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农民工创业模式的绩效对比及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苏北五县的调查

2018-02-27 03:25汪独友童朝娟
关键词:苏北农民工

汪独友,童朝娟

(1.盐城师范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2;2.盐城市财政局 社保处,江苏 盐城 224002)

一、引言

2008年发生的金融危机,导致东南沿海发达地区一些中小民营企业倒闭,部分大企业也纷纷减员,一大批从经济落后地区来这些地区务工的农民工不得不返乡。随后国家出台了大规模的投资计划,使得部分农民工又看到了希望,再一次踏上“打工”道路。但2013年以来,随着宏观经济持续下滑,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受到产业转型、环境规制等影响经济增速下降更为明显,这使得更大一波的农民工返乡潮开启。苏北是劳务输出较大的地区,务工人员主要分布在上海、苏南等地,但近几年返乡农民工逐渐增多,具体原因除了农民工务工的沿海发达地区经济下降、工资难涨外,经济落后地区快速发展、国家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支持也是重要的因素。2015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意见指出各级政府部门要建立、健全农民工创业服务体系,最大力度支持农民工创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6/21/c_1115681937.htm为了鼓励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培育经济新增长点,苏北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有效的支撑。不同于刚毕业的大学生,农民工有一定的资本积累、技术技能、管理经验等,这些为农民工返乡创业也奠定了基础。因此,政府支持、本地经济发展等外部环境与农民工自身的内部条件结合下,近两年苏北返乡农民工创业积极性和创业行为快速增加。农民工返乡创业不仅能发展本地经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镇化,也能改善家庭关系。

学术上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研究开始增多,但主要集中于农民工创业市场分析(卞红兰等,2011;陆彦等,2014)[1-2]、创业困境(张秀娥等,2012;周宇飞和杨涵,2014)[3-4]、政府扶持分析(陈昭玖和朱红根,2011;刘小春等,2011)[5-6]、创业模式(杨晓晗,2013)等几个方面。[7]本文主要对创业模式进行分析,不同于魏凤和闫芃燕(2012)、吕惠明(2016)分析农民工创业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8-9]本文探讨农民工不同创业模式的创业绩效影响因素。目前已有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如朱红根、解春艳(2012)分析了江西省农民工返乡创业情况,得到社会资本、服务环境和企业家能力会显著影响农民工返乡创业企业绩效,政策支持和经营资源对返乡创业企业绩效的直接影响不显著,但可以通过服务环境间接影响创业绩效。[10]邹芳芳和黄洁(2014)从大样本角度分析得到自有社会资源、自有财务资源以及外部财务资源对返乡农民工的创业绩效有明显的正影响。[11]赵德昭(2016)通过模型分析发现性别、婚姻、学历以及在外务工时间、拥有创业经验和政策资源对农民工创业绩效有显著影响。[12]

但以上关于创业模式和创业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存在两个方面的缺陷:一是对于创业模式的分类并不合理;二是并未区分创业模式来讨论创业绩效,而是在一个模型框架内展开分析。本文将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苏北五县(沐阳县、泗阳县、涟水县、灌南县、灌云县)返乡农民工进行访问调查,以其中创业农民工作为研究对象,对苏北地区农民工返乡创业现状进行分析,再分别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有序Probit模型分析不同模式创业绩效的差异和创业绩效的影响因素。

二、苏北返乡农民工创业现状的调查

(一)问卷调查

为了更好地了解苏北地区返乡农民工创业情况和创业绩效,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是必不可缺的方式,也是当前最为有效的途径。作者及部分学生组成的调查团队于2017年2月份至6月份在江苏省苏北五县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以拥有这五县户籍、曾在本省或者外省打工一年以上时间、在近几年返乡后没再出去务工的农民工作为调查对象。每个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的调查均以二(调查人)对一(被调查人)或者一对一的面对面的形式展开,考虑到部分问题的隐私性,部分农民工可能会回避问题,为此,在诸如收入等问题采取准确和模糊的答案选择方式。通过对每个县采取调查人数不等的随机抽样方法,最终找到512名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在这512名农民工样本中,有259名参加了创业,另外253名并没有创业,主要从事单人模式的种植业、在本地工厂务工、闲赋在家。从这个数字来看,大约一半的农民工返乡后进行了创业。

