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欢
摘 要:进入21世纪后,各国把发展的目光纷纷投向海洋,海洋的国家战略地位日益突出。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我国要建设海洋强国,就要了解海洋文化,利用好海洋文化。文章在海洋文化的定义与实质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中华海洋文化的组成部分及其特征,为我国海洋文化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另一方面唤醒国人的海洋意识观念,进而加强对海洋文化的重视,构建我国未来美好的海洋蓝图,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添砖加瓦。
关键词:中华海洋文化;基本特征;组成部分
中图分类号:G122;P7
文献标识码:A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在全球范围内的进一步加深,各国之间的竞争早已不再是传统要素的竞争,而是越来越多地体现在技术创新、知识生产能力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竞争。尤其是在陆地空间及其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人类的生存及发展空间已越来越受到制约,这时,陆地之外的广阔无垠的海洋成为世界各国竞争角逐的新战场。地球表面总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总面积为3.61亿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的70.8%,而陆地面积仅仅占了29.2%。这说明,对海洋的综合开发与合理利用对人类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海洋成为比陆地更为重要的战略部署对象,21世纪迎来了真正的海洋时代。
一、海洋文化的定义与实质
在给海洋文化下定义之前,我们首先要先明确什么是文化。一般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礼仪制度、组织机构、行为方式等物化的精神。海洋文化是文化范畴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所说的海洋文化也是从广义的角度進行定义的。根据文化的广义,笔者认为海洋文化可定义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受海洋的影响以及人类对海洋的影响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对于海洋文化的实质,比较有代表性的论述要当属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学家冯天瑜先生。他在其著作《中华文化史》中写道:“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类化,是人类价值观念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对象化,是人类创造的文化价值,经由符号这一介质在传播中的实现过程,而这种实现过程包括外在文化产品的创造和人自身心智的塑造”。海洋文化的主体是人类,客体是海洋,那么对于海洋文化的实质,我们可以从人类和海洋的关系上进行阐述。一方面,作为主体的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海洋物质财富和海洋精神财富的总和是恩赐于作为客体的海洋的影响和作用的,所以会带有“海洋”的印记;而另一方面,作为主体的人类在从畏惧海洋到征服海洋再到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海洋的过程中,从作为客体的海洋身上学到的知识和累积的经验,不断认识自己、认识自然,调整自身的性质和内心世界,丰富了人类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会带有人类“文化”的印记。综上所述,海洋文化的实质可理解为:作为主体的人类和作为客体的海洋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的统一及其产物。
二、中华海洋文化的组成部分及其特征
我国国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海域非常辽阔,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千米,拥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大海域。而且,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除此之外,我国拥有三大著名海峡,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海峡、台湾海峡和琼州海峡。曲折的海岸线造就了我国众多的海湾,如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杭州湾、北部湾等。我国还拥有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长兴岛等岛屿;西沙、中沙、南沙等群岛以及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等三大半岛。辽阔的海域、漫长的海岸线以及众多的海湾、岛屿、群岛、半岛,为我国多姿多彩的海洋文化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肥料。根据我国的四大海域,把中华海洋文化划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环渤海海洋文化、黄海海洋文化、东海海洋文化和南海海洋文化。
渤海是中国的内海,三面环陆,处在辽宁、河北、山东和天津之间,所以,环渤海的海洋文化主要由辽宁省、河北省、山东省和天津市的海洋文化组成。环渤海海洋文化是中国北部海洋文化的核心区域。环渤海海洋文化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
(1)受儒家文化影响较深。这是由于环渤海区域靠近中原文化腹地,而且儒家文化在这里起源、发展并深深影响整个中国至今。尤其是山东省,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其海洋文化具有浓厚的儒家文化气息。
(2)海洋政治文化浓厚。这是由于我国古代的首都大都设在北方,其中也包括我国现在的首都北京,所以环渤海的海洋文化带有浓厚的官方色彩。如古代渤海居民穿越渤海与朝鲜、日本进行海上贸易就带用浓厚的官方特色,而且由于环渤海海洋文化中海洋政治文化色彩较浓,使得该区域海洋文化的发展深受国家相关政策的影响。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
