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高中生孤独感原因及教育策略探析

2018-02-26 04:35:38
新课程(中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教养高三中考

赵 燕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中学,广东 广州)

孤独是一种弥漫和消极的情绪,而青春期中期是孤独感的高危时期之一。我国中考制度的突出特点,而进入乡镇普通高中的学生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普遍比重点高中生差一些,尤其是经历了中考“失败”的高一新生,进入新的高中,面对全新的课程、陌生的老师和同学,如果他们不能很好地适应这些,便很容易感到孤独,很难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这种心态往往导致中学生内心的痛苦,造成各种各样心理和行为问题,进而导致学生的无法专注学习。

一、乡镇高中生孤独感的影响因素及特点

孤独是个体的一种特殊心理现象。其根源是复杂多样的,其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结合乡镇高中生的特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人格因素、学校年级因素、家庭教养方式因素、社会因素四个方面。

第一是人格因素。首先,一些研究者指出孤独体验与人格特质密切相关。孤独者更容易害羞、内向和社会克制。孤独感与外向性呈负相关,与内向呈正相关。孤独也取决于人际交往的需要。有的学生比较独立,自主性强,不过分依赖,孤独感较少。而另一类有强烈的人际需求,但由于自身的胆怯、害羞,更容易产生孤独感。

第二是学校年级因素。研究发现高一和高三的学生感受到更强的孤独感。高一新生,刚刚从初中进入高中生活,他们的角色并没有完全改变,心理也不够成熟,突然面对繁重的学习和激烈的竞争,心理上的受挫感增加,相应产生一些空虚、无聊、自卑的情绪,进而产生孤独感。高三学生由于升学压力,体验到更高的孤独感和低自我价值感。

第三是家庭教养因素。父母采用民主开放的教养方式子女的孤独感更低,否定型和干涉型父母会剥夺孩子自我表达的需要,无法分享自身感受,会感到更独孤。此外,研究还发现,父母教养方式,尤其是父亲的角色,对儿童的孤独感有更大的影响。

第四是社会环境因素。当前的中考选拔制度,本身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再加之城市化的进一步扩张,部分学生根据分数情况和志愿填报可能会去到离家较远的乡镇就学,空间距离的遥远会增加内心的孤独感,虽然他们渴望离开家庭拥有独立生活空间,但是心理上并未真正断乳。

二、学校的教育策略建议

第一是学校开展多途径的集体活动,让学生感受到集体温暖。学校可以定期开展一些全校规模的活动,如运动会、元旦晚会、青年节活动、社团活动,让学生可以从紧张的学习中脱离出来,增加与同学之间良性的互动,更多精力放在高中新的学习和生活中,不过分留恋过去。学校政教处层面可以开展一些人际信

[4]汪晓刚,陈卓.孤独的概念辨析[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7:81-84.任和排解孤独情绪的主题班会,班会的形式可以走出教室,采用一些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争取让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展示自己,让大家可以从多个侧面了解自己。

第二是学科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缓解学习压力。频繁的考试,成绩的波动,会让即将高考的高三同学感受到学业压力,所以学校要让高三学生缓解焦虑,有更高的自我价值感。励志讲座,减压团体辅导活动,成功故事分享,自我激励法则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第三是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监督职责。学校学生心理档案制度对于个别高孤独感的学生需要予以多一些关心。发挥学校心理咨询室的作用,对于个别学生进行面谈咨询,咨询师严格遵守保密制度,多一些倾听,让来访学生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另外心理咨询中心可以举办一些打开心扉走进彼此为主题的沙龙活动,让学生可以在同辈咨询的同时,感受孤独,享受孤独,战胜孤独,获得自我成长的力量。

第四是学校需在学生和家长之间架起一座良性的沟通桥梁。学校在开家长会、校讯通等驾校平台以及老师与家长日常沟通时都适当给予父母一些教育孩子的建议,对于日渐成熟的孩子,不要过分苛责,让学生有一个较为宽松的家庭环境,做好榜样,多陪少讲,提升孩子的自我正能量。

猜你喜欢
教养高三中考
因式分解中考都考啥
伴你走进“旋转”中考园
教养方程式
妈妈宝宝(2018年9期)2018-12-05 02:19:48
高三·共鸣篇
高三后期如何做到有效复习
垂直平分线,中考怎样考?
教养,就是选择做个更好的人
公民与法治(2016年2期)2016-05-17 04:08:31
我把高三写成诗
我把高三写成诗
十二位果敢妈妈不同寻常的教养笔记
人生十六七(2015年4期)2015-02-28 13: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