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小玲 王明超 郭进 江苏省广电有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有线省市两级干线网作为全省业务传输的动脉,每个网元的健康状况不仅关系到该站业务的安全,还影响到全网业务的安全。为保障传输设备及其环境的安全,传输网管中心需要一套针对干线网配套设施的监控系统,实时监测通信电源状态和机房局部环境,确保全网传输设备能稳定运行。
江苏有线干线网包含1个省干线网和13个市干线子网,省干线网共有24个站点,市干线网共有82个站点,所有站点的通信电源型号都为中恒IPS80200,所有站点都具备到网管中心的通道。基于经济性、实用性、扩展性和安全性的原则考虑,统一建设干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
省干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为分布式集中监控系统,由现场数据采集单元FSU、传输层和集中监控层组成,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
现场数据采集单元由采集服务器和环境量采集器组成,完成对监控对象的数据采集和控制,采集服务器与监控对象通过RS232/RS485/LAN接口通信。传输层为各网元至网管中心的传输通道,用于采集服务器与网管中心数据的互联互通,该通道与其他系统物理隔离,为内部专用局域网。干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传输通道架构如图2所示。
图1 干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物理架构
图2 干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传输通道架构
市干线动力环境数据通过市干线汇聚至市中心,再通过省干线汇聚至省中心;省干线站点均在市中心机房,其动力环境数据和市干线动力环境数据一起汇聚至省中心。
集中监控层由省、市网管中心组成,集中管理平台安装在省中心。省网管中心直接监控省干线电源设备和机房环境,对全省市干线通信电源及其环境进行监管;市网管中心作为区域监控中心,可通过远程终端监控当地干线网电源设备和机房环境,也可将干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与当地动力环境系统集成后集中监控。
干线动力环境监测系统监测对象包含-48V通信电源、机房局部环境和视频,具体监测内容见表1。
表1 省干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监测内容
干线通信电源及其周边环境的集中监控管理系统设计性能如下:
(1)监控管理系统最大可接入监测站点数量为200个;
(2)监控管理系统采集单个站点的数据周期≤5S;
(3)每个站点设有采集模块,模块具备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和上传能力,串口轮询采集周期≤1S;
(4)动力环境数据集中存储,数据库内部设置14个逻辑子库,省、市干线动力环境数据独立存储;
(5)监控管理系统数据库容量满足历史数据和异态信息存储1年以上时间;视频监控数据采用分布存储方式,在每个市分公司核心机房布置NVR存储设备,满足视频存储30天以上;
(6)视频监测点全部采用高清网络摄像机,像素不低于130万,图像分辨率不低于720p,视频码流带宽设为1.5M;
(7)监控管理系统只对通信电源进行状态和参数监测,不进行控制,避免由此带来的断电风险;
(8)监控管理系统对外提供开放性接口,可完全实现与其他平台的无缝对接,传递各类监测数据和报警信息。
(1)监控功能
集中监控管理平台提供图形化界面,支持平面3D电子地图功能,能够直观地显示设备的运行数据和运行状态。系统不仅能够对分布在各地的网元进行集中监控,还能对单个网元的通信电源、温湿度及视频进行完整监控。
(2)报警服务
管理平台提供报警服务管理,满足集中监控管理的告警需要。平台可根据需要设定报警级别和报警分组,并可对应分组发送报警信息。报警可通过界面弹窗、短信通知、邮件通知、电话语音、现场语音等多种方式发布。平台支持管理者回复报警确认,并可以通过多条件查询报警记录。
(3)数据分析
平台可根据需要提供设备、环境的运行状态实时曲线和历史曲线,并且对数据、告警、事件或其他信息提供统计、分析和展示功能,提供Word和Excel报表导出功能,便于数据的打印、整理和归档。
(4)用户管理
平台支持组管理和用户管理,可对不同部门、不同区域的用户进行分组,可对同一部门、同一地区的用户进行分级,并根据用户等级分配不同的权限。
(5)权限管理
可对管理和使用者分配不同的操作权限,包括允许查看的内容、允许控制的设备等。省网管中心具有监控查看所有网元动力环境数据的权限,市网管中心则只能实时监控和查询当地网元动力环境数据。
(6)日志管理
平台记录每个用户的行为,系统管理员可以随时检查每个用户的登录注销记录和所做的操作。同时,系统可自动对所监控设备的故障点、故障内容、故障处理、时间等信息进行完整地记录,并可对这些记录进行多条件查询。
(1)标准统一:全省统一监控标准、统一管理标准。
(2)分级监控:省公司集中监控全省传输节点,分公司集中监控本地传输节点,符合“统管分责”的运维原则。
(3)安全可靠:集中监控管理系统采用双机冗余备份,运行稳定可靠。
(4)系统开放:提供开放的“系统互连协议”和“报警协议”,可主动向其他网管发送数据和报警信息,便于系统集成。
干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投入使用后,实现了全省传输机房365×24小时的集中监控和管理,保障了机房环境及设备安全运行,实现了机房的最高可用率,系统大大减轻了值班人员的巡检和维护压力,为全省传输机房监控建立了统一标准,方便了全省统一管理,提升了全省机房运维管理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