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第一次抱母亲》中母亲形象的把握

2018-02-26 13:13朱江辉
广西教育·A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抽象对话深度

朱江辉

【摘要】本文针对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次抱母亲》中不容易把握母亲形象的問题,即形象把握过于抽象或明显过度等误区,论述教师应从对话插图、对话语言、对话动作等角度展开教学,让学生体会到立体生动的母亲形象。

【关键词】形象把握 抽象 深度 对话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11A-0116-02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次抱母亲》是一篇写人记事类的文章,笔者在研讨教学这篇文章时发现,由于文中母亲的形象不容易准确把握,因而教学中出现了以下两个误区:一是形象把握过于抽象。如围绕母亲的“伟大”层层感悟,教师慷慨激昂,学生也频频点头,全部认同。反思后却发现,孩子早就把“伟大”这一标签贴在了母亲的身上,而且发现这一结论非常容易,在哪儿使用似乎也都合适。这样的课堂虽然表面上很热闹,但孩子早就心知肚明,其在课堂中感悟到的母亲形象是抽象化的,并无“深度”。二是形象把握明显过度。如让学生围绕母亲的“瘦弱”展开多角度对比,感受她用80多斤重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结果对比出了母亲的勤劳和子女的懒惰,对比出了母亲对子女的多爱和子女对母亲的缺爱,甚至对比出了母亲的崇高和子女的不孝。很显然,母亲和子女形象上形成了对立,这不是作者所要传递的本意,属于形象把握过度,缺乏“准度”。

那么,该如何正确定位母亲形象,指导学生学好这篇课文呢?笔者分析教材得知:文中母亲的形象是多层面的、立体的,教学中一定要避免“起点太高”或“以偏概全”的错误,而要带着“平常心”走近母亲,从字里行间认识一个具体的母亲形象。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由浅入深地展开教学。

一、对话插图,感受母亲“勤劳体弱”的形象

观察是学生获取最直观的感受、产生最本真认知的好方法,把握母亲的形象就可以从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入手,引导学生第一次形成对母亲形象的感性认知。《第一次抱母亲》中有两幅插图,分别是“年轻的母亲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妺妺,肩上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的插图和“我坐在病床床沿上,抱着母亲轻轻地摇动”的插图。对此,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教学步骤展开教学:1.认真观察这两幅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2.到文中找一找,哪些句子写到了这两幅图。3.读了这些句子,你脑海里闪现出什么词语,有什么样的感受。学生很容易就会感受到一个勤劳、体弱的母亲形象。随即笔者让学生读好“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担子翻山越岭”“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我愧疚地望着母亲那瘦小的脸”这几个和插图相关联的句子,使母亲“勤劳体弱”的形象一下子就映入了学生的脑海。

二、对话语言,感受母亲“平凡朴实”的形象

品读语言是学生二次思考、设身处地感受人物形象的必要步聚,是引导学生从感性认知向理性认知转变的重要一环。《第一次抱母亲》中母亲的语言很简单,总共三句话,分别是:1.母亲说:“我这一生,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2.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3.母亲说:“快把我放下,别让别人笑话。”读了这三句话,学生不难发现母亲的不善言辞,因为母亲是农民出身,所以话语的内容极其简洁,而且有着农民最珍贵的平白与直接。这些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由于生活体验有一定的距离,是不容易感悟的,因此,教学时应该采用读一读、品一品的方法创设情境,让学生深入文本,设身处地以母亲的角色来感悟。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两个问题创设情境:1.你就是这位母亲,你也来对自己的孩子说说这几句话。2.老师采访一下,说这些话的时候,作为母亲,你心里分别是怎么想的?从中学生明白,表达母亲话语时要如母亲一样“说得轻松”,采访时则要体会轻松背后的是母亲深入骨子里的“平凡朴实”。言由心生,学生入情入境、感同身受,对于母亲人物形象的认识就丰满起来了。

三、对话动作,感受母亲“宽慰幸福”的形象

全文最动情的地方是“母亲终于闭上了眼睛。我以为母亲睡着了,准备把她放到床上去。可是,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流下来……”这几句话。这里“母亲”有两个动作,闭眼和流泪,细细想来,这是感悟升华母亲形象的关键之处。闭眼是为了赶紧满足儿子的心愿,流泪是对多年含辛茹苦的宽慰,是明了儿子在表白感恩之情时的激动。那一刻,母亲内心的幸福感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所以任由眼泪尽情地流淌。

教学这段话时,教师要紧紧围绕动作展开教学:1.让学生读读这几句话,划出表示母亲动作的词语。2.想想母亲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会这样。3.你觉得怎样才能读好这段话。这样教学,学生将再次触摸到“母亲”的灵魂,感受到“宽慰幸福”的母亲形象。

经过三个层次的教学,课文中的母亲形象再也不是平面的了,而是立体生动的综合体。此时此刻,笔者稍稍做总结:“这就是千千万万母亲中的一员,她们平凡而伟大,当然也包含你我的母亲。接下来让我们也来谈谈自己的母亲……”这样,学生便能从准确体会立体生动的母亲形象自然过渡到口头表达训练。

(责编 黎雪娟)

猜你喜欢
抽象对话深度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对数学有效教学的思考
浅谈门格尔与罗雪尔关于方法论的对比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