(二) 苏北地区返乡农民工创业现状

表1显示了苏北五县所调查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基本情况,可以看到在性别结构上,男性农民工是返乡创业的主力军,占比87%;在年龄结构上,31-50岁农民工是返乡创业的主要群体;在学历分布上,返乡创业农民工的主要学历是小学和初中,可见文化层次并不高;在婚姻状况上,有86%的农民工已婚;在外打工时间分布上,最多的是5-8年,占40%,其次是1-2年,占30%,而2-5年的占15.83%,可见打工时间分布有中间少、两头多的分布特点,对此,本文认为在外打工1-2年返乡创业,可能是农民工在外收入低、生活成本高、思乡心切等因素,而在外打工5年以上的农民工,已经掌握一定的技能和积累了一定资本,返乡创业时机成熟,而在外打工2-5年的农民工,可能还处于过渡期,工作和收入稳定,因此,返乡概率较低;从创业资金来源看,主要以自有资金或自有资金与外债资金为主,依靠政府资助的较少;从创业的产业分布来看,第三产业居多,其次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最少;对于农民工创业绩效,显示与在外打工期间收入持平的最多,其次是低于在外打工,但低于在外打工收入与高于在外打工收入的差距并不明显。

表1 返乡农民工创业状况分布

三、苏北返乡农民工创业模式及绩效对比分析

(一)苏北返乡农民工创业模式分类

目前对于农民工创业模式有不同的分类,如按创业动机,可分为生存型创业、成长型创业和价值型创业三种模式;[13]按创业资源,可分为资源拼凑型、人脉积累型、特色资源型、政府支撑型四种模式;[14]按创业行业,大类上可以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本文对于苏北返乡农民工创业模式的分类标准为行业,但按其行业的性质,具体划分为新型农业模式、现代工业企业模式、生产性服务模式、居民消费模式、乡村旅游业模式五种。五种模式的创业数量和比例见表2。

表2 苏北返乡农民工创业模式数量及比例

1.新型农业模式

农业是农民工最熟悉的行业,在大部分农民工去外地打工之前,一般都是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但是单户家庭的农业种植模式收入低、不确定性高。苏北返乡农民工不再停留在过去的农业种植模式上,而是建立起新型的农业模式,主要根据市场需求来确定种植和养殖物种,不断引进外地新蔬果、新禽鱼,满足公众需求。返乡农民工的新型农业模式的特点是与当地大酒店、大饭馆建立产销合作模式,从而能增加农民工的生产积极性、实现规模化生产、开拓销路,并利用大棚、温室等技术保障产量。新型农业模式不需要大量资本,并且农民擅长管理,是返乡农民工不错的创业模式。

2.现代工业企业模式

现代工业企业模式是指返乡农民工独立或者合伙创办工业企业,进行制造生产活动。这种创业模式需要农民工具备较大的启动资本、生产技术、人力资本,一般情况下农民工进行本模式创业需要政府的政策扶持,包括土地、融资、人才等方面,如果缺乏某项要素条件,将会很难发展成功。总体来看,现代工业企业模式风险高、对农民工的能力要求强,目前还不是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模式首选,主要是与亲朋合伙的形式出现的最多。但是,现代工业企业模式一旦创业成功,能带来最大的经济效应,也能带动其他农民工返乡务工的社会效应。

3.生产性服务模式

生产性服务模式是指返乡农民工根据自己的技术、资本能力和过去从事工作的经验,开展部分生产性服务业方面创业的模式,主要包括建筑工程承包、运输、包装、修理、财会等。与现代工业企业更加注重资本不同,生产性服务模式更加注重个人技能。对于资本能力差、社会关系弱、交际能力不强的农民工来说,生产性服务模式是不错的创业模式选择,它具有规模小、成本低、订单稳定、经营管理简单等特点。并且,总体来看,收入也可观。

