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技术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价值、运用及策略研究

2018-02-26 13:32杨雪刘春雷冯璇坤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年12期
关键词:虚拟现实幼儿教师幼儿园

杨雪 刘春雷 冯璇坤

摘要:无论是新技术,还是新媒体的出现都会引起教育方面的变革,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为学前教育活动增添新意。虚拟现实技术在医疗、建筑等领域的应用比较广泛,而在学前教育领域的应用比较匮乏。文章将从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特点、类型入手,分析虚拟现实技术与幼儿园区域活动融合的价值,探讨虚拟现实技术在幼儿园常见区域的应用,以及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策略。

关键字:虚拟现实;虚拟现实技术;区域活动

在信息化时代,科学技术的创新为教育领域注入了新鲜血液,虚拟现实技术也不断应用在不同教育阶段,《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中提出:“要加快发展 3~6 岁儿童学前教育,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并创造有益于儿童身心健康的文化环境”由此可见,在信息化时代下,国家对学前教育阶段的培养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将虚拟现实技术融入学前教育的活动过程中是3~6岁儿童发展的应然选择。

一、 虚拟现实技术概述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是20世纪末发展起来的一门涉及计算机技术、仿真技术、传感技术、微电子技术为一体的多学科的高新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主要是通过计算机构建出虚拟环境,通过视听嗅味触等感觉,使体验者感觉亲临真实环境。

虚拟现实技术的特点概括为三个“I”,即沉浸感(Immersion)、交互性(Interaction)、想象力(Imagination)。沉浸感使体验者亲身去经历、亲身去感受,使体验者身临其境;交互性使体验者参与其中,根据自己的想法主动调整虚拟环境的变化,增强体验者的参与性;虚拟的环境本身就会给体验者带来无尽的想象力,勾起了参与者的好奇心。虚拟现实技术所虚拟出的环境分为合理的虚拟现实、夸张的虚拟现实和虚构的虚拟现实三种。合理的虚拟现实是以计算机真实的物理法为基础模拟出真实世界,合理的虚拟现实所模拟的环境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获得的知识技能也是有价值的,如模拟畅游宇宙星空;夸张的虚拟现实虽然也是根据真实的物理法来模拟的,但所虚拟的环境是体验者感受不到的并且无法接触的环境,如几千万年前的恐龙时代;虚构的虚拟现实是除去物理法,对幻想场景的模拟,如模拟孙悟空腾云驾雾的场景,虚拟出的场景是凭空想象的。

二、虚拟现实技术于区域活动中的应用价值

(一)被动至主动——转变传统区域活动的教育理念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打破了传统教育过程中儿童被动接受的学习情况,主动学习成为儿童主导的方式。区域活动是儿童自由主动学习的活动,在虚拟现实技术的融合下,不仅打开了儿童的视野,也为儿童创造了更加舒适愉悦的学习环境。那么,幼儿教师在安排教育活动时就应该以儿童主动学习为主要的依据,使儿童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同时也为幼小衔接做准备。

(二)共性至个性——转变传统区域活动的教育内容

虚拟现实技术与学前教育融合,使教育内容更倾向于实践操作,鼓励儿童亲身体验与操作,而幼儿教师则作为儿童活动的引导者。儿童根据兴趣爱好决定探究的内容,并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获得视、听、嗅、味、触觉的体验。同时还可根据儿童天生的优势,通过个性化学习,来满足儿童个性化的需求与发展。

(三)束缚至解放——转变传统区域活动的教育形式

学前教育阶段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使学前教育的活动形式更偏向游戏化。那么,虚拟现实技术的注入,使学前教育活动形式更加开放、自由。教学形式的开放性并不意味着无规则、无纪律,幼儿教师对每次活动内容有简单的讲解,儿童根据教师的引导加上自己的想法进行探究学习。这种教学形式解放了儿童的双手和头脑。

幼儿教师通过启发使儿童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不仅锻炼了儿童发现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教会儿童观察生活、享受生活的能力。儿童通过与其他朋友协同合作的形式,探究感兴趣的问题,为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奠定基础。教师还可以通过同伴交流的方式来培养儿童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逐渐形成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树立自信心。角色扮演在幼儿园游戏中有重要的地位,儿童可通过角色扮演获得快乐,虚拟现实技术通过模拟环境为幼儿园角色扮演游戏提供了支持。不仅是角色扮演,幼儿教师通过情景教学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激发儿童的学习积极性。

三、虚拟现实技术在不同区域活动中的运用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幼儿一日活动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区域活动满足儿童身心发现规律,重视活动过程中儿童的自主活动,培养儿童动手能力、手眼协调能力、社会交往等能力。虚拟现实技术的特点迎合了幼儿园区域的培养目标,两者的融合会迸发出巨大的潜能。本文针对幼儿园中常见的区域活动进行分析。

