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艳
文章编号:1674-120X(2018)36-0126-01
摘 要:随着现如今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游戏化教学模式作为新式教学出现在幼儿数学集体教学当中,而且现阶段游戏化教学在幼儿园中是最受幼儿喜爱和参与的活动。文章主要根据在幼儿数学集体教学游戏化的实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以更好地促进数学教学和游戏教学的结合。
关键词:幼儿数学;集体教学;游戏化;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3.4 文献标识码:A
一、数学集体教学游戏化的主要概念和基本内容
1.游戏化教学的主要概念
作为游戏化教学,主要就是指教师能让幼儿轻松、愉悦地在游戏活动中学习到数学知识。游戏作为幼儿们最喜欢的活动形式,能让幼儿自由自在地在游戏活动中了解数学并运用数学知识,从而有效激发幼儿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幼儿园工作规程》《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中,都是把“游戏作为基础活动和教学思想”引导幼儿课程改革的关键。
2.幼儿数学集体教学目标的主要内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当中有明确的规定科学领域总目标:①对周围环境、事物以及现象都有着较强的兴趣和好奇心;②能够运用各种感官进行动手动脑,深入探究问题;③运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表达和交流主要的探索过程、结果;④在日常生活中把所学数学知识进行相联系;⑤多多爱护动植物,关心自己身边的一切,亲近大自然。以上五点都将作为总目标进行发展,而且教师还需要给幼儿构建出愉悦、有益的活动氛围,培养学生敢于想象、乐于创造的精神品质。
二、现阶段幼儿数学教学现状
根据当前我国幼儿园的数学教学现状来看,很多幼儿园教师还在运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从而导致幼儿在面对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时不能完全的理解。数学作为抽象、严密的学科,其中逻辑性、系统性都是客观的存在,虽然在现阶段,有的幼儿园教师在运用游戏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但是并没有完全了解游戏化的意义与作用,缺乏目的性,且在游戏化教学中没有让幼儿的安全得到保证。
三、幼儿数学集体开展游戏化的实践研究
1.创设良好的数学教学环境,增加幼儿的主动性
当教师给幼儿创设数学教学环境的时候需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创设,更好地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活动,因此教师可以让幼儿通过游戏了解数学知识的两种形式:第一,幼儿在游戏化教学模式中能够更好地积累数学知识,进而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第二,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渗透游戏环节需要注意活动目标的制订不能够过高,以致幼儿不能完成,且目标制订也不能过低,那样没有实践的意义。只有教师充分认识到游戏化教学模式对幼儿数学教学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
2.操作中开展数学游戏
操作性数学教学活动是指能够让幼儿通过自己的玩具或者是实物材料了解数学知识的过程,目的是让幼儿能学习到数学知识和技能。例如,先让幼儿事先准备一些方格图,方格图上某些格内打上“×”,每个图打“×”的地方可有不同,并以占位游戏:四方城作为游戏起点,出示事先在地上准备好的方格图,再请幼儿观察地上方格有什么特点。(有的方格内打上“×”有的方格没有打“×”),或者也可以假设打“×”的地方不能站人,请幼儿猜想哪个地方安全可以站人(没有打“×”的地方),最后开始站位游戏,可根据幼儿兴趣重复玩几次。此方式不仅有效地促进了幼儿和幼儿之间的交流,还可把抽象化的数学理念以直观形式展现出来。
3.家长需要改变对游戏化教学的观念,积极参与到幼儿的教育中
良好的家庭氛围是直接影响幼儿成长一生的关键,但现阶段有很多家长的思想观念都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这对幼儿数学集体教学游戏化的实践产生了严重的阻碍。那么针对这一类问题,教师就需要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进一步转变家长的传统教育思维模式,让家长能够及时地关注并了解孩子的成长方向以及动态,并能正确地认识到数学教学游戏化的优势,从而协助幼儿园教师顺利开展游戏化的教学模式。
綜上所述,在幼儿数学教学中运用集体教学游戏化模式是有助于提升幼儿学习数学知识的,不仅能激发幼儿对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还能够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操作中了解数学知识,进一步提升幼儿园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康 健.幼儿数学教学游戏化的实践与研究[J].才智,2016(36):124.
[2]李孟梅.快乐学习——小班幼儿数学游戏化学习的实践与探索[J].中华少年·科学家,2016(22):23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