4.居民消费模式

居民消费模式是指返乡农民工根据自己对市场需求的判断,对居民提供消费类产品或服务的创业模式,其所涵盖范围较广,包括餐饮业、批发零售业、服装业、家政业、住宿、美容美发业等。与生产性服务模式不同,居民消费模式更加贴近农民工在外地务工期间的消费需求,因此创业农民工可以通过自己对市场、对客户的经验判断来选择自己的创业方向。居民消费模式具有投资少、进入门槛低、资金回收快的特点,适合农民工创业,事实上已成为各地农民工首选创业领域。

5.乡村旅游业模式

乡村旅游是近几年快速发展的一个特色产业,它主要依托于当地的自然风景、人文环境、特色农业等而开发的,以吸引城镇居民来乡村(农庄)旅游而实现旅游价值的模式。江苏省苏南地区一直拥有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而苏北地区人文资源偏弱,但拥有发展潜力较好的自然风景、乡村旅游资源。返乡农民工通过在外地打工期间对当地“农家乐”“农业采摘”等项目的熟悉和经验借鉴,并依托所住乡村的自然风光优势,开发了乡村旅游业模式。这种模式前期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但也会得到政府的支持,属于发展前景良好的创业。

(二)苏北返乡农民工不同创业模式绩效对比

表3显示了返乡农民工不同创业模式的2016年度收入状况,可以看到,新型农业模式的返乡农民工收入最多的是1万-4万元,但有近11%该创业模式的农民工发生了亏损,该创业模式的农民工平均收入为3.953万元;现代工业企业模式的返乡农民工收入最多的是7万-10万元,但有10%该创业模式的农民工发生了亏损,农民工平均收入为6.224万元;生产性服务模式的返乡农民工收入最多的是4万-7万元,有近6%该创业模式的农民工产生了亏损,农民工平均收入为5.235万元;居民消费模式的返乡农民工收入最多的是4万-7万元,有7%该创业模式的农民工产生了亏损,农民工平均收入为4.794万元;乡村旅游业模式的返乡农民工收入最多的是4万-7万元,有近7.7%该创业模式的农民工产生了亏损,农民工平均收入为5.269万元。再观察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F统计量值为3.529,对应的显著性概率P=0.008<0.05,说明不同创业模式的农民工收入存在显著差异,现代工业企业模型的创业收入水平最高,其次是乡村旅游业和生产性服务模式,最低的是新型农业模式。

表3 农民工不同创业模式的收入绩效对比

注:问卷中对于年度收入采用区间制:A.1万以下;B.1万—4万;C.4万—7万;D.7万—10万;E.10万以上。在取年收入平均水平时两头采用等间距法,即A类为-2万—1万,E类为10万—13万。

四、返乡农民工不同创业模式的创业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一)变量的选取

为分析农民工不同创业模式创业绩效的影响因素,本文建立回归模型进行判别,并选择如下因变量和自变量。

1.因变量:创业绩效

对于创业绩效,学术上有多种指标,如是否生存、年收入、销售额增长率、利润、利润率等。考虑到对于非企业性质的创业模式并不会准确将收入和利润分别计算,对于农民工而言,更多的绩效概念是收入水平(在调查过程中,已对农民工作出充分揭示,即纯收入)。本文在问卷调查中对于收入水平的选项分为1万元以下、1万-4万元、4万-7万元、7万-10万元、10万元以上五个等级。借鉴赵德昭(2016)的思路[12],分别用值1、2、3、4、5表示,因此因变量创业绩效是一个有序定量变量。

2.自变量

本文对自变量的选取主要基于四个角度:农民工个体特征、个体工作经验、政府支持、地区发展状况。其中农民工个体特征包括五个变量:性别(女0男1)、年龄、婚姻(0未婚,1已婚)、学历(小学取1,初中取2,高中、中专取3,大专及以上取4)、交际能力(以五分制计分,值越高交际能力越好)。个体工作经验包括五个变量:在外打工时间、之前有无创业经历(0无1有)。技术工作经历(0无1有)、销售工作经历(0无1有)、管理工作经历(0无1有)。政府支持包括三个变量:是否获得政府的资金支持(0否1是)、是否获得政府的培训支持(0否1是)、是否获得政府的服务支持(包括减税、土地使用等)(0否1是)。地区发展状况包括两个变量:经济增长率(各县生产总值增长率)、地区交通发展(城市道路总面积)。

