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宗子
金庸给自己作品中的人物取名字时,喜欢玩小把戏,乐在其中,且无伤大雅。
《碧血剑》中有温家五兄弟,所谓温家五老——温方达、温方义、温方山、温方施、温方悟。看似文雅,其实老大的“达”谐音“大”,后面四个,都是数字的土音。五老之外,还有一个温方禄,这玩笑开得!
高级一点儿的玩笑或能暗示更多。《笑傲江湖》一开始是华山派大弟子令狐冲对小师妹岳灵珊一往情深,但自洛阳绿竹巷起,任盈盈出现了,身份高,本事大,救助令狐冲,好比观音下凡。你立马明白,岳灵珊再好也没戏了,任大小姐才是令狐冲的“菜”。要说玄机,却很简单。金庸用《老子》的文句给人物取名,“冲”“盈”出自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一虚一实,本是一体,人家是天生的一对。读过《老子》的,一早就能破了《笑傲江湖》的这个大悬念。
金庸给人物取名,有两个常用手法。一是把现成的古代人名换个姓,非常典雅。《倚天屠龙记》中的殷野王,这名字绝不是一般人想得出来的。南朝有个著名文字学家顾野王,《玉篇》的作者。《侠客行》里有个武功很高的怪人谢烟客,“烟客”是清初大画家王时敏的号。张无忌可谓大名鼎鼎,先有魏国公子魏无忌,后有唐朝长孙无忌,古人有如此人名对联:“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魏无忌,长孙无忌,你无忌,我也无忌。”金庸显然是百无禁忌。更为人所知的是杨过,借用南宋词人刘过之名,刘过字改之,“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射雕英雄传》里郭靖给杨过取名时,就讲了一番改过的道理。
金庸的第二种手法是用少见的复姓。即便名字普通,也能造成古色古香的效果,比如公孙止、公孙绿萼,若换为常见的姓,张止、刘绿萼之类,光彩顿失。
金庸早期小说,手法略显生涩,人名也不讲究。《碧血剑》的男主角叫袁承志,女主角叫青青,太普通,太像現代的人名。《连城诀》金庸自己说是模仿西方冒险小说。初学乍练,情节老套,人名一个比一个枯闷:丁典,狄云,戚芳,水笙。“四大侠”硬凑成“落花流水”,更是恶俗——姓花姓水的本来就少见,陆代替“落”,刘代替“流”,过于牵强。金庸后来的小说,便决不犯这种错误。
金庸一直喜欢拿蛮夷女子来添加奇情异景,从《碧血剑》的何铁手到《笑傲江湖》的蓝凤凰,越写越生动。“蓝凤凰”这名字,有声有色,闻名如见其人。
《天龙八部》中的人名都简单清爽,段誉、萧峰,一文弱一刚勇,名字的音调亦然。钟氏父女钟万仇、钟灵可就好玩儿了——钟是专注汇集之意,钟灵,集灵秀于一身;钟万仇,所有倒霉事都摊上了。阿碧、阿朱、阿紫,信手拈来,恰到好处,是南朝乐府中的江南风味,清秀无匹。木婉清出自《诗经》“有美一人,清扬婉兮”,但脾气有点怪,所以姓木;王语嫣反其道而行之,虽然漂亮,却不苟言笑,像个老学究。《笑傲江湖》中的人名无一字无来历:岳不群用《论语》典故,向问天搬用屈原的篇名……但还是有个小小的疏漏:武当派掌门叫冲虚道长。“冲”“虚”二字也是出自《道德经》,“冲”的意思就是“虚”,道教人物,以冲虚为名,再好不过。但是,冲虚这个好名字,已经被征用了,且是道家的大人物列子。唐朝崇尚道教,唐玄宗追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尊《庄子》为《南华真经》,尊列子为冲虚真人,称《列子》为《冲虚真经》。后代道士即便有天大的胆子,也不好冒用祖师的尊号。但金庸好像特别喜欢这两个字,《侠客行》里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上清观一个脾气暴躁的小道士也叫冲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