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合作学习有效策略的探究

2018-02-26 13:39徐婕
教师·下 2018年12期
关键词:误区合作学习核心素养

徐婕

文章编号:1674-120X(2018)36-0067-02

摘 要:在新课程中,合作学习是对传统教学体系的一种突破和补充,它对于改善课堂学习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方面的品质、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从我国初中英语合作教学的情况来看,还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和误区。文章通过对课堂案例的观察和分析,反思课堂教学,以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关键词:合作学习;误区;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合作学习是学生两人一组,或者几个人结成一组,按照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共同进行学习与练习;合作学习的同学之间要提供反馈信息,互相指导,互相评价。然而,从我国初中英语合作教学的情况来看,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对此作具体分析,并提出初中英语合作学习有效策略。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存在的误区

第一,教师的角色错位及作用的缺失。在学生活动时,教师自己不作为。教师作用的缺失只能导致无序和低效的互动,学生难以提高合作学习的能力,也不能体验自主合作的互动过程。第二,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在大班额教学中,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这给个性化学习方式制造了难度,不能进行适当的评价。第三,设计合作学习任务的目标不清晰。在日常教学中,合作学习任务设计是影响学生成败的关键因素,不适宜的任务可能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影响学习任务完成。

三、初中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存在误区的原因

1.教师对合作学习理念的理解存在着偏差

有些教师把合作学习简单地视为小组活动,忽略了小组学习的本质。嘎斯基在掌握合作学习的策略中曾提出合作学习的五个基本要素:第一,相互依赖;第二,交互作用;第三,个体责任;第四,合作技能;第五,集体加工。也就是说,合作学习必须在个体任务完成的基础之上进行合作,并且进行积极加工,才能达成合作学习的真正目的。

2.教师分组策略的缺失

教师在分组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语言水平、性格特征、勤奋度等因素,往往将积极的、好表现的学生定为发言人,这样上课时就能按教学进度正常进行,不会出现中途卡壳现象。而学习困难或性格内向、缺乏自信的学生,可能将是一个永远不能真正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的硬伤,他们将永远处于小組合作学习的边缘。

四、初中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1.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摆正教师在合作学习行为中的角色地位

在现今的师生互动合作中,教师是遵循成人世界的规范的专门教育者,学生间小组合作学习的核心目的是将既定的教育计划、教育方案贯彻下去。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往往借助教育制度所赋予的权利,按照标准控制学生的活动,致使整个合作学习的控制权完全掌握在教师手中。

案例1:7A Unit 5 Lets celebrate第一课时。通过PPT图片展示,比较不同节日的意义(感恩节和春节)。

师:一起来看这张图片,我考考同学们,看谁能找出感恩节和春节的不同(如下表)。

(1)区别时间的不同。

(2)区别感恩节和春节的活动的不同。

(3)区别感恩节和春节由来的不同之外。

(4)四人一组,学生讨论后回答,然后进行评价 。

(5)教师小结。

以上面的活动为例,我原本设想:在这样的小组合作教学活动中学生们会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体验到一种探索的乐趣,将自主探究运用到教学活动中,能够主动积极参与,发现两个节日的不同,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是以往的教师教、学生被动地学。然而,却发现班上的小李坐着一声不吭,于是,我走到他身边。

小李:“老师,我想说圣诞节和春节的不同。”

师:“今天的主题是比较感恩节和春节的不同。自己动脑筋,然后和组中同学讨论一下。”

笔者采取这个方法,想让小李进入小组合作,但是后来发现,他只是坐在自己的椅子上玩。很显然,他并不想一起参与小组合作学习,而教师给他设定的主题,并不是他想要的。我们为学生设定主题内容,往往认为是以一种专业的手段来帮助学生获得发展。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们时常会忽略学生学习的动机是否源于个体内部的需要。进一步想,如果教师给定的主题中,根本没有学生想参与的呢?往往妥协的一方是学生,就如案例中的小李,他想说圣诞节的事,可是在规则与老师的权威面前,他只能妥协。让学生成为合作中的真正主角,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和促进者,这样小组合作学习才能更接近理想化。

