生尝试也采用写诗的方式来给作品进行批注。下面是学生批注的冰山一角:
(十九)寂寞,不是孤独者的心声,而是孤独者的守望。(张明宇)
(八)生命短暂,但,纵是残花,也要绽放最美的花朵。(张怡)
(十九)时间不等人,却有人故意来迟了!(束夜婷)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阅读名著除了关注他们的阅读兴趣外,更要注重他们阅读的量与质的关系。所以我校制定了《名著阅读等级考核方案》,并设立阅读的5个等级,由低到高,依次对学生进行考核。考核等次分为合格、良好、优秀三个层次,考核完成后颁发阅读等级考核证书。
名著阅读及教学虽然存在很多困难及问题,但笔者根据学情实施的上述种种做法,既激发了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更让名著阅读成为了学生人生路上的一道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