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2018-02-26 04:35安徽合肥市长丰县杨庙中学安徽合肥
新课程(中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教学法实验教学生物

陶 敏(安徽合肥市长丰县杨庙中学,安徽 合肥)

一、实验教学法的相关概念

所谓实验教学法,主要是指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现有的教学设备设施和相关器材,利用实验药品,立足于生物教学的实际需求和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由学生对实验内容和步骤进行确认和实施,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在生物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实验探究。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实验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更为全面系统的学习并掌握生物知识,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通常而言,实验教学法主要分为教师演示实验、授课课堂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课外实验。不同的教学方法其教学侧重点也有所不同,第一种方法侧重于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观察,第二种方法注重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积累和运用,第三种方法则是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当前初中生物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相关教师和学生对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初中生物教学都是非常片面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的教学,没有意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忽略学生价值观念的培养。久而久之,学生对生物实验的认识和理解不足,无法充分了解到生物实验对生物教学质量和效率提升的重要意义,导致现代信息技术无法得到运用和推广。

(二)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偏低

当前很多初中学校在生物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并没有与生活实践相联系,学生在学习中长期处于非常被动的局面。学生只是单纯地接收知识,不会对教师提出质疑,存有疑问的知识点也不会主动与教师交流,课堂教学氛围沉闷,久而久之学生对生物课程的兴趣锐减,缺乏学习激情。

(三)生物教学模式和方法单一枯燥

在传统的生物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过于注重实验的成果,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验过程。实验教学法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并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生物实验只注重结果,忽视过程。但是根据实践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当前大多数生物实验都是为了验证理论和实验,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并没有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

三、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具体实践策略

(一)注重学生的实验学习体验

实验教学法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首先应当明确师生之间的关系,将学生作为实验主体,而由教师对实验课程进行整体把握,对实验进行主导。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能力和价值观念培养的最佳时间,因此,初中生物教学应当明确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使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当前有的初中学校迎合新课程改革的需求,在院校中建立了生物实验室,积极开展实验教学法,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生物实验。例如,在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能否产生淀粉的问题时,教师可以给出探究的主要方向,引导学生自己收集相关的实验材料,并且在生物实验室中按照相关的实验步骤进行观点的认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向教师提问,教师要及时解决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自主参与到实验的设计和操作阶段,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也能充分体现出自身的价值,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初中生物知识。

(二)积极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

实验教学法能够充分培养并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在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时应当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积极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实现学生的共同发展。例如,在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不同的小组根据自身的需求提出相应的研究课题,由内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讨论,自主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最后根据小组的探究讨论成果对学生进行奖惩。将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与生物实验教学发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充分实现生物实验生活化,拓宽学生视野

生物与生活本身是息息相关的,很多知识点都是来源于生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增加生活实际案例,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何在常温下保持水果的新鲜度。小组学生可以针对问题进行研究和实验,证实低温、缺氧的环境中能够长时间保持新鲜。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高效掌握知识点,同时将知识生活化,使学生更能体会到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从而实现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实验学习体验,积极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充分实现生物实验生活化,拓宽学生视野。

猜你喜欢
教学法实验教学生物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第12话 完美生物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