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安垣 朱姗姗
摘 要: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学生就业工作也已成为各高校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以民族地方高校为例,以“精准”理念为指导,在精准调研、精准指导、精准施策、精准服务的基础上,提出高校就业工作创新思路,有效地推进民族地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关键词:“精准”理念;民族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7.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9-12
作者简介:程安垣(1963—),男,吉首大学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及思想政治工作;
朱姗姗(1987—),女,吉首大学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学工办主任,助教,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逐步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同时也是各大高校,特别是民族地方高校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各高校的相关部门和各个学院采取了各种措施,国家和地方也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可效果仍不容乐观,学生就业形势依然日益严峻。
但是,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是不是就意味着社会需求过剩呢?答案是否定的。作为民族地方高校的学生工作者,在进行就业市场调研过程中,我们就发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一方面是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是用人单位在诉苦,招不到合适的人。
这种矛盾现象的出现,我们认为,至少说明三个问题:一是学校的培养目标与社会实际需求的契合度不高;二是学生的就业意愿和期望值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不配;三是学校的就业教育内容与方式不能满足学生与社会的需要。
当然,导致学生就业难及其相关问题的原因很多,既有学生自身及其家庭的因素,也有社会的因素,有共性的原因,也有个性的原因。我们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坚持“精准”理念,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作为人才培养单位的高校,首先要知道学生“想什么”、市场“要什么”,然后才能因材施教地“做什么”,在精准调研、精准指导、精准施策、精准服务的基础上,制订出既合乎学生实际,又满足社会需求的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就业观教育,不断更新学生的就业观念,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就业在质量和数量上都能够不断提升。
一、“精准调研”,了解市场“要什么”
大学生就业,特别是民族地方高校学生就业问题,涉及社会的稳定和民族团结,是一个社会关注度较高的重大问题。从就业工作的角度来说,学校就是一个“工厂”,学生就是学校培养出来的一个个“产品”。要把学生这个“产品”“推销”出去,做到“产销对路”,提高学生的初次就业率,首先学校就必须了解社会这个大市场的需求,然后制订出自己的培养目标,以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己任。只有把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对接起来,“产品”才会有“销路”。
因此,高校必须及时跟上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的步伐,要勇于放下身价,主动走出去,与市场对接,了解市场需求。把人才培养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同时,高校要广开渠道,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见习、实习机会,逐步建立起自己的“产品销售渠道和营销网络”。
二、“精准指导”,知道学生“想什么”
为了了解学生真实的就业意向和要求,便于开展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从学生入校起,学校就要对其开始进行就业教育。
首先是进行“就业意向普查”,了解学生“为什么要上大学”“进了大学要怎么办”“大学毕业之后干什么”等,然后进行分析。对于普遍性的问题,请专业人士进行集中指导,而对于个性化的问题,则通过个别谈话、小型座谈等形式进行个别指导,重点是不断转变学生的就业观,要让学生们明白,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大学生已经逐步褪去了“社会精英”的光环,而成为市场经济中的“普通劳动者”。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就要对自己的未来进行合理的规划,在进行职业规划时,要切合实际、量力而行,不要好高骛远。
之后,学校每个学年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再开展有针对性的“调研”,根据学生就业意向的变化,采取不同的指导方法,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精准服务”,科学合理“做规划”
学生就业,就是对自己未来职业的选择。选择了某种职业,也就是选择了今后的发展道路和对应的生活空间,因此,就业质量很重要。就业质量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前景。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现在的学生,从小到大,几乎都没有机会更多地接触社会,更谈不上职业规划,对自己的未来规划一般都是听从家长的意见,很少有自己的想法與独立的主见,有的甚至什么都不知道,一切顺其自然。有些学生就是有想法,也往往不太切合实际,理想化成分比较多。
进入大学后,职业规划教育才真正开始。
俗话说:“人怕入错行。”所谓的“入错行”,就是自己的职业规划发生了错位,自身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不能得到很好、有效的发挥。一般来说,“入错行”有两种原因:一是被动的,由于自身的能力不够,高不来低不就,最后只能选择将就;二是主动的,虽然自身条件不错,但不能根据主客观条件来进行分析和定位而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为了尽量避免学生“入错行”,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在校期间的职业生涯规划是非常重要的。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需要把大学四年的学习时间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安排。