2.实行有效的分组策略

要实现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在分组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①小组异质分组,把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结合到一起,一般三到五人比较合适。②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组长可以轮流担任,小组成员间学会相互尊重,听取对方的意见等。③讨论前让小组成员独立思考,然后再分别说自己的想法,为后面的合作学习奠定基础。让学习困难或性格内向、缺乏自信的学生代表小组发言,给予更多的鼓励、更多的赞扬,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此外,将他们单独分组,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也有助于树立他们学习的信心,逐渐适应合作学习。这样的学习小组,一般是教师在经过事先调查与深思熟虑,并征求学生意见之后确定的,一经确定,可以固定一段时间,然后根据课堂观察和适当反馈,进行适当调整。在实施一段时间后,学生的参与精神和合作意识、自主性和积极性等各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教师就可以考虑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采取课堂随机分组的方式。这种分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对不同学习伙伴的适应性,从而发展他们的交际能力。等绝大多数学生对合作学习都持积极的态度,既能很好地参与合作学习,又能从中受益时,教师可以考虑学生的兴趣,比如布置一项任务,让学生自由搭配等。

3.多关注个别差异,帮助弱者

教师应多关注个别差异,表扬强者,鼓励帮助弱者。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力也必是有强有弱,所以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也是作为一个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只是一个巡视者、观察者,还需要做一个有心的“多面手”。教师应该多给能力弱或者性格内向的学生表现的机会,让他们能与同组同学进行互动合作。如果教师能大胆地放手让学生们自己去创编,不采用集体讲述,而是多给学生表述的机会,让能力差的学生得到锻炼,课堂效率将得到提高。

案例2:小吴在班中是一个成绩中等的学生,他不喜欢与其他同学说话,在家话也不多,入学半个学期,不愿意和老师说话。每次我和他交流,他总是不停地拧自己的手,很紧张又心不在焉的样子。

一次合作学习活动,我让学生四人一组讨论“What action should we take when the birds are in danger?”,几分钟后,学生开始举手发表自己组上的看法,我认真地倾听,对于一些新奇的看法给予肯定和鼓励……小吴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目不转睛地看着我,突然,我就明白了他眼神里的渴望,于是走到他身边,弯下腰来,请他来说说看:“Do you want to have a try?”他看看我,还是不说话,我开始使用自己的“耍赖”功夫,请大家用掌声鼓励他一下:“小吴,试试嘛,你已经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了,对不对啊?对不对啊……”他居然笑了,而且还点点头……

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不管他是否愿意说话,不管他是否听话,也不管他是不是一个好学生,都会渴望得到认可。教师应该全面关注学生,而不是仅对优秀的学生给予优待。面对发展较差的学生,教师也应该给予关注。小吴刚入校时甚至连“Good morning”都不敢说,在我们的精心“照顾”下,我们得到了他的信任;在很多活动中,他大胆表现;一次又一次的个别辅导下,他的进步是我最大的欣慰。

4.设计的合作学习任务应丰富且适宜

任何教学活动,教师都必须从多方面考虑,设计的教学任务应该起到什么作用,是否能够让学生与任务间产生高效率的反应,否则常常会产生适得其反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设计学习任务时,必须经过认真分析、仔细考虑,然后再精心设计。

案例3:8A Unit 4 Reading My cousin and DIY!第一课时。讨论“What will Andrew do when he finds that Suzy knows much more about DIY than himself?”

(1)展示PPT。

(2)出示记录表。(教师向学生介绍记录表。)

(3)引导学生大胆猜测故事将会如何发展。

師:你们刚才学习到了Andrew把自己DIY的房子搞砸了。当Andrew发现Suzy比自己在DIY方面了解得更多时,接下来会怎么做呢?(学生大胆猜测,并将猜测的结果记录在表格内。)

学生讨论、交流、思考、讲述。

(4)每组代表展示自己组上讨论的结果。

(5)学生进行民主评价,哪组胜人一筹。

(6)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Andrew对自己的房间进行DIY。请你们回家以后也试一试,对自己某件物品进行DIY。

在小组活动中,重点是让学生合作学习、操作。教师设计的任务应当是充分的、有价值的。在上述的案例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活动既练习表达能力,又学习如何记录。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意见。我们不应该把学生们训练成“小呆瓜”,应看到他们的天性,而非缺点。虽然课堂管理的常规很重要,但是让学生有规则意识并不代表要用教师的权威。在小组合作活动中,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和合理的记录方式,非常有利于学生科学、直观、精确地认识事物。在这个活动中,学生通过教师设计的任务做到了有话可说,虽然有点小吵闹,但是学生很投入,并且在操作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五、结语

合作学习给课堂带来了活力,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对教学目的有准确的把握,改善教学方法,掌握好大班额教学中不同层次学生间的心理特点,对他们的学习方法分层引导。学生在交际过程中,讨论和合作学习,学会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团队成员间相互学习、合作,共同提高。每个学生在大班额教学中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王 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2):68-72.

[3]姜小娟.小组合作学习让英语复习更有效[J].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2013(1):95.

猜你喜欢
误区合作学习核心素养
冬季洗澡的误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