(一) 区域活动环境的创设——身临其境

任何的活動都处于一定的情境之中,任何的学习活动也发生在特定的情境之中,我们称之为学习环境。学习环境的创设给学生带来了耳濡目染的学习氛围与隐性的教育目标,因此,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儿童安心学习的第一步。而虚拟现实技术为学前儿童创设出相对真实的环境,为教学提供便利。

1.艺术区

在艺术区中,虚拟现实技术创设出奇妙的境遇,使儿童在进入艺术区活动时就体会到艺术的巧妙,从而吸引儿童在此区域活动。在进行艺术区域活动时,通过创设虚拟的环境为儿童提供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条件,增强儿童对物体的理解,激发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艺术创作的灵感来自于生活,那么,虚拟现实技术所虚拟的环境使儿童在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区内观察生活中的细节。

2.建构区

虚拟现实技术为儿童创设不同国家、不同文化风格的建筑,丰富儿童对建构方面的知识。虚拟现实技术在建构区的应用可使儿童在完成建构作品后进行分享,并呈现在虚拟的环境中,使其切身体会到与自己建造的建筑物交互的感觉。虚拟现实技术不仅为儿童提供创作灵感,而且在虚拟的环境中刺激儿童感知觉、立体感的发展。

3.娃娃家

传统娃娃家区域活动,幼儿教师通过材料的投放来激发儿童的扮演欲望。而虚拟现实技术在娃娃家区域,可为幼儿角色扮演提供虚拟的环境,儿童可通过佩戴的设备来进行投入的表演。打破了幼儿园时间、空间上的束缚。例如,在幼儿园可感受到火车站、银行等情景。虚拟现实技术所虚拟的环境受儿童意愿随时改变,为幼儿提供更加深入的情感体验,激发儿童扮演欲望。

4.阅读区

虚拟现实技术在阅读区为儿童呈现书籍中故事的情景,将书中的主人公转化为3D人物,与儿童对话,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为儿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今后的学习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虚拟现实技术为儿童阅读提供了有效的引导,使儿童身临其境,巩固儿童所学知识,为幼儿教师的教学提供辅助。

(二) 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引人入胜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区域活动使传统区域活动在空间上的局限转化为共享区域,不仅促进儿童之间的交流合作,更突显不同区域的空间、材料的有效利用。

1.艺术区

传统艺术区域活动,幼儿教师提供各种材料,引导儿童根据自己的想象加以操作,完成各种艺术作品。而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使儿童在进行艺术活动时,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帮助儿童学习色彩理论,培养了儿童对色彩的敏感性以及对艺术的鉴赏力。例如,幼儿教师可通过对虚拟材料的操作,引导儿童利用三原色配出更多的颜色。不仅节约活动空间、材料,还有助于活动后区域的清洁整理。

2.建构区

传统建构区域活动,主要是提供各种非结构性的积木和积塑材料让幼儿自由操作。虚拟现实技术与建构区的融合,解决了建构材料投放数量不够的问题,虚拟现实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虚拟出接近真实的建构材料。根据交互性的技术特点,儿童戴上眼镜、手套就可以获得不同材料的重量、大小等体验,不仅丰富了材料投放的种类,还有效地增加儿童之间合作。

3.娃娃家

传统娃娃家区域,主要是幼儿教师根据儿童的生活经验为儿童提供游戏材料,儿童可根据所给的材料进行角色扮演。虚拟现实技术与娃娃家区域结合,简化了幼儿教师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种类,针对不同情境的扮演,虚拟现实技术都可为其提供不同的活动的材料,使儿童获得多感官知觉。

4.阅读区

传统阅读区域,幼儿教师为儿童提供各种形式的阅读材料,幼儿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图书进行阅读。虚拟现实技术在阅读区域可实现图书共享,在虚拟的环境中依然能体会到翻看图书的感觉,每位佩戴虚拟现实技术设备的儿童都可以参与阅读并交流感想。绘本阅读对儿童来说意义重大,通过转换不同内容的绘本,辅助教学。例如,在对儿童进行安全教育时,教师通过讲解绘本并不能使儿童实践操作,但虚拟现实技术可创设出不同的场景,使儿童可以实战演练,锻炼儿童的应急能力。

三、 虚拟现实技术在幼儿园区域活动应用中的策略

(一) 虚拟现实技术在幼儿园区域活动应用中的问题

由于虚拟现实技术在学前教育领域的应用刚刚起步,因此,在应用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幼儿教师专业性的问题、虚拟现实技术设备自身的问题、以及活动设计过程中的问题。

