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翠华
【摘要】 语文教育通常指的是关于自己祖国语言的教育活动。祖国语言负载着自己祖国和民族的思维方式、思想感情,承传着祖国绵延不息的文化,具有深刻的底蕴。
【关键词】 语文 课堂教学 德育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1-028-01
0
文以载道。文和“道”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道德说教在语文学科中又很少直接显露。作文人往往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借以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思想倾向,表现自己的审美理想和道德情操。而学生则通过阅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受到情感、意志、志向等各方面的熏陶,从而接受教育。
鉴于二者的关系,语文课堂中的德育应立足于:一是培育学生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二是在教学过程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三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教学中灌输思想和道德教育,是初中语文教师应尽的责任。然而,语文教学毕竟应该以语文教育为主,以文本为主,不能因为强调德育而冲淡了语文教育的本色和主体。因此,德育教育在渗透中要讲究艺术性和操作方法。结合本人经验,提出以下三条原则。
一、明确目标的原则
思想教育的目标因文而异,我们在教学必须有针对性,要明确每一篇课文的思想教育目标,不能牵强附会,更不能张冠李戴。教《黄河颂》就必须让学生意识到先辈们的坚强与不屈,感受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教《斑羚飞渡》就要教育学生摒弃私心、对动物对弱者要富有爱心;教余光中的《乡愁》就要启发学生领会作者对亲人对大陆不尽的思念,使学生产生维护祖国统一的强烈心愿。不同的课文,应有不同的德育目标。教师事先一定要备好课,备准课,做到有的放矢,水到渠成,切不可脱离文本,泛泛而谈。
二、适时适度的原则
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之所以被大家津津乐道就是因为它有生活情感的榜样,它没有“板起面孔”说教,它让学生觉得更亲切生动,更直观真实,因而也更能接受。所以,语文课堂应从“文”出发,顺其自然,油然而生,最忌任意拔高,求大求全,将灵动生气的语文课上成总结批判的班会课。课堂上,语文老师不是班主任,不是教训人。“过犹不及”,做到适度,方可事半功倍。与此同时,“适度”也应与“适时”配合。只有把握好教育时机,才会赢得更大程度的共鸣。比如平常我们教育学生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学生当然会听,但他对父母的付出体会还是不深的。学习《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一课,我留出时间让学生讨论文中的父亲形象,既而评价自己的父亲,短短几分钟,学生发言精彩纷呈。我尤其注意到,一个平常很顽皮的小男孩,眼里饱含惭愧。这个学生是“问题学生,经常和父母老师对着干,在周记中也多次寫下诸如“爸爸妈妈都不喜欢我”“他们很严格”这样的字眼,那次的课文人物分析和小小讨论让他深深感动,相信他能更充分体会“严是爱”这句话。
三、润物无声的原则
语文课堂中的德育渗透不是脱离书本、脱离课堂的直白说教,它要做到技巧性的融入,以便学生自己在一定情境中反复咀嚼思考,最终学有所获;同时,它又是一种“细水长流”式的教导,每天一点,日积月累,潜移默化,所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便是语文教学中德育工作的独特境界. 在作文教学中,抓住契机,与德育教育结合起来。作文是学生接触体验生活,创造性地提炼生活、美化生活,融自己的情感于一体的自主创造的思维过程。作文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创造性劳动,体现了学生的自我个性和内在真实的感受。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塑造学生心灵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与思想实际,引导学生全面地观察社会、更深刻地认识社会,赞美生活中的真善美,抨击现实中的假恶丑,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念,有机渗透道德教育。如初中三年的学习生活快结束了,学生一定有很多话想对老师说,我因势利导让学生在毕业前夕给自己的任课老师写一封信。习作时,启发学生回顾三年的学习生活中老师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诲,通过具体的事例和典型的场景来表达自己对老师的眷念和感激之情。
课外延伸,德育延续。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的途径之一。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性格特征,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性格特征,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列出书目,引导学生去读。要加强阅读指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教给他们读书方法,特别是评价与欣赏的方法,使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列出书目,引导学生去读,要加强阅读指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教给他们读书方法,特别是评价与欣赏的方法,使学生从阅读中有所收获。这样的养成教育,这样的默默灌输,就为学生的全面成长奠定了良好基础。
正如著名教师于漪也说的:“学语文不是只学雕虫小技,而是学语文学做人”。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单纯地上好课,教会学生认识字词,分析文段是不够的。语文老师也应主动肩负起“育人”的重任,把德育教学渗透到每一堂课中,每一个环节当中,让初中生在感悟到语言文字魅力的同时,也学到做人、做事的道理。
以上是本人一点粗浅的探索,教无止尽,我将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