上述变量中,地区发展状况变量数据来源于五县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其他变量数据来源于问卷调查。

(二)模型估计结果

表4显示了利用Ordered Probit方法估计的结果,这里采用Ordered Probit模型主要基于因变量是一个类别在两类以上且取值含有顺序含义的定类变量,对于这种因变量的模型,普遍采用有序Probit模型进行估计。其中列(1)是全样本时的结果,列(2)至列(6)是不同创业模式样本的结果。首先,观察列中诸项变量时,可以看到在10%概率水平下统计显著的变量有农民工年龄、婚姻状况、交际能力、在外打工时间、之前有无创业、技术工作经历、销售工作经历、管理工作经历、获得政府资金支持、获得政府服务支持、地区交通改善这几个变量,并且变量系数均为正,说明年龄越大、已婚、交际能力越强、在外打工时间长、之前有过创业经历、有过技术或销售或管理工作经历、有政府的资金或服务支持以及地区交通条件更好,能增加返乡农民工创业绩效上升的概率。

对于不同创业模式下创业绩效的影响因素,可以看到总体来看,各个自变量的显著性具有较高一致程度的相关性。性别和学历变量系数均不显著,说明性别和学历对返乡农民工创业绩效不存在显著影响。婚姻、交际能力、之前创业经历、销售工作经历、地区交通这几个变量在五个不同创业模式样本中均显著大于0,说明已婚、交际能力、创业经历、销售能力和地区交通这几项条件的改善能提高任何一种返乡农民工创业模式绩效上升的概率。而年龄、技术工作经历、管理工作经历、是否获得政府的资金、培训、服务支持这几个变量在不同创业模式的样本中显著性不同,具体而言,年龄变量在现代工业企业、生产性服务、居民消费三个创业模式中系数为正,说明年龄与创业绩效呈正相关,而在新型农业、乡村旅游两个创业模式中系数为负,说明年龄与创业绩效呈负相关。技术工作经历和管理工作经历在大部分创业模式中都有促进作用,但技术工作经历对乡村旅游创业模式不敏感,管理工作经历对新型农业、生产性服务两种创业模式不敏感。政府支持变量方面,获得政府支持首先不会降低农民工的创业绩效,但可能不产生显著效果。在资金支持上,获得政府资金支持能提高新型农业、现代工业企业、乡村旅游三种模式创业绩效上升的概率,而对生产性服务、居民消费两种模式创业绩效没有显著影响;在培训支持上,获得政府培训支持能提高生产性服务、乡村旅游两种模式创业绩效上升的概率,而对其他三种模式创业绩效没有显著影响;在服务支持上,获得政府服务支持能提高现代工业企业、生产性服务、居民消费三种模式创业绩效上升的概率,而对新型农业、乡村旅游业两种模式创业绩效没有显著影响。

表4 返乡农民工创业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注:括号内为显著性概率,*、**、***分别表示在10%、5%和1%概率水平下统计显著。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对苏北地区返乡农民工按不同创业模式分析了创业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创业模式的创业绩效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现代工业企业模式创业绩效最高,其次是乡村旅游业和生产性服务模式,最低的是新型农业模式。其次,利用有序probit模型从农民工个体特征、个体工作经验、政府支持、地区发展状况四个层次估计了影响返乡农民工创业绩效的因素,结果得到:农民工年龄、婚姻状况、交际能力、在外打工时间、之前有无创业、有无技术、销售、管理工作经历、是否获得政府资金和服务支持、地区交通条件都会显著影响返乡农民工的创业绩效。但是,对于不同创业模式,具体的影响变量存在差异性,这与不同创业模式对技术、资本、人力、外部环境、农民工能力要求不同有关。