黄海位于中国大陆与朝鲜半岛之间,是一个近似南北向的半封闭浅海。黄海区域涉及我国的辽宁、山东和江苏三个省份,所以,黄海海洋文化主要由这三个省份的海洋文化组成。黄海通过渤海海峡与渤海相通,地理位置与渤海相近,并且黄海与渤海一样,都涉及辽宁和山东这两个省份,因此,黄海在海洋文化上与环渤海海洋文化具有类似的特征:
(1)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较深,这主要是因为黄海区域中的山东省是我国儒家文化的发源地。
(2)带有较浓厚的海洋政治文化,这主要体现在我国古代和近代。江苏的省会南京作为古代的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等六朝的古都,南唐、明朝、太平天国的政权中心以及近代的中华民国的首都,使黄海海洋文化在该阶段受国家政治的影响较深。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定都北京之后,黄海海洋文化中的政治色彩慢慢减弱。黄海海洋文化的第三个特征是海洋科教文化十分发达。黄海区域仅山东青岛就有包括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等30多家教育、海洋科研和管理机构,并拥有一批国家级海洋教育、旅游等文化资源,为当地以及该区域的海洋文化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东海北接黄海,东临太平洋,南经台湾海峡与中国南海相通。东海沿岸经过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和台湾省。所以,东海海洋文化主要由这四个省份的海洋文化组成,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文化的大融合及兼容并蓄。东海区域东西有长江沟通,南北有京杭运河来往,从古至今,南北文化在这里汇集、交流,东西文化在这里碰撞、融合,经过历史的长期沉淀,东海区域已形成了独具特色、兼容并蓄的文化大交流、大融合。其中以吴越文化最突出、最典型并最具特色。进入近代以来,随着全国经济中心和南方文化中心逐步向上海转移,上海成为吴越文化的辐射中心,并形成了独特的海派文化。
(2)妈祖信仰影响深远。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海上民间信仰当属福建的妈祖信仰。妈祖的原型是福建湄州岛人林默,当地人称她为默娘。妈祖信仰产生在特殊的生态环境之下,与海洋渔业生产及其海事活动密切相关。当地渔民在从事海上相关活动的过程中因海难,死者不计其数,所以希望有海上守护神庇佑安全。默娘能预测海上天气变化,言人间祸福,治病救人,济困扶危,治病消灾,使渔、商民众能逃避海上风险,成为渔民、商人心中的海上守护女神。所以,在默娘死后,人们建起祠庙祭祀她,敬拜她为“妈祖”,世代奉祀。妈祖信仰由湄州一带扩大到整个福建省,并由福建扩展到东南沿海,甚至扩展到中国沿海地区,中国的沿海地区通过海上贸易把妈祖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对东南亚、新加坡、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影响深远。
南海是我国最深、最大的海,其水域面积为356万平方千米,是渤海、黄海和东海面积之和的3倍多。南海沿岸有福建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中国澳门,南海区域的海洋文化也主要由这些省份和特区的海洋文化组成。南海地处我国大陆的东南端,离我国的政治中心较远,故南海区域的海洋文化受官方政策的影响较小,民间海洋文化较之东海更为活跃,其特征主要体现在:
(1)海外移民文化历史悠久。南海北靠中国大陆和台湾,东接菲律宾,南邻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西接越南、柬埔寨和泰国。与众多国家的相邻以及广阔的水域为南海地区海外移民提供了基礎条件。早在秦汉时期,中国已有“丝绸之路”通往西域,甚至有船舶东航日本,那时就已有人留在他乡,后经唐、宋、元、明、清等朝代,又有大批的华人因为对外贸易或躲避战乱陆续从闽越地区移居海外。这些移居海外的移民都有一个统称:华侨或华人。他们是海洋文化传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不仅为迁居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且也把自己当地的文化传播到了迁居地,促进了闽越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据统计,按国家和地区划分,85.5%的华侨、华人集中在东南亚地区,仅印度尼西亚(600万)、泰国(465万)、马来西亚(509万)三国就有1574万人,占世界华侨、华人总数的60%多。按华侨、华人的祖籍划分,广东籍占54%,福建籍占25%,海南籍占6%,其他省、市、自治区共占15%(其中以台湾、广西、山东、新疆、云南为主)。在东南亚,粤籍、闽籍和其他省市之比为5∶3∶2,而在亚洲以外,粤籍占绝大多数。
(2)对外经贸文化活动活跃。南海广阔的水域面积、众多优良的港口(如香港的维多利亚港等)、开放的口岸(如广州、深圳、泉州等)促进了南海区域对外经贸文化活动的发展。以沿海口岸广州为例,广州地处中国南部、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中北部,濒临中国南海,隔海与香港、澳门相望,同时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是广佛都市圈、粤港澳都市圈、珠三角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得益于其地理位置的优势,广州自秦汉至明清,一直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城市。到明清时期,广州更是特殊开放的口岸,较长时间内曾是中国唯一的对外贸易港口城市。广州的对外经贸文化是南海区域GDP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对外经贸文化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结语
我国四大海域的海洋文化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地方,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国灿烂多姿的海洋文化。如何利用好四大海域的海洋文化特色发展壮大我国的海洋文化,这将是我们要研究中华海洋文化的重点内容。
参考文献:
[1]周三多,陈传明,鲁明鸿.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五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2]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第3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3](德)黑格尔.历史哲学[M].王造时,译.北京:三联书店,1956.
[4]司徒尚纪,许桂灵.基于文化地理学的海洋文化基本理论[J].广东开放大学学报,2015(2):21-2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