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俊莲
文章编号:1674-120X(2018)36-0021-02
摘 要:每个学段的学生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单一的教育管理方法并不能够适用于所有学生,时代在进步,观念在革新,教育管理方法也应追随时代的脚步时刻创新,以更好地适应各类学段学生的特点。针对高职学校的特点,在高职学生的班级管理中,应改教师主导为引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班级自主管理能力和独立精神。
关键词:高职学生;班级管理;教师引导;自主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一、高职学校班级管理现状
当前,高职院校一般都采用“校—院系—班级”的严格管理体制,上级统一安排,下级严格执行,强调服从,将学生视作被动接受者,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学生自主管理和发展的空间,不利于学生独立自主精神的培养;班级管理并没有和高职学生的学习、生活的阶段特征紧密结合,忽略了学生在不同阶段的不同心理特征及需求,没有把握学生的差异性,无法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得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降低;高职院校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有部分学生经常会出现不服从管理、违反校纪校规的现象,加大了班级管理难度[1]。
二、高职学校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方面
与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相比,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有着更熟练的职业技能以及更强的动手能力,但受我国长期以来的传统思想影响,高等职业教育一直无法得到相应的地位,以致优秀生源缺乏。高职阶段的学习更强调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自我支配时间多,学习氛围宽松。然而高职学生整体的知识基础比较薄弱,自我控制以及约束能力较差,又因高职学生社会阅历不够丰富,缺乏忧患意识,以至于学习目标丧失,学习动力不足。有些高职院校学生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和职业发展规划,对本专业的发展状态毫不关心,社会责任感不强,没有明确的人生追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网络文化的日益普及,多元文化时时刻刻在冲击学生们的思想,而高职生正当青春期,情绪和心理波动比较强烈,易冲动,加大了班级管理难度[2]。因年龄原因,高职学生们认为自己已经成年,足以为自己负责,于是他们渴望独立,希望摆脱家长及老师们的教育管理,但同时对自己的能力认知不足,因此与教育者发生冲突的事件屡见不鲜[3]。
2.教师方面
高职院校中教师进行管理工作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①有些班主任自身管理素质欠缺,理论学习不足,实践经验较少,无法采取有效的班级管理方法,在班级管理中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如师生关系不和谐导致班级管理工作难以正常进行。②以教师为中心。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起主导作用,在班级管理中拥有绝对权威,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管理,事无巨细,事必躬亲,每日陷于事务性工作,很难有时间研究班级管理工作规律、总结班级管理经验教训,从而使班级管理表面化[4]。③对学生的认识滞后。如今的高职学生自我意识强,有较强的平等意识,班主任传统的班级管理方法观念陈旧,缺乏民主意识。④由学校、系部确定主题举办班级活动,很少采用学生意见,无法很好地结合本专业特色及班级特色开展相应的班级活动。
三、提升高职学校班级管理的对策
1.构建完善的班级自主管理制度
班级自主管理需要设立明确的管理目标,在班级自主管理之初,根据班级情况制订总目标,而后在实施过程中视情况制订阶段性目标,难度应适宜。最初,可以设定如“让每个人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的目标,而后可以根据班级情况设定名次目标,例如每月常规排名进步两位,每次进步一小步,让学生在参与班级自主管理中,体会到班级自主管理的益处,激发学生参与班级自主管理的积极性[5]。
班级自主管理的正常运作离不开科学有效的班级管理规定。班级自主管理需要制定科学有效的班级管理规定。班级管理规定的制定应当在学校相关规章制度的范围内,遵循民主、科学和统一的原则,这样制定出的班规对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都有约束力。在班规制定之前,在班里广泛宣传,然后开设一次班会课,在课上广征学生意见,确立初稿,而后全班审阅修改,直到全员通过后集体签名实施,这样制定出来的班规才能够确保得到全班学生的认同,才能确保实施过程中无学生方面的阻力。
2. 细分班级管理工作民主选举班干部
在班级自主管理中,应将班级管理工作进一步细化分工,以班干部主事,班级各学生共同监督的形式进行,将责任落实到个人。班主任可采取网络群等方式,为班干部汇报工作提供平台,有特殊情况第一时间安排处理。班干部会议应定期召开,以便班主任把握班级自主管理主要方向:明确班干部们的工作职责,讨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负责人和班干部口头汇报,班主任对现阶段工作做重点提要和补充;建立班干部考核制度,每周考核。班主任重点关注班干部们的工作内容和情感动向,加强对班干部的服务意识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等,以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便更好地为班级服务。
为确保每一位学生的权益,班级管理中的班干部的选定应采取民主选举,可通过自荐及匿名投票的方式,民主选出一名或两名班长,班级中其余的班干部由所有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轮流担任,以确保每位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的自主管理中。应建立相应的管理考核制度,对学生在自主管理过程中的管理效果进行综合考核,学生之间相互督促激励,实现班级管理的目标。
3.建立多元化评价机制
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班主任教师可以建立多方位的立体型评价机制,从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学生评价和自我评价等多角度评价学生。在评选机制中,不仅班主任、各科任课教师参与评价,也要引入家长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以确保主体参与的多元化[6]。
4.针对学生特色建立多彩的班级活动
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有助于建设班级软文化,能够培养班级学生的言行修养,改善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展现良好的班级风气。班级活动同样有助于全体师生共同构建和谐的班级氛围,能够使得学生的各方面需求得到最大的满足,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7]。
依据班级学生的特长和学生的专业特色,可以开展一系列专业相关的主题活动,如江苏省吴中中等专业学校会计专业的学生,可经常性地开展会计技能竞赛;为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可开展“两人三足”“你画我猜”等益智游戏活动;可根据时事热点,开展主题沙龙,布置班级环境等。班主任可以将活动照片、活动材料和学生留言等收集起来,制作成册,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以提升学生对班级的集体荣誉感、责任感及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8]。
班主任工作影響深远,教师们应认真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根据不同学段、不同特质的学生,选择最适宜的班级管理方式。高职学生的班主任工作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和独立精神,改主导为引导,真正扮演好引路人的角色。
参考文献:
[1]仲泓宇.高职生自主管理分阶段培养方式研究[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4):25-27.
[2]刘润清.大专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策略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7(23):76-77.
[3]裴 丽.高校班主任工作内容定位探析[J].高教探索,2017(Z1):167-168.
[4]冷 措.班主任老师如何抓好班级管理工作[J].读与写,2018(24):43.
[5]曾文碧.高职院校学生班级自主管理探究[J].时代教育,2016(21):242.
[6]储英华.高职院校学生自主管理途径[J].中外企业家,2016(36):151-152.
[7]顾宗林.班级管理与班级文化建设之浅析[J].读与写,2018(26):21-23.
[8]戴梅林.浅谈学生的自主管理理念在实践中的应用探索[J].长江丛刊,2018(17):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