为了进一步激发返乡农民工的创业热情,提高返乡农民工的创业绩效,本文从以上分析结果出发,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创建返乡农民工交流平台,加强农民工创业沟通。从前面分析看到,目前苏北地区返乡农民工创业比例在一半左右,这个比重还偏低,许多返乡农民工限于技能、资金、身体等原因并没有创业,为此通过交流平台分享不同的创业模式、成功的创业经历可以激发他们的创业积极性;在交流过程中,农民工往往更能体会出农民工的困境,因此,会相互帮忙,通过人带人的模式提高创业数量;另外,不同创业模式农民工创业经历、创业绩效的沟通交流有助于避免后续的农民工重复创业,降低返乡农民工的创业竞争程度,同时也能开拓新的创业思维。例如,互联网创业是当前的热门,但由于农民工技术和文化层次低,往往并不会想到这一方向,而通过其他农民工的交流,可以展开合作。

第二,有创业倾向的农民工在未创业时要积极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分析表明交际能力、技术以及销售、管理等各项工作经验都能显著促进农民工创业期绩效,这说明农民工的个人素质和能力在创业绩效中有着重要作用。为此,在未来有创业欲望和倾向的农民工,在务工期间要不断学习,积极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接触更全的职业类型和企业类型,为将来的创业奠定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基础。与此同时,农民工群体在创业过程中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不畏惧创业失败,结论中表明创业次数与创业绩效成正比,因此,农民工在创业过程中,一方面要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优劣处,不断完善和改进,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要善于向成功创业者学习,向成功企业或创业模式受教。

第三,地方政府需要持续加大支持农民工创业的力度。农民工普遍文化程度低、综合技术差,因此,其创业过程还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尽管目前苏北地区政府已出台了一些支持政策,但由于农民工不了解、不会办等问题在创业中并没有得到实际解决,因此,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从被动性支持转为主动性支持,并且要结合农民工遇到的实际困难来改进支持方向。目前,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由于各个地方产业结构不同、经济发展差异导致农民工的创业模式、创业方法都不同,遇到的瓶颈也各异,因此,地方政府不能照搬其他地区的政策经验,要因地施策,通过农民工创业平台、农民工办事方向来掌握返乡农民工在创业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真真切切去解决农民工的创业难题。

[1] 卞红兰,许杰,陈瑶璐,等.江苏返乡农民工创业调查分析与扶持政策研究——基于对苏北、苏中地区的实证调研[J].中国证券期货,2011(5):68-70

[2] 陆彦,王晶,杜圆圆,等.安徽省返乡农民工创业SWOT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165):443-446.

[3] 张秀娥,王冰,张铮.我国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困境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12(30):21-22.

[4] 周宇飞,杨涵.中西部地区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的困境和对策——以湖南省泸溪县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4(13):7-8.

[5] 陈昭玖,朱红根.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农民工返乡创业政府支持的可获性研究——基于江西1145份调查数据[J].农业经济问题,2011,32(5):54-59.

[6] 刘小春,李婵,朱红根.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评价及其完善——基于江西省1145个返乡农民工调查数据[J].农村经济,2011(6):101-104.

[7] 杨晓晗.苏北返乡农民工创业模式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淮安市涟水县的调查[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24(12):126-129.

[8] 魏凤,闫芃燕.西部返乡农民工创业模式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西部五省998个返乡农民工创业者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12(9):66-74.

[9] 吕惠明.返乡农民工创业模式选择研究——基于浙江省的实地调查[J].农业技术经济,2016(10):12-19.

[10] 朱红根,解春艳.农民工返乡创业企业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2(4):36-46.

[11] 邹芳芳,黄洁.返乡农民工创业者的创业资源对创业绩效的影响[J].农业技术经济,2014(4):80-88.

[12] 赵德昭.农民工返乡创业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学家,2016(7):84-91.

[13] 朱红根,康兰媛.农民工创业动机及对创业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江西省15个县市的438个返乡创业农民工样本[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59-66.

[14] 危旭芳.资源要素与中国农民创业模式探析——基于典型案例的考察[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2(6):80-86.

猜你喜欢
苏北农民工
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工就业值得期待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点对点”帮2万名农民工返岗
CSAMT在苏北月亮湾地热勘查中的应用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杨岳赴苏北调研农村基督教工作
浅谈苏北地区香樟树黄化病的防治
秦吉鸟,只为懂爱的人传情
八路军新四军的苏北整编始末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