1.幼儿教师专业性不够

虚拟现实技术是由计算机为核心、多学科融合一体的新兴技术。目前,学前教育阶段幼儿教师的学历水平呈现差异,不同的学历水平影响教师对新技术的掌握。跨学科的学习为幼儿教师增添了压力的同时,在其照顾儿童的过程中还要调试设备,这就给她们增加了很多额外的工作。

2.幼儿园资源分配不足

(1)设备技术问题

首先,由于对虚拟现实技术设备适应程度的问题,有些体验者可能出现眩晕感。其次,由于设备更新不及时,使用的设备重量与体积过大,导致无法长时间使用。再次,虚拟现实技术的显示设备供电与数据传输未能很好的解决。最后,虚拟现实系统对体验者动作与感知觉的追踪装置,限制使用者的自由。

(2)教学预算有限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前期投入成本较大,又涉及到后期设备的更新,所以,资金是很大的问题。目前,虚拟现实技术的设备应用还不够日常化,由于教学预算有限,幼儿园无法大量投入使用。

3.区域活动设计问题

(1)儿童自主性过强

由于儿童天性好动,在正常的教学与游戏活动过程中,教师对幼儿的可控性本身就很弱,而虚拟现实技术又过于强调儿童在活动过程中的主动性,于是虚拟现实技术在实际的应用中,对控制力较差的儿童,幼儿教师难以掌握,造成完不成教学目标。

(2)师生之间情感缺失

虚拟现实技术为主的活动方式是强调儿童主动探索并创建环境的,计算机的介入使师幼儿关系变得复杂,虚拟现实技术的实施会造成教师地位的转变,而且儿童也不需要与老师有过多的交流,弱化了师幼互动的频率。儿童只需要与虚拟环境中的伙伴进行交流,不利于幼儿园隐形课程的实施,例如,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的关注等。

(二)虚拟现实技术在幼儿园区域活动应用中的建议

1.提高幼儿教师专业性

提高幼儿教师专业性,不仅体现在虚拟现实技术的培训上,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提升幼儿教师的信息素养也是有必要的。为迎合社会不断更新发展,幼儿教师的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都要增加信息化知识的内容,信息技术部门也要为幼儿园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提供支持,要有专业人员进行讲解,对幼儿教师进行培训。

2.优化资源分配

(1)优化技术设备开发

在虚拟现实技术设备开发的过程中,要开发便携、廉价的设备,以力求适合儿童使用。设备要适合儿童的发展,特别是要对儿童视力的保护采取措施。增加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环境的真实程度,提高产品设备的精准度,完善感知觉体验的反馈信息。优化体验者与虚拟环境的交互作用,促进用户之间的交流合作。

(2)教学资金合理倾斜

幼儿园为促进儿童发展,在教学预算和购买设备方面有所倾斜。要提倡多方人员对学前教育虚拟现实设备的资金投入,并鼓励设备技术研制开发部门对学前教育领域有所照扶。

3.优化区域活动设计

虚拟现实教育要与幼儿园活动紧密结合,把握教育时机,衡量何时进行虚拟性活动,何时进行现实活动。这样,不仅解决了儿童长时间使用虚拟环境后的兴趣减弱,还使教育方式更加靈活。针对师幼互动的问题,幼儿教师也应参与儿童的体验过程,也要出现在虚拟的学习环境中,在虚拟的环境中,也要增进情感的交流。但虚拟现实技术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而只应是辅助手段。

虚拟现实技术作为新兴技术,由于虚拟现实技术设备自身的问题、经济限制、儿童家长担心等原因的影响使虚拟现实技术一直无法应用到学前教育过程中。虚拟现实技术的特点对学前教育领域有巨大价值,因此,社会、幼儿园以及儿童家长应意识到信息技术在儿童发展过程中的价值。虚拟现实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要真正走到幼儿园中,将虚拟现实技术带到幼儿园,根据幼儿的真实反映,衡量虚拟现实技术对儿童成长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

http://www.edu.cn/edu/zheng_ce_gs_gui/zheng_ce_wen_jian/zong_he/201108/t20110809_661875.shtml.

[2]史铁军.虚拟现实在教育中的应用[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2-6.

[3]陈贵平,唐婉贞.基于虚拟现实技术(VR)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22):192-194.

[4]张倩苇.虚拟现实技术与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1998(2):29-32.

[5]丁楠,汪亚珉.虚拟现实在教育中的应用:优势与挑战[J].现代教育技术,2017(2):19-25.

猜你喜欢
虚拟现实幼儿教师幼儿园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爱“上”幼儿园
REALITY BITES
虚拟现实技术向科幻小说借灵感
浅谈虚拟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