大学一年级,主要进行职业教育,接触和了解就业状况,初步明确“上大学是为什么,进了大学要干什么” ,从而逐渐树立职业意识。大学二年级,引导学生发现和了解自己,对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专业特长、今后的发展目标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知,让他们对自己今后的发展有一个基本的定位,是继续深造还是直接就业走向社会,在自己的心里要有一个基本的目标方向。大学三年级,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对于想继续深造的学生,在不断鼓励、提振信心的同时,安排专业教师对需要考试的专业课程以及面试技巧进行具体指导,提高考研的“命中率”。对于想直接就业的学生,就有针对性地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和带岗实习,让他们及时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逐步适应社会,感受职场氛围。大学四年级,学生面临毕业,主要是加强学生求职技能的指导,如求职简历的书写,应聘面试技巧的培训,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各种校园招聘会等。
四、“精准施策”,工作创新“出实招”
民族地方高校主要是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所以要始终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人才的理念,坚持以学生需求和发展为根本,以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为依据,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学校在就业服务工作中,要做到精准施策,出实招,见实效。
1.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把个人发展与国家、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
大学生就业并不是单纯地找一份工作,而是涉及国家的创新发展、社会稳定、民生福祉等问题的复杂系统工程。我国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就明确地解答了我们高校究竟“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曾经被称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首先应该定位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这就需要我们积极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把个人的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积极引导、鼓励、支持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到贫困地区就业,到民族地区就业;同时,在就业教育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以德为先,努力为民族地区和基层输送“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各种建设人才。
2.逐步建立更加广泛的校企合作渠道,开拓更加广阔的就业市场
为了给广大学生提供更多、更优的就业机会,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学校要不断开拓就业市场,加强校企合作。学校应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要求,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到学校、机关、厂矿、企业、农村、社区等地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积累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同时,学校应以行业为依托,以經济发达地区为重点,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合作单位,积极推行“先实习,后签约”的模式,集中安排学生到合作单位顶岗实习,让学生对自己专业应用前景有一个初步认识,也使用人单位对学生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双向选择。
3.加大对国家政策的宣传力度,积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在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国家对大学生创业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学校在积极引导大学生全面了解国家相关政策的同时,对创业意识较强的学生,要提供必要的帮助,鼓励和支持大学生成立创新创业社团,在场地、经费、设备、技术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学校要鼓励学生参加“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各种创业竞赛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开阔视野、增强能力。
4.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多方面拓宽学生就业渠道
我国大部分高校都有一定的办学历史,短的几十年,长的有上百年,有着丰富的校友资源。他们分布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各行各业,每一个校友又有各自的人脉圈,如果把各人脉圈相互衔接起来,就是一个庞大的资源网络。校友是与母校有着特殊感情的群体,他们非常愿意为母校的建设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利用校友的资源,开展就业培训、提供就业信息,甚至直接到校友企业就业等,对推动高校就业工作,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当前的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基本只生活在一个“小圈子”里,对社会的认知,主要来自间接渠道,比如网络、媒体、家庭成员及周围人等。这就造成了学生对社会的片面性认识,使得部分学生对未来走上社会有一种“恐惧感”。这种不健康的心理,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职业规划。
为了使学生对社会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逐步消除学生的不良心理,学校要营造一种优良的校园文化,以文化人。一方面多树立身边的正面典型,宣传和弘扬社会正能量;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深入接触和了解社会。同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用阳光的心态、辩证地看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走向社会。
参考文献:
[1]刘俐丽,刘爱华.以“精”为要构建地方本科高校就业工作机制创新刍议[J].法制博览,2018(16):222-223.
[2]吴 江,李达龙.“整体政府”理论视域下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协同治理研究[J].江苏高教,2017(11):7-10.
[3]张紫玉.大学生就业观的历史演变及其路径研究[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2):105-108.
[4]李志锋.大学生就业的现实困局与双向突围[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6(1):72-76.
[5]霍永洲.当前高校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办法[J].考试周刊